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期待的是战争中的英雄,但是小男孩依然还是小男孩

人们期待的是战争中的英雄,但是小男孩依然还是小男孩_第1张图片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部适合总在神游的人的电影

看预告片的时候,会觉得这又是一部主流价值观的美国英雄主义大片。战火纷飞中,代表正义与邪恶作战的美国大兵在战壕中勇猛杀敌,与团队一起出生入死。比利,一个19岁的小男孩,在战争中一步一步成长和蜕变,成为一个骁勇的战士、一个战胜懦弱的男人。这样的预告片对我这种战争大片场景无感的人来说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但实际看完电影,发现对战争场面的着墨并不多,反而是大量的现实和回忆的交叠的镜头,将整个事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隐喻。

很多人会对比利的脑内小剧场感到不适,他在整部剧中,经常会将现实所见与回忆画面对比,画面不断切换。其实并不难理解,内心敏感的人往往思维会比外在表现出来的性格活跃的多。脑海中会出现幻像,想象力不会被现实生活禁锢。快速闪过的画面,都是因为过往的经历的与现实某个片刻有着相同的特质。让人在相应建立联系的同时,又会对其中“意义”产生疑问和思索。比如有着类似的表现形式,那无论是加长悍马和军车,还是伊拉克的民众和舞台下的观众,两种场景的交织就有相同的连接的点,既然是类似的,那究竟哪种才是真实的世界?作为军队的一员,是作为国家的政治意志,为了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回国后作为战争英雄被大肆宣传,在中场表演作为一个道具。是否会真正有人走进军人的内心,体会在真实战场中的生存与死亡?

整个中场表演就是一个巨大的讽刺,无论是残酷战争还是盛大的演出,都是一场虚无。我很喜欢这几张海报,来源未查。战壕和烟火的场景交织碰撞在一起。战壕中比利冲出去救他的队友,与在表演中碧昂丝的屁股,都是短短的几分钟,都是烟火纷飞,爆炸四起,在强烈的对比中让人醒悟:原来他们同样都只是被消费的一群人。


人们期待的是战争中的英雄,但是小男孩依然还是小男孩_第2张图片
人们期待的是战争中的英雄,但是小男孩依然还是小男孩_第3张图片
人们期待的是战争中的英雄,但是小男孩依然还是小男孩_第4张图片

在画面闪回时,有几个镜头切过,其中一场是他们分队搜查一个可疑的平民家,老人在声嘶力竭,女人在默默流泪,几个孩子一声不吭,眼神中全是恐惧。要把男人带走的时候,场面的混乱无序,对任何人的内心是一个震撼而可怕的场景;另一个场景是在战场中,比利与背后偷袭的敌人贴身肉搏,最后把敌人按在地下,敌人的身下流出泊泊的血流。画面定格在那个人的脸上,他眼睛圆睁,观众的目光也慢慢从他的眼睛移到那摊鲜血,可以感觉的到他的体温在慢慢消失,感受到一个生命的消逝。而没有经历过地狱及死亡,在和平的世界只在电视中看到战争场景的民众最好奇的是用什么武器比较够劲,军队中是不是很多同性恋,还有因一些鸡毛蒜皮对着比利的分队成员大打出手的工作人员。球队的老板关心的是赚钱、压价和变现,无论是战争英雄还是球队成员还是娱乐明星,都是可以定价的符号。就像那位一直在忙碌通话的经纪人说的,现实生活的两周,相当于好莱坞的两年。你会发现经历过战争的残酷、无奈,还只是作为快餐被快速消费。比利他们的故事只不过是相对还不错的题材,商人可以借此拍一部大片,民众可以通过他们完成英雄主义的寄托。

回到比利,他是一个青涩、不那么自信的男孩,脱衣舞娘送了他一段舞他就觉得对方对他有意思,还刚被最爱他的姐姐打趣至今还是一个小处男。记者会上他和美丽的拉拉队队长四目相对,一见倾心,还没结束着急的在后台开始make out,之后更是难舍难分,深深的醉入爱河。他相信她是喜欢他的,喜欢的是比利这样一个人。最后离别时,比利想卸下铠甲,不做英雄留下来和女孩在一起,女孩眼中的失望让他顿悟了:被女孩爱慕的是带有英雄光环的比利,而不是真实的自己。

人们期待的是战争中的英雄,但是小男孩依然还是小男孩_第5张图片

对,没有人能够理解经历过战争的人。比利还是一个笨拙、敏感的小男孩。球队老板说:“有一点总比没有好”,也许对大部分人是这样。但是对于真的经历过生死的人来说,最终的取舍可能不会在乎那么”一点儿“,而是在于内心的真实感受。所以最后比利才会坚定的对球队老板说出,有时候没有真的比有一点好,然后转身离开。

回到战场,并不是是他不得不做的决定。姐姐已经在停车场等他,由医生做出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后,他完全可以选择留在国内。但是他愿意再回到伊拉克,他的内心选择了队友之间的感情和在战场上共同拼杀的感觉,和英雄主义无关,而是真正的比利这个小男孩心中所依之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们期待的是战争中的英雄,但是小男孩依然还是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