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摄影的“看见”

今天读到前《大众摄影》、《中国摄影》主编陈仲元老师的专著《让摄影多一点儿温度》,没有若干摄影专著那种高深的理论,只是如同讲故事一般将陈仲元老师的所见所思所想朴实地娓娓道来,引发若干共鸣。

“我希望照片能够与自己的心思相连,用心去拍摄照片,拍摄出‘走心’的照片,让照片表述自己的情感,这不一定需要走出多远,只要自己拍摄出的都是‘有温度’的照片。”

——陈仲元

随笔:摄影的“看见”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书中陈仲元老师还写到:

你看见了,照相机才会去看,而照相机“看到的”景物,自己的眼睛反倒不一定能够看得见。

这是句大白话,却值得思考。我理解至少有以下三层含义:

1.只有看到,才能拍到

那种靠撞大运想撞出好照片的偶然事件概率太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你看不到,又怎么能拍到?因此,首先作为摄影者要会看。

“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经历、学识、职业不同,面对同样一个景物,看到的绝不相同。所以,我们身处相同的年代、地域、面对相同的人,看到的东西就可能很大差别。

摄影的日常修养,就在培养这种细心和敏锐观察的能力。


随笔:摄影的“看见”_第2张图片
绿色隧道

2.摄影是透过主观选择后的客观记录

日本早期摄影家中山岩太说:

“摄影不是拍下了什么,而是述说着什么,是面向第三者表现着什么。”

很多人理解的摄影大概就是这样简单——相机那么先进,都不用你去思考光圈、快门了,看到什么就能拍到什么,按下去就拍岂不简单?

然而,同样的相机、同样的镜头、同样的环境,拍摄出来的东西还真不一样。

表面上来看,这是构图的问题。

本质上,却是摄影师主动取舍的结果。

面对熟悉的景物,很多人根本连打开相机的兴趣都失去了,因为没有兴趣,何谈主动取舍?因此,我们走得越来越远,从风景名胜都跑到地球三极去了。因为你去的地方越罕见,无论做任何取舍对于他人来说都是稀缺的,于是很容易占据观者的眼球。

然而,正如本人一贯所提倡的:

既然到不了远方,就留意那些日常。


随笔:摄影的“看见”_第3张图片
米粉

米粉是日常食物,选择一个局部,将各种配料覆盖的米粉与白底的米粉碗对比,就是我们看见的和没看见的一个集合。

陈仲元老师在这本书中所配的若干照片便是如此:上下班途中、胡同、家里那些熟悉的场景,一辆自行车、白雪覆盖的小汽车、父亲各种修理工具都成为了拍摄对象,几行短短的文字就赋予了照片温暖。你能够理解摄影者的温柔与细腻,尽管那些景物是黑白的、寒冷的,却因为摄影者的主观态度得到了炙烤而瞬时拥有了温度。

3.照相机拍摄到的景物,往往超越了我们常规的视觉范围

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各种事情,我们的照相机只是拍到一瞬间。然而,即使是这一瞬,也往往超出我们自己的想象。哪怕你就近在咫尺,亲眼所见。

大学的时候学习现场摄影,就是要将现场原原本本还原出来,通过方位、概貌、重点部位和细目四种类型的摄影将现场从宏观到微观都反映出来。后来研究的物证摄影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表现方式:通过改变布光、改变光源性质、甚至改变感光器件用相机“看”到那些肉眼看不到的东西。事实上,即便是在日常的摄影中,只要稍微利用好光圈、快门和布光,已经可以很大程度上超越我们的常规视觉了。

只要用心去看,就能看到不同的东西。

比如说雨,就有很多种表现形式。通常,我们看到的是雨在水面上激起的一个个涟漪,是雨聚集后下落的水珠。当你用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记录下雨珠在青瓦上的跳跃。当你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时,可以看到雨丝拉出来的一条条线:


随笔:摄影的“看见”_第4张图片
杭州春雨

如果觉得还不够过瘾,找到暗色的背景,继续收缩光圈(加大景深),降低快门(拉长雨丝),于是又能看到更为明显的雨丝:


随笔:摄影的“看见”_第5张图片
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

如果这些都算是写实的范畴,那么写意的层面又是如何超越常规视觉的呢?我们需要的是温度,有专家说:

“好照片是那种不需要任何文字描述就让人能看懂的照片。”

我觉得这个标准无论对于摄影者还是观众都太高了。

现实点,用简单的文字给图片加温是必要的。


随笔:摄影的“看见”_第6张图片
故乡

春节带小儿返乡在河边玩耍,利用一个小水坑作为前景拍摄。如果没有两句话,这只是很普通的环境人像,可有了这两句话,似乎又有了无限联想。相机拍到的是故乡的冬景,这也是我们所看到的。可我们眼睛看不到,却从照片中可以感受到的,是乡情与理想,诗与远方的纠缠。

最后老庄发现:

从摄影中看见的其实是自己。

原文首发于:【老庄爱摄影】摄影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摄影的“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