黄山下的国画

黄山下的国画_第1张图片

  赖少其(1915—2000),广东普宁人,曾用名赖少麒,斋号木石斋。他独创的“以白压黑”技法,成为新徽派版画的主要创始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安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广东画院艺术顾问等职。1996年被授予“鲁迅版画奖”。代表作有《自祭曲》《抗战门神》《孤云与归鸟》等。出版《文代归来》《为了把艺术介绍给人民》《赖少其书画集》等。

新安画派产生的背景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个重要源头,便是继承与光大了明代新安绘画大师汪肇、詹景凤、丁云鹏、吴左千、杨明时、程嘉燧、李流芳、李杭之、郑重、李永昌、郑元勋等先辈的优良传统。这些新安前贤或长期身居徽州,或长期旅行黄山,备受明山秀水之薰陶,悟出了山水之精神,自然与一味拟古囿古之风格格不入。他们的作品乃至他们的言行,皆不同程度地、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后来新安画家的人品与画品,他们可以说是新安画派的先导。新安画派是明末清初之际,一批遗民画家以黄山、白岳及徽州山水为创作题材而形成的一个绘画流派。

新安绘画源元流长。“新安画派”的奠基者是明代休宁人丁瓒、丁云鹏父子及歙人李流放等。明末休宁画家程嘉遂、李永昌等崇尚倪瓒,枯笔皴擦,简而深厚,开始形成“新安画派”之风格。但真正形成“新安画派”并在中国画坛独放异彩,则是以明末清初“海阳四家”(江韬、查士标、孙逸、汪之瑞)的出现为标志。这些出生于黄山脚下处于改朝换代之际的遗民画家,深怀苍凉孤傲之情,主张师法自然,寄情山水,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体现出超尘拔俗和凛若冰霜的气质。“新安画派”的领袖是江韬(法名弘仁,别号渐江、梅花古衲)。自明万历至清乾隆间,“新安画派”画家有70余人。现代后继者中名声最大的首推黄宾虹大师。

黄山下的国画_第2张图片

赖少其进行山水画创作时,即充分运用新安画派、黄宾虹笔墨技法,注重将传统章法与自己的创作风格相融合,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赖少其在临习、研究新安画派和黄宾虹艺术过程中,在很多国画作品上题写体会和感悟,反映赖少其的美学思想、艺术观点和创作理念。赖少其1959 年调到安徽,在皖南工作时接触大量徽派文化和传统艺术,开始了解、认识和研究“新安画派”,自此进入了学习中国山水画的新领域。他在文章《我画山水画》中说道:“我到了安徽,才发现明遗民程邃的干笔渴墨之法,我对他佩服得真是‘五体投地’,情不自禁地写下:恨晚生三百年,不能拜其为师也。”

新中国的诞生给新文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安徽解放后拥有了周芜、郑震等第一代版画家。他们分别接受过解放区革命木刻和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的教育和影响。60年代初和70年代末安徽版画创作的两次高峰,是新徽派版画诞生的标志。赖少其、郑震、师松龄等领军人物以及周芜、张弘、陶天月、易振生、朱曙征、陈昌源、章开森、张在元、林之耀、蔡世明、赵鸿恩、程嘉瑞等一批新徽派版画创作骨干的涌现,将徽派版画艺术创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到80年代中期以后,安徽新徽派版画的创作进入到多元期,一批年轻的版画家脱颖而出,其中以张国琳为代表的新一代版画家沿着老一辈版画家开创的“新徽派”的道路勇往直前,伴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新徽派版画”由圈内而圈外,由省内而省外,由国内而国外,声誉日隆,是中国版画界的闪光品牌。因此,具有极大的收藏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黄山下的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