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主题指导六:命题作文须紧扣题意

误区透视

  审题是通过对试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理解命题意图,弄清写作内容、范围、重点、体裁,并据此进行立意、构思的思维过程。审题发生偏差,必将误入歧途,损失惨重。甚至可以说,审题失误,全盘皆输。

   审题的常见误区主要有:对题目中的词语理解不准确或不全面。比如,把“诚信”理解成“信任”,把“和谐”理解成“团结”,把“坚韧”理解成“忍耐”等。由题目一步步蔓延开去,写着写着就偏离到另外的事情上去了。又或画蛇添足,使作文部分跑题;又或抓了枝叶,丢了主干。因误解或读不懂题意而离题;扣题意识不强、写作随意而离题;没有全面把握题目要求,粗心大意而偏题;等等。

   如何审题呢?

   第一,抓题眼,确定选材范围。写作前要“瞻前顾后”,审清题目中的内涵,看清、想清、吃准题目的含义及涉及的范围,领会提示语透露出来的信息。明确题目的限制,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这些限制,不能越雷池半步。找准“题眼”,来确立要表现的中心。

   第二,展联想,挖掘深刻主题。小题往往可以大做,深入思考,挖掘出普遍的、深刻的道理;大题也往往可以小做,要“平中见奇”,言人所未言,道人所未道。这样才会让文章立意深刻、意蕴丰富,收到“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的效果。

   第三,巧扣题,精心构思行文。开头扣题引下文,文中穿插巧切题,结尾照应写所感。

   前车之鉴   “世上只有妈妈好——”

  听着路边音像店播放的歌,我不屑地说:“说得对吗?”同行的同学看了看我,说:“当然了!你想想,是你妈妈把你带到这个世界,是你妈妈教你说话、穿衣、做人。”看着他那幸福的面容,完全没有注意到我沮丧的脸。

   “行了,行了,还有完没完,什么我妈我妈!”内心正在打鼓,为什么我体验不到妈妈的温暖?不甘心,我努力去追寻。

   “三八”妇女节的那一天,我想把我的想法用作文的形式读给母亲,并决定送给她一件礼物。   一字一句,我饱含热泪,我精神焕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小小的,但我却感到了失望与愧疚。我的不解让母亲伤心了。尽管这样,她最终还是接受了我的礼物——为她洗脚。

   那是一双绿色的军用胶鞋,那是一双和男人一样大小的脚,那是一双干枯而伤痕累累的脚。   黄的、黑的、硬的、张口的趾甲间已满是泥,散发着特殊的汗味。

  我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它,母亲的眼睛注视着我,虽然我不知道她怎样想的,我想自己以前的想法错了,我知道自己不了解母亲的辛劳,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好孩子。

   我细心地洗着,泪水不争气地跑了出来:“妈,对不起,我不知道您这么累,我不应该那样说您——”

 “妈不怪你,妈知道,你一直是妈妈的好孩子。”母亲的眼圈红了,但面带微笑。“妈!”我扑到妈妈的怀里,体味着从未有过的温暖。

   那一刻,我读懂了母亲,我与母亲间的鸿沟也随之消失了。母亲呀!你是如此高尚,从那一刻开始,我要做一个真正孝顺的孩子,我会正确对待“世上只有妈妈好”,因为我们的心近了,我们彼此多了一份理解。

  我发自内心地说:世上的妈妈都好,愿天下的母亲和孩子,拉近心的距离,幸福快乐!     

      【升格意见】

   本文主旨是跟妈妈拉近距离、消除隔阂,从不理解妈妈到读懂妈妈结构全文。可是开篇点题过于啰唆,“我”与同学的对话内容空洞,离题太远。要表现“心近”这一主题,应多用心理描写,而原文恰恰缺少这一点。既然是写“心近”,就应先写“心远”,原文写心远这部分,内容不具体,衔接不自然、不连贯,生拼硬凑。前后对比不鲜明,叙事不流畅,如“我细心地洗着,泪水不争气地跑了出来:‘妈,对不起,我不知道您这么累,我不应该那样说您——’”感情抒发过于突然,有牵强附会之嫌,自然不能以情动人。

   升格后的作文由“心远——洗脚——心近”三部分组成,原文“心远”部分写得不具体,升格作文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将母亲的“唠叨”写得很具体。原作在写“洗脚”时的感情抒发太突兀,升格作文运用了想象,使情感的抒发成为真情的流露,从而深化了主题。

   【升格示例】

   那一刻,我们心近了

   路边音像店里“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飘荡在我的耳际,心想,歌声如此嘹亮动听,而我离妈妈的心,却是那么遥远。

   回想起妈妈的唠叨,我就烦恼不已。我放学回家,刚刚坐在电视机前,就传来了妈妈的声音:“别看电视了,看看你月考是什么名次!”每当穿上心爱的T恤,妈妈总会说:“像什么样子,男不男女不女的。”周末带朋友到家里放松,妈妈就会说:“别带乱七八糟的人到家,把时间放在学习上。”面对妈妈的唠叨,我实在无法忍受,气愤地说:“少管我,你是我亲妈吗?”这时妈妈愕然了,黯然转身离开。

   “三八”妇女节那天,为了完成学校的作业,我决定送妈妈一份特殊的礼物——为妈妈洗一次脚。

   那是一双穿绿色军用胶鞋的脚;那是一双和男人一样大小的脚;那是一双干枯而伤痕累累的脚;黄中带黑,干硬的脚底张开许多口子;趾间满是泥土,散发着浓重的汗味。

   我睁大眼睛看着它,仿佛看到妈妈穿着硬底的胶鞋在地里锄草;我仿佛看到妈妈光着脚在稻田里插秧。爸爸外出打工,无论是家里还是地里都是妈妈一个人在忙乎。想到这里,我有点哽咽了,心里默默地说:妈妈,是我错了。

   我更加细心地洗着,泪水不断地掉在水里:“妈,对不起,是我不理解您的辛苦,不理解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好,我不该那样说您——”

  “妈妈不怪你,妈知道你是妈的好孩子。”说着妈妈把我搂在怀里,我体味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   那一刻,我读懂了妈妈:妈妈是世界上最无私的人,心里永远装着子女,唯独没有自己,能够包容子女的所有过失与不敬。从那一刻起,我们母子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现在再来回味《母亲》这首歌,仿佛是我母亲的写照。我发自内心地说:世上的妈妈都好,愿天下的母亲和孩子,拉近心的距离,幸福快乐!

美文引路

  节令是一种命令

  夏初,买菜。老人对我说,买我的吧。看他的菜摊,好似堆积着银粉色的乒乓球,西红柿摞成金字塔样。拿起一个,柿蒂部羽毛状的绿色,很翠硬地硌着我的手。我说,这么小啊,还青,远没有冬天时我吃的西红柿好呢。

  老人显著地不悦了,说,冬天的西红柿算什么西红柿呢?吃它们哪里是吃菜?分明是吃药啊。我很惊奇,说怎么是药呢?它们又大又红,灯笼一般美丽啊。老人说,那是温室里煨出来的,先用炉火烤,再用药熏。让它们变得不合规矩地胖大,用保青剂或是保红剂,让它比画的还好看。人里面有汉奸,西红柿里头也有奸细呢。冬天的西红柿就是这种假货。

   我惭愧了。多年以来,被蔬菜中的骗局所蒙蔽。那吃什么菜好呢?我虚心讨教。老人的生意很清淡,乐得教诲我。口中吐钉一般说道——记着,永远吃正当节令的菜。萝卜下来就吃萝卜,白菜下来就吃白菜。节令节令,节气就是令啊!夏至那天,太阳一定最长。冬至那天,亮光一定最短。你能不信吗?不信不行。你是冬眠的狗熊,到了惊蛰,一定会醒来。你是一条长虫,冷了就得冻僵,会变得像拐棍一样打不了弯。人不能心贪,你用了种种的计策,在冬天里,抢先吃了只有夏天才长的菜,夏天到了,怎么办呢?再吃冬天的菜吗?颠了个儿,你费尽心机,不是整个瞎忙活吗?别心急,慢慢等着吧,一年四季的菜,你都能吃到。更不要说,只有野地里,叫风吹绿的菜叶,太阳晒红的果子,才是最有味道的。

   我买了老人家的西红柿,慢慢地向家中走。他的西红柿虽是露天长的,质量还有推敲的必要。但他的话,浸着一种晚风的霜凉,久久伴着我。阳光斜照在网兜上,那略带柔软的银粉色,被勒割出精致的纹路,好像一幅生长的印谱。

   人生也是有节气的啊!

   春天就做春天的事情,去播种。秋天就做秋天的事情,去收获。夏天游水,冬天堆雪。快乐的时候笑,悲痛的时分洒泪。

   少年需率真。过于老成,好比施用了植物催熟剂,早早定了型,抢先上市,或许能卖个好价钱,但植株不会高大,叶片不会密匝,从根本上说,该归入早夭的一列。老年太轻狂,好似理智的幼稚症,让人疑心脑幕的某一部分让岁月的虫蛀了,连缀不起精彩的长卷,包裹不住漫长的人生。   时尚有句俗话——您看起来比实际的岁数年轻,听的人把它当作一句恭维或是赞美,说的人把它当作万灵的廉价礼物。我总猜测这话的背后,缩着上帝的一张笑脸。

   比实际的年龄年轻,就分明是好的,美的,值得庆贺的吗?

  小的人希冀长大,老的人祈望年轻。这种希望变更的子午线,究竟坐落在哪一扇生日的年轮?与其费尽心机地寻找秘诀,不如退而结网,锻造出心灵与年龄同步的舞蹈。

  老是走向死亡的阶梯,但年轻也是临终一跃前长长的助跑。五十步笑百步,不必有过多的惆怅或是优越。年轻年老都是生命的流程,不必厚此薄彼,显出对某道工序的青睐或是鄙弃,那是对造物的大不敬,是一种浅薄而愚蠢的势利。人们可以濡养肌体的青春,但不要忘记心灵的疲倦。        

         死亡是生命最后的成长过程,有如银粉色的西红柿被摘下以后,在夕阳中渐渐地蔓延成浓烈的红色。此刻你只有相信,每一颗西红柿里都预设了一个机关,坚定不移地服从节气的指挥。

【评析】

一件生活的小事,蕴含着人生的睿智和机巧,作者细笔宛转,从蔬菜生长有自己的时令,栽培和食用都应尊重季节的规律,进而引出人生也有自己的节气,不同的生命阶段有不同的耕耘,结尾再次回扣,表达了应当尊重生命的流程,才是真正懂得生命的意义的感悟,读来余味悠长。此外,文章标题明示文章旨意,一目了然,不遮掩,不绕弯,题旨自然表露,文章从蔬菜的时令和人生的节气两个方面,紧扣题目写作,选材精炼,引申恰当,关键处一语中的,“节令节令,节气就是令啊!”“人生也是有节气的啊!”使文章含蓄而不隐晦,读来明朗快意,又深刻有味。

  写作训练1

 【作文题】

  那一刻,我

   要求:请在空格中填上合适的词语,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思路开拓】

  这是一道后空式文题,限制了时间、人称,开放性很大,选材范围广,灵活度强。审此题时要抓住关键词“那一刻”。生活中有无数的“那一刻”,但究竟哪一刻才最有意义、最有情味、最值得一写?这给了同学们选择和想象的空间。“那一刻”是文章的重点,“一刻”,时间极短。因此,所记之事必须是某个特殊时段里发生的。要具体记叙和描写出“那一刻”的人、事、物的情景和过程,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细节描写,把“那一刻”写得具体、细腻、深刻,把其中的“理”深深地蕴藏在人、事、物之中。切不可忽视“那一刻”,而极写之后发生的事情,偏离题意;或者将笔下的“那一刻”时间写得很长,甚至时间都不明确。总之,“那一刻”是瞬时的,是有情景、有铺垫的,中心的表达才能水到渠成。

   我们填入空格的内容,如果自己非常熟悉,有把握写出个性特色,聚焦生活细节,就没有大问题了。如“那一刻,我激动极了、悲伤极了……”,又如“那一刻,我倍感珍惜、惊呆了、被感动了……”,再如“那一刻,我明白了、长大了、懂你了……”只要能打动人心,也是自己感受最深、最真切的,就可以构思落笔了。

   【素材锦囊】

   ●经典片段

  一两天过后,我正用线把大小不同的珠子串起来,按两个大的、三个小的这样的次序。结果老是弄错,莎莉文小姐在一旁耐心地为我纠正错误。弄到最后,我发现有一大段串错了,于是,我用心想着,到底应该怎样才能把这些珠子串好。莎莉文老师碰碰我的额头,使劲地拼写出了“想”这个字。

   这时,我突然明白了,这个字原来指的是脑子里正在进行的过程。这是我第一次领悟到抽象的概念。

   我静静地在那里坐了许久,不是在想珠子的排列方式,而是在脑海中用新的观念来寻求“爱”的解释。那天,乌云密布,间或有阵阵的细雨,突然间太阳突破云层,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又问老师:“爱是不是太阳?”

      “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老师回答说。她似乎意识到我仍然是困惑的,于是又用更浅显、但当时我依然无法理解的话解释说:“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   ——海伦·凯勒《再塑生命》

  ●点拨   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节选,可以视为个体微观层面的“那一刻”的范例,结尾“刹那间”可以直接替换为“那一刻”。你也完全可以像她那样,写出真切的感受,写出成长的滋味、写出生命的意义……

  【优秀习作示例】

   那一刻,我感到了温暖

  从小到大,我一直不喜欢我的外公。这也难怪,和温柔慈爱的外婆相比,凶巴巴的外公当然让人讨厌。

   外公一直也不太喜欢我,见了我总是一副冷冰冰的表情,要不就是将两道眉毛缠在一起,可以这么说,外公没给过我好脸色看。相反,见了表哥表弟,倒是眉开眼笑的。我曾经从门缝中看见过几次外公的笑,外公笑得越高兴,我心中越不平衡:“哼!不就嫌我是个女孩子嘛!男孩儿又有什么了不起的!”

 六年级的暑假,妈妈让我去外婆家住一个星期。可谁知,刚一进门,见到的就是外公的“臭脸”。   “外公好!”我极不情愿地喊了一声。

   外公正吸着烟,听见我叫他,扭过头去,冷冷地回答道:“嗯。”随即吐出了一口烟雾。

   烟雾飘过来,我吐出一口气,将烟雾吹了回去,我不愿让带有外公气息的东西靠近。

   一星期终于过去了,吃完晚饭,外婆帮我整理好东西,我接过来,走出了大门。外婆在身后嘱咐着:“路上小心点!”

   时间其实已经不早了,刚才我非要走,这时却有点后悔。我走出了村子,来到大路上,朝几百米外的车站走去。路灯一闪一闪的,坏了许多天,却没人来修理。

   路旁的树仿佛在张牙舞爪。我紧盯着路,生怕摔倒,跌进旁边的菜地里。

   终于,车站到了。我无意间向大路看了一眼,却呆在了那里。我看见,外公正拄着拐杖,慢慢地往回走,一步一步,走得那么困难。外公一直在后面送我啊!公交车停在我面前,我慢慢地走上去。我从车窗向大路看去,外公瘦削的背影渐渐模糊在夜色里。

   那一刻,我感到了温暖!

你可能感兴趣的:(作文主题指导六:命题作文须紧扣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