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伏着的较量

在我的文字里,曾经记录过一场与考研来回碰撞着的比赛。一场蛰伏在生命里与诸多观念甚至自我认知相抗衡的较量。

2014年底,在考研的前夕,我终于迎来了那场横跨整整一年的师范技能大赛总决赛。我曾说,因为有他的存在,让我们能够合理地安排时间并学着苦中作乐。但是你不知道的是,过完暑假,时间开始变得很紧张。与之一同紧张起来的,是我的心态。

在我面前,经常会坐着不同院系的评委老师,他们大多是各个院系的院长,既是老师、但更是行政岗位的领导,他们怀着各自的理念、怀着对自己涉略领域天然的优越,又带着绝对权威的气势而互不相让。他们因为观点不同、侧重不同,会犀利地指出各种需要改进的地方,却并没有更好的改进方法加以提供,比如师范教育学院的院长,可能会更加注重技术层面的支撑,而文学院或许更注重表达和道德的深化,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领导或许认为台风和气场远比内容本身更引人注目。在多次彩排演练的三堂会审中,经历过指责、改造、重塑的我,第一次觉得身上原有的风格被打磨殆尽。

这场较量中,他们想改造我,我被动地接受,即便有时候,我认为消灭一个人原有的本性不失为一种残忍,而一个人他原本是什么就应该是什么,任何一种打算改变别人的企图都是荒谬的。

在之前所有参加过的活动中,我一直能够准确地给自己定位,但是在这场比赛即将迎来最后的总决赛,我总是怀揣着不安和焦灼。我曾不止一次地想要放弃,想回到图书馆复习来不及背的单词,看文学史中没来及读完、理解进而渐渐吃透的小说,想跟他吃一顿踏踏实实的午饭,也想躺在寝室的小窝,睡一个安稳的觉。日子过得很累,打破了之前的平和,但却并无建树。我想放弃,却觉得肩负着整个校园的期待,或许更多的,是觉得一路走来已很不易,中途放弃实在可惜。自己就在这样跌跌撞撞地抉择中,重新站回台上,对着台下的老领导讲着熬夜改出来的新课件,结结巴巴、不知所云。

蛰伏着的较量_第1张图片

莫言曾说,我们向来只看重结果而忽略手段的,就像人们只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许多伟大建筑,而看不到这些建筑下面累累的白骨。不知为何,我觉得讲的真好。

在我想放弃的时候,老师说:“你得发挥你的优势,给学校争回个久违的好成绩!”我点点头,苦涩在心里。而他却对我说:你要真想退出,就转身出来。但是其实我知道,你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就像你,对接下来会遇到的困难心知肚明,只是有些路哪怕是布满荆棘,你也会选择去走。你知道自己可能不会被理解也不会被期待,甚至可能会失败,但你依旧会去做。选择放弃对于内心有期待的人来说,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他的话,是那时候的自己,最真实的写照。我也一度认为,每一件事情都是上天苦心孤诣的安排,都有其存在的意义。直到经历总决赛的时候,我紧张到忘记曾经规划好的词句,头脑一片空白,只能临时仓促组织,发挥的很是不好。站在台上的自己在谢幕之前,在观众席上搜寻来自自己学校的那么多领导和老师,我能看到他们眼中闪过的一丝丝遗憾,和我初赛时他们眼中的惊艳,截然相反。

有人说,任何一件事,都会成为生活的养分。我不否认,这些与考研时间上的碰撞;合理安排的慌乱;被人刺痛和揭露、教育和改造的阵痛;那些第一次成长的碰壁;第一次看到学术里暗藏着争执以及辗转抉择的无力,可能会让我变得些许强大,但或许,经由我手,端至你面前的并不是一碗鸡汤。比赛的成绩和接下来的考研,甚至和他的故事,在最后的最后,都没有交出自己最为满意的答卷。我想让你知道,有自己独立的坚守和想法,会让你在纷繁复杂中看清迷雾中的前路,也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所以,不要惧怕选择。

虽然有人说,人生一世,许多事,都是命中注定的,逆水撑船不如顺水推舟。但是我却希望,你是独自掌舵的那个人,无论溯游从之还是道阻且长,你都能紧握手中的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蛰伏着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