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7月底加入金服团队以来,我和国华已经一起在金融业务探索这条路上一路狂奔一年多了。在这一年中,经历了磨合、争吵、相互理解、相互鼓励;这一年我们和大银行、城商行、BATJ、金融科技公司都不同层次的打了交道;这一年,我们尝试了企业贷款、个人贷款、理财、数据服务;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希望、失望、再重新燃起希望……
一年来,有得有失,是时候,做一个回顾,希望能够通过回顾、反思而有所得。
1.线上引流:我们还需要做很多
上面这张图 是我还在协同管理部时做的PPT的封面,当时我们都认为能够为金融产品做线上引流,但经过1年的实践,我们发现,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做引流业务,收入公式为:
收入=广告展现量(cpm)*成交转化率*成交金额*返佣比例
1.总流量
广告展现总量与总用户数、用户使用频次、展现次数呈正相关关系,我们的报税产品的总用户数当然是很高的,但用户使用频次很低,那么总的展现总量必然是不够高的,而这在客户端产品不创造新的场景的情况下是比较难以改善的。
另一方面,如何提高展现次数又不影响客户端产品的体验,这一年来,我并没有做过很多的探索,是可以探索的方向。
2.转化率低
影响转化率的因素有:外来产品与主产品的场景匹配度、外来产品与主产品用户心智定位的匹配度、用户对主品牌的信任度、广告页的表现力
(以上因素我从我自己9年广告主、4A广告公司从业经验提出)
目前存在的问题:
(1)由于缺乏用户数据、用户画像,我们对外宣称的精准投放无从做起,这样就造成了让不合适的用户看到了金融产品
以甘肃税银项目为例,我们以银行的产品准入条件,筛选出5000家企业,但真到投放广告时,由于助手产品没有用户数据,我们无法找到这5000家企业
(2)外来产品与主产品的场景匹配度不高
这里有多方面原因,
首先,我们对外来产品的影响力太小,由于我们不承担风险,我们提出的对产品授信、风控的要求往往不能影响到资金方
第二,传统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力很弱,就我认识的银行的产品经理来说,往往是一套产品改个参数、重新起个名字就当新产品了
第三,我们没能够从报税场景自然延伸到融资场景,这个虽然比较难,但应该是可以做的
(3)外来产品与主产品用户心智定位的匹配度低
比如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的早期商业变现靠卖书,这是因为罗辑思维给用户的心智定位是读书分享社区
用户会认为我们就是个报税工具,心智中很难建立报税和融资直接的关系。这点在重庆公司接到用户投诉能够从反面来说明。
这涉及到客户端产品的品牌定位与建设,不适宜展开太多
(4)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度
主品牌的品牌印象影响用户对其衍生业务的信任度,
比如华为在没做消费者业务之前,大家虽然不直接使用其产品,但普遍会有:实力强、不明觉厉的感觉
在其推出手机业务时,天然信任其产品质量
而我们的税友品牌,在少数地区还缺乏公信力,用户对我们的信任还是不够,对我们推荐的产品自然会持怀疑态度
(5)广告页的表现力
在一线运营能力普遍很弱的情况下,我们没能精细地去制作广告页面
2.线下引流:我们没有真正做过
在和京东、网易以及阿里的交流中,他们都表示要倚重我们的线下推广能力;而在我们内部,却有些人认为应该重线上减少
线下运营。
固然线上运营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效果可跟踪的好处,但对于企业级业务来说,以BATJ们的经验,和我13-15年见到的众多创业项目的运作来看,线下运营才是决定生死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能够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由于线下工作需要涉及分支机构的较多成本投入,而我们和分公司的沟通往往比较弱势,自身业务不确定性较大,所以在分公司提出不同意见时,我们往往选择不再坚持要求分公司投入,所以线下引流业务并没有真正做起来过。
3.数据业务:前景美好,道路曲折,时间紧迫
2013年,我接触刚成立的同盾科技,第一次听人描绘数据应用的广阔前景
2014年时,我所在的幼教公司承接了国家级课题,研究幼儿行为数据在教研中的作用,我由此有机会和国内做大数据的专家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对数据业务有了比较直观的认知。
所以当2015年底,小企业钱总向我介绍他畅想的小企业业务时,我立刻就意识到税友公司蕴含的数据资源的巨大价值。
但当我们真正开始做的时候,发现了很多困难
(1)数据的合法获取
对企业数据,由于早期产品未考虑数据应用,没有相应的设计,导致,虽然有海量的用户,但获取到的用户数据很少
(2)数据的分析存储
由于历史原因,各版本的数据结构存在差异,同时这种差异又没有相应的文档来进行说明,这就导致了数据解析工作难以进行,只能以“猜”的方式进行,工作效率极差。
现在的数据市场还处于蓝海阶段,还有较大的市场空白,但随着行业的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利益团体从各种渠道获得我们以为是自留地的数据资源
(3)数据的分析加工
在国内的环境下,拥有数据源的重要性要超过对数据的分析加工。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能够获得数据以后,竞争就会转到对数据的分析加工上
这点,我觉得我们还是拥有一个别人很难拥有的优势的:即对数据模型的验证。正如风控模型需要经历过贷款周期才能评价好坏一样,实践是检验模型的唯一标准。对企业经营情况、诚信情况的分析是金融机构需要的,也是税局需要的,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税局对这方面的需求验证模型。
自从2011年转型做产品以来,我做了4条产品线,都是从0到1的创新业务。第一次算是小成功,至少帮公司稳稳的赚钱了;第二次帮公司骗到了1个亿投资,模式被同行效仿抄袭,可以自称行业“黄埔军校”;第三次,虽然公司没有资源落地,但帮销售同事去另一家消费金融公司混了个产品部总经理的职位。
唯独金服这一次,聊以自慰的说法,是新业务帮公司踩坑了。
各种内外部原因都有,未来的路怎么走还需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