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过童年,不管你的童年是苦难的年代,还是幸福的年代,童年的童趣童真,都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他的作品在枪刺病态的社会、哀叹国民之麻木,鞭挞丑陋之阴暗,特别是他的杂文,是投枪,是匕首,让我们能感受到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从部分作品中感受到鲁迅先生对童年的眷恋和回忆,我认为童真童趣之人性美,就是透露出童心的本质——古朴、纯真和自在的呼唤,是人性中最美的一页。
1、鲁迅善于从童真童趣展现人性美。
鲁迅小说中反映童真童趣之人性美的很多,要深入分析《社戏》中的童真童趣之人性美,不仿从他的其它作品的类比分析中入手。鲁迅的精神世界不仅是坚强而博大的,而且是丰富细腻的,他的百草园、三味书屋,他的童年的乐土,他的阿长与《山海经》,都是那样充满了童真童趣,鲁迅走过的是一个温馨、快乐、情义融融的童年。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用优美的笔调尽情地描绘孩子们深爱的百花园,勾画出一幅幅天真烂漫的童年图画。鲁迅先生以他对童心的痴迷再现了百草园中感光十足的物象、质感细腻的景致和童年生活岸然的情趣。“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有人说,何首乌的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像人样。……”一段,不仅写景细致,且景中有情。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使读者感到此情此景亲切可爱;使人爱文中的景,更爱文中的情,更爱有这种天真感情的儿童。
月下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冬天雪地捕鸟。这一幅幅图画无不是鲁迅先生童心的情感——对童心的执着追求编织而成。鲁迅先生以生动细腻的描绘,再现了每个成人都曾拥有过的充满纯真活泼、颇富诗意、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将生命的童趣融入声光交辉的大自然中。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在人世间有什么更有诗意,更为迷人,胜于那怀着欢乐的爱,对自己觉得像自己本身一样崇高、纯洁和美妙的一切东西发生共鸣的纯真的少年心灵呢?”(1)鲁迅先生对经历了悠长岁月后蓦然回首的童年怀着深切的眷恋之情。而这生命的纯朴,何尝不会引起蒙上世俗尘埃的芸芸众生的强烈共鸣呢?在同感于作品中冰清玉洁的童心后,我们或许能得到一次心灵的洗涤吧!
2、《社戏 》把童真中的人性美描绘得淋漓尽致。
研究鲁迅小说《社戏》中的人性美,我们不能不把视角首先落在童心上,如果说《社戏》与鲁迅的其它小说有什么不同的话,我认为最大的区别是《社戏》中童心所折射的人性美特别令人难忘。在小说《社戏》里,鲁迅先生将充满了人性美、人情美的童心描绘得更是酣畅淋漓。那活泼凝练的描绘,将江南水乡的景与纯朴少年的情合之为童心的美。鲁迅先生将孩童的内在纯真与 童真也巧妙的寄托在如诗的描绘中:“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只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多么醉人的画面,多么浓美的情趣!在作者的如诗描绘中,孩童的高超划船技巧得到精彩外观。而作者字里行间所溢出的深深陶醉,隐含着的正是对童年生活的刻骨难忘!其中散射着坦诚得使人沉醉的童辉与稚美!孩子的活泼纯美可谓沉香沁人肺腑。孩子们看戏回家路上,大家想吃东西,阿发就叫大家偷自己家里的豆。偷了之后,“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地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豆熟了,大家“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少年朋友们淳朴、无私,大家友好相处,这是一个多美好的群体啊!
3、“偷豆”童趣美是人性美的集中体现。
童趣美也是一种人性美的自然表现:《社戏》中最能表现童趣的片断是孩子们“偷“”豆的故事。这个片断,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童趣美。《社戏》里所写的故事全是在农村这块儿童“乐土”上的“乐事”。其中,“偷”豆当属第一“乐事”。作品中,描写“偷”豆活动的文字最富有儿童情趣,处处闪现童真童趣美,读来令人陶醉,能给人莫大的精神享受。
作品中,依次写了建议“偷”豆、商议“偷”法、“偷”豆入舱、剥豆、煮豆、吃豆等环节,演绎出“偷”豆活动的全过程。其中没有悬念,没有喜剧性矛盾冲突,也没有渲染、烘托式的描写,但却能扣人心弦,不仅令小读者心往神迷,就是大人们也会为之动容。原因何在?正在于“偷”豆活动本身带有明显的游戏[ 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1页。]性质,童趣十足。试想:初夏之夜,江南水乡,归航途中,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无拘无束,自作主张,“偷”豆煮豆,解馋尝新,这样的活动不像是一场游戏?孩子们同心同德,合理分工,个个动手,人人参与,共享美味,那手忙脚乱的动态、那兴高采烈的神情、那热闹开心的场面可以想见,这样的“游戏”岂不是饶有情趣,妙不可言?
特别有意思的是,写罢“吃豆”后,作者并不急于将“游戏”收场,而给它加了个“尾声”--商定“预后”对策:“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椿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瞧,孩子们多么天真、稚气!他们的“报复性”对策真叫人忍俊不禁。这样的“尾声”更使“偷”豆的“游戏”平添了一份童趣。
作者能编导出如此精彩的“游戏”,不仅与其文学造诣有关,更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作者儿时就曾有过一段农村生活的经历,见识过许多的“乐土乐事”,又深谙儿童心理。他正是带着童心、带着爱意,对“乐土乐事”进行筛选、加工,从而写出了“偷”豆这样的极具童趣的故事。这样的取材于生活的故事,容易激起读者的共鸣,必然是老少皆宜,人人喜爱。
4、看戏中所表现的稚龄童趣 。
《社戏》以较大的篇幅,详尽地描述了看戏的过程。写看戏,其意不在写戏,而在于揭示儿童心理,通过看戏时的或笑或骂,写出稚龄童趣特有的人性之美。
铁头老生表演,双喜介绍他“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并且说“日里亲自数过”,“我们都挤在船头看打仗”;在小旦出来“咿咿呀呀的唱”的时候,双喜还推测铁头老生在这场表演中“并不翻筋斗”是因为“晚上看客少”,表现出喜欢看武打,讨厌听文唱。
“我”最愿意看的是“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许久都不见,小旦虽然进去了,立刻又出来一个很老的小生”,以致“我有些疲倦了,托桂生买豆浆去”;表现出愿意看演员扮成蛇虎的表演。
当“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的时候,“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着看”,觉得看打人也比听大段的唱好得多。
老旦出来了,大家“都很扫兴”,她那没完没了的唱,使得小朋友们先是“喃喃的骂”,后是“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最后,“熬不住了”的双喜说,“怕他会唱到天明还不完,还是我们走的好罢”,“大家立刻都赞成”,到开船驶上归途时,还“骂着老旦”。表现出万分厌烦老旦总唱。
这样描写“我们”观看演出,具体地表现了儿童看戏的心理,在稚气十足的笑容中和骂声里,把这场夜晚看戏写得童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