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1030113-李志龙 实验一软件工程准备—<读《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

项目 内容
课程班级博客链接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xbsf/nwnu2020SE
这个作业要求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nwnu-daizh/p/12369881.html
课程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加以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来提升自己
这个作业在哪些方面帮助我实现学习目标 学习到了博客园软件开发者学习社区使用技巧和经验,并且了解了Github的基本操作。
作业参考文献 邹欣. 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7

通过阅读《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所提的三个问题

问题1:在文中为什么说软件实体应该是可以扩展的,同时是不可修改的???

软件实体应该是可以扩展的,同时是不可修改的。
具体地说:
允许扩展。当应用地需求发生改变时,我们可以对模块进行扩展,从而改变模块地功能。
不允许修改。对模块行为进行扩展时,不必改变模块的本身。
--在《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第二章第四节

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是所谓的扩展就是对其进行修改!但是文中说应该是可以扩展的,同时是不可修改的。

问题2:通过阅读《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可知团队的合作对软件开发很重要,但是在团队开发时,遇见分歧时团队成员应该怎样更好的合作呢???

通过阅读《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第五章了解了团队和非团队的区别,但是团队中的成员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对问题的理解上,和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都有不同的见解。倘若在开发过程中与团队成员有不同的见解,我们是应该坚持自己的看法还是接受对方的意见呢??

问题3:有用又完美的软件不可能存在,那么在开发过程中这个“足够好到可以发布”的程度应该如何判断???

在我们身边大到操作系统,小到手机上的APP都在不断进行升级更新。在现有的软件中,很多问题都是在用户使用之后才会被发现。然后通过用户的反馈,软件开发团队才会加入新的功能,修改其中的问题。那么软件在发布之前,我们应该怎样判断是否可以被发布???

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在博客撰写中练习并熟悉了MarkDown,又了解了Github相关知识。又通过对《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这本书的阅读,认识到软件的开发,并不全部是编写程序,而是要有一种工程化的思想,既要注重需求的分析,还要搞好团队的建设等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71030113-李志龙 实验一软件工程准备—<读《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