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好用的补血妙方,让你每天元气满满,白里透红!






点上面“脉脉养生”关注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


补血剂


适应证血虚之证。


主症:面色无华,头目眩晕,唇爪不荣,心悸失眠,舌淡脉细,或妇女月经不调,量少色淡,闭经不行等。


常用药:熟地黄、当归、白芍、阿胶、龙眼肉等。


代表方: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等。


三个好用的补血妙方,让你每天元气满满,白里透红!_第1张图片



一、四物汤


四物汤中归芎,白芍熟地加成,入营调和冲任,血家百疾通融。


方剂组成: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9克,熟地黄15克。


功能主治:补血和血。用于营血虚滞证之头目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或闭经不行,脐腹疼痛,面色及唇爪无华,舌淡,脉细弦或细涩者。


简便方歌:补血四物汤,归芎地芍襄。


方义陈述:本方中,熟地黄为君药,甘温滋腻,养营补血;当归为臣药,辛而温和,补血行气;芍药、川芎为佐药,养血敛阴,祛瘀止痛。四味药中,有血中血药、血中气药,以补为主,补中有行;以和为用,和中有化。诸药合用,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共成补血调血之功。


本方为补血调血之基础方,原本为外治疗伤所设,后为妇人诸疾所用,而后成为各科治疗相关疾病的通用方,足见其影响力和奥妙处。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血液系统相关疾病、冠心病、妇女月经不调及胎前产后相关疾病的治疗。


临案心语:人之动力,气血而已;人之疾病,气血而为。论血之为病,几无血实之疾,而以虚证居多。治病必治血,上工之治也。四物汤是补血调血的基本方,没有不用此方而为医者,正所谓《汤头歌诀》中“血家百病此为通”之义。地黄有生熟之分,用熟者,取其补也;如血病在热,可改用生地黄。芍药有赤白之别,用白者,取其柔也;如血病在瘀,可改用赤芍。著名医家蒲辅周有论:“此方为一切血病通用之方。凡瘀血者,俱改白芍为赤芍;血热者,改熟地黄为生地黄。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地黄为当归的二倍。”(《蒲辅周医疗经验》)蒲老临床经验之浓缩,不可不参。





二、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黄芪,血证游刃有余,补血生血退热,又主妇人血虚。


方剂组成:黄芪30克,当归6克。


功能主治:补气生血。用于血虚发热证之肌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者;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后久不愈合者。


方义陈述:本方中,重用黄芪为君药,补肺脾之气,固肌肤之表,以资气血生化之源;当归为臣药,养血和营,补血行气。二药一君一臣,一阴一阳,一气一血,一唱一和,使阴阳互用,气血互生、阴生阳长,气血俱生,最终达到卫外固表、补虚除热的目的。


本方为治疗血虚发热的代表方,鉴于“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的原则,重用黄芪,补正气而摄浮阳;佐以补血,固根本而入阴血。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过敏性紫癜、自身免疫性全血细胞减少、糖尿病合并溃疡、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的治疗。


临案心语:本方名为“当归补血汤”,却以补气的黄芪为君药,岂不怪哉!其实不怪,血为气所依,气为血所托,本方之治,血虚是实,为病之本;而阳虚浮越在外为急,是病之标。“此时阳气已去里而越表,恐一时固里不及,不得不从卫外以挽留之。”(清·张秉成《成方便读》)医者重用黄芪,有内外兼顾、标本兼治之妙:既治其标,立时挽回浮越之阳气,使发热之症减;又治其本,使血有所依附,虚象有所回复。气回血生,气行血行,加之当归养血和营之功的有效发挥,两功相济,补血之用得也。补气生血,为中医治疗之大法,李杲用两味药做出如此完美之诠释,其体用之深不能不令人折服。


三个好用的补血妙方,让你每天元气满满,白里透红!_第2张图片



三、归脾汤


归脾汤中四君,芪归龙眼枣仁,木香远志姜枣,益气健脾养心。


方剂组成:白术18克,茯神18克,黄芪18克,龙眼肉18克,酸枣仁18克,人参9克,木香9克,炙甘草6克,当归3克,远志3克,生姜5片,大枣1枚。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心脾气血两虚证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气短乏力,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者;脾不统血证之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沥不断,便血,皮下紫癜,舌淡,脉细者。


方义陈述:本方中,黄芪、龙眼肉共为君药,补益脾气,滋养心血;人参、白术、当归、酸枣仁共为臣药,增补脾益胃之力,添安神定志之效;茯神、远志、木香、炙甘草共为佐使药,养心安神益智,补心益脾和药;生姜、大枣为引,调脾胃,滋化源。诸药心脾同治,补脾为主;气血双补,补气为重,使气催血生,气血两旺。


本方为补益心脾之常用方,自宋代问世以来,为后世诸多医家所倚重并发挥,其功能也不断得到补充、完善和创新,今人的研究也多有成果。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神经衰弱、心脏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牙龈出血、子宫发育不良、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更年期综合征、痹证、老年皮肤瘙痒等的治疗。


临案心语:归脾者,归之于脾,开明宗义,补脾是其主要功能,这是原方创制者宋代医家严用和的原意,是他在四君子汤基础上的发挥和发展;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应用中有所发现,因此为它增加了治疗脾不统血而致的吐血、下血的功能,使其作用向与心有密切联系的血证方向迈进了一步;明代医家薛己,则干脆在原方中加入当归、远志二药,明显增加了补心的元素;清代吴谦等在《医宗金鉴》中进一步总结、完善前人的经验,使它真正成为具有心脾同治功能的代表处方。


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本方立足于后天之治,体现补脾以养心、益气以生血的宗旨。这则处方的组成及功能演变过程,给人们的启示是:一个处方、一种治法的成功,是无数医家长期实验应用的结果。在实践中传承,在传承中创造,是中医学得以不断进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疾病查询方法教程:

把手机横过来看

注意:错字.繁体字.空格输入无效,点击下表无效!

疾病查询表
A


B

鼻炎

补肾

补气


补血

便秘

白发


补钙

扁桃体炎



鼻塞
白癜风
背诊

鼻出血
扁平疣 白内障

闭经 便血

C

肠炎

痴呆 抽筋

痤疮


D

带状疱疹

打呼噜

打嗝


盗汗

低血压

胆固醇


打坐
痘痘
盗汗

胆囊炎 胆结石 冻疮

癫痫


E

耳鸣 耳聋

儿科


F 发烧 腹泻 妇科

丰胸 风湿 富贵包

反酸
飞蚊症
G 感冒 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糖 高尿酸 更年期

骨质增生 骨质疏松 高烧

肝病 肛裂
H 灰指甲 狐臭 滑膜炎

喉咙

J

健脾

脚气

结石


静脉曲张

健忘

颈椎病


肩膀痛

腱鞘炎

甲状腺


鸡眼

甲沟炎

解酒


戒烟

记忆力

脚裂


积食

K

咳嗽 口腔溃疡 口臭

抗衰老

口苦口干
口角炎
L
老年痴呆 老年斑 落枕

拉筋
老慢支
螺旋杆菌
M 美容 面诊

N
男科 尿频 尿急

牛皮癣 脑梗 尿酸
O
呕吐
尿道炎
P 皮肤 泡脚 偏方

偏瘫 膀胱
脾虚

皮疹
皮肤瘙痒
拍打
Q 前列腺 清血管 肾虚

气虚

R 乳腺增生 乳腺癌
S 失眠 湿气 手脚冰凉

湿疹 瘦腰 瘦腿

上火 嗓子痛 手脱皮

舌诊 手诊 三七

食物 烧心 手裂
T 头晕 头痛 痛经

脱发 腿痛 腿抽筋

头皮屑 痛风 糖尿病
W 外阴瘙痒 胃胀 胃溃疡

网球肘


X

小儿疾病

血管

血栓

心脏病 膝盖痛 荨麻疹

哮喘 血压低 血压高

血脂
血糖
血虚

消化不良
下肢
息肉
Y 咽炎 牙痛 牙黄

牙松动 养肝 养胃

痔疮 阳痿 眼干

眼花 养骨 眼涩

腰椎间盘 腰痛 腰肌劳损

牙龈出血 厌食 晕车

阴虚 阴道炎
Z 早泄 脂肪肝 中风

中成药 足跟痛 足跟裂

肿瘤 皱纹 自汗

指甲 抑郁
长高

以上无链接,点击无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个好用的补血妙方,让你每天元气满满,白里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