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supportLists]第六讲 [endif]汉赋:汉语的铺张对仗之美
一、时代背景
经过春秋战国时代的分裂战乱、百家争鸣后,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中国进入了一个中央集权的新时代,这就是延续四百多年的秦汉时代(虽然其间也有波动,比如秦亡汉兴、西汉亡东汉兴,但大多数时间是稳定的),历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
秦朝废除了周朝的封建制(封诸侯王建诸侯国,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秦朝统治者认为周朝后期动乱的根源就是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郡县二级地方政权长官由皇帝任命并向皇帝负责。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统一了汉字,这一创举为后世中国避免像西方欧洲一样分裂成很多小国家奠定了文化基础。经过残酷的军事斗争后,为了驯服天下人,秦始皇建国之初,便采取了严苛的政治文化政策。为了统一思想,崇尚法家思想的秦始皇“焚书坑儒”,因为法家认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很多先秦古籍在这一时期断绝了,后世再也无法看到,只留有空空的名目。个别简短著名的书籍则靠儒生记忆而得以保存。但严苛的政策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遭到了天下人的怨恨和愤怒,秦始皇死后不久,秦朝就在各地风起云涌的起义中灭亡了。
汉朝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源是废除了封建制,于是汉朝又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封建制(汉朝最高统治者皇帝分封了很多刘姓王),但整体上汉承秦制。从汉武帝开始,汉朝统治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受到尊崇的儒术是经过改造过的、以维护皇权为最高目的的。凡是不利于维护皇权的思想都会遭到删改。对儒家经典的阐释,被称为“经学”,受到统治者的控制。天下一统,虽然避免了战乱,但却丧失了更大的自由,士人们为了求官生存,不得不在统治者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思想文化活动。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自由活泼的气氛消失了。
因为秦朝太短暂,没有留下多少作品,所以我们以汉朝为主。
二、汉赋的诞生
战国时期,君主们便有养士的传统。君主给士人提供生活所需和地位名誉,士人给君主提供各种回报:帮助君主治理社会、起草文件、娱乐君主、显示君主爱才尚贤的风度等等。养士和养兵一样,一文一武,互相结合。这种养士的风气到汉朝依然存在。皇帝、王侯、大官僚都是养士的主子。天下太平,不需要士人作过多的内政外交活动,士人们便通过写作活动来娱人娱己。华丽的辞藻,整齐的句式,分明的结构,描写对象的丰富绚丽,刺激着读者的心理,获得了审美的快感。在楚辞的基础上,讲求铺张扬厉、华美丰富的汉赋诞生了。汉语在运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一种对仗工整之美,先秦文学已经对此有所发展,汉赋则将其做到了极致!
汉赋在本质上偏重于审美娱乐,类似于一种文字游戏。但这不符合“经世致用”的传统。司马迁斥责为“虚辞滥说”。于是作者们往往强加入一些道德说教,显得作品有所指归、立意深远。但也不乏言之有物而又辞采华美的佳作。流传下来的汉赋很多,我们择其要者言之。
[if !supportLists]三、[endif]西汉的辞赋
前期:开始诞生
[if !supportLists]1. [endif]贾谊(前200—前168),西汉第一位主要的辞赋作者。他二十二岁就受到汉文帝赏识,但因性格尖锐,好论天下大事,引起朝中元老的不满,被贬谪到楚地任长沙王太傅。他经过湘水,感念屈原,于是作《吊屈原赋》,以此自况:
[if !supportLists]2. [endif]“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竄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他谪居长沙时,一日,有只猫头鹰飞入室内,这在当时属于凶兆,意味着主人将死。贾谊作赋自慰。隐含欲求解脱而无法解脱的痛苦。
贾谊的辞赋不如屈原的狂放,显得有些局促。
[if !supportLists]2. [endif]枚乘(?—前140)是一位西汉前期宫廷文人中重要的辞赋作者。他的作品《七发》假托楚公子纵欲享乐、卧病不起,“吴客”前往探望,先竭力描写音乐、美味、车马、宴游、狩猎、观涛等六方面的生活欲望场景,最后以贤哲的“要言妙道”的精神生活的需求作为结尾,使楚太子病愈。
《七发》摆脱了楚辞以抒情为主的特点,开始以写物为主,这标志着汉代新体赋——体物大赋正式开始形成了。
中期:真正成熟
[if !supportLists]3. [endif]司马相如(?—前118),西汉中期重要的代表作家。汉武帝十分喜欢“养士”写辞赋,他看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十分欣赏,就召他进入皇宫。司马相如又作了《上林赋》。两赋实为完整的整体,作为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标志着体物大赋的真正成熟。
两赋也是在一个虚构的框架下以问答形式展开:楚国使者子虚先生到了齐国,向齐国的乌有先生夸耀楚国云梦泽的盛况,乌有先生不服气,则向子虚先生夸耀齐国山海的宏大。最后代表天子的亡是公则讲述了上林苑的壮丽和天子游猎的盛举,表示诸侯不能与天子相比。“曲终奏雅”,则说了一番提倡节俭的大道理来应景。“子虚”“乌有”“亡是公”,显然表明作品是虚构的。但其中对于山海河泽、宫殿苑囿、林木鸟兽、土地物产、音乐歌舞、服饰器物、骑射酒宴,极尽铺张扬厉与夸张华丽,洋洋洒洒用了四千言的篇幅来写游猎。这是时代的反应。要知道,汉武帝的时代,国力强盛,帝国版图扩大,统治者雄心勃勃。这样的体物大赋自然迎合了统治者的心理。
司马相如是一位文字学家,似乎为了炫耀,喜欢运用一些生僻的字词,所以他的作品读起来比较艰涩难懂。
“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蒲陶,隐夫薁棣,答沓离支,罗乎后宫,列乎北园。崒丘陵,下平原,扬翠叶,扤紫茎,发红华,垂朱荣,煌煌扈扈,照曜钜野。沙棠栎槠,华枫枰栌,留落胥邪,仁频并闾,欃檀木兰,豫章女贞,长千仞,大连抱,夸条直畅,实叶葰楙,攒立丛倚,连卷欐佹,崔错癹骫,坑衡閜砢,垂条扶疏,落英幡纚,纷溶箾蔘,猗狔从风,藰莅卉歙,盖象金石之声,管籥之音。偨池茈虒,旋还乎后宫,杂袭絫辑,被山缘谷,循阪下隰,视之无端,究之无穷。”(《上林赋》节选)
当时的其他作家还有东方朔、枚皋、王褒。
rveE����o本文由晁老师主要根据袁行霈主编四卷本《中国文学史》以及骆玉明一卷本《简明中国文学史》以及其他资料并结合笔者思考编写。主要面向中小学生以及普通成年读者。计划将其编写成书出版,设计课程。敬请关注。欢迎合作。
晁老师简介:晁若愚,80后,祖籍陕西宝鸡,深圳大学文学院毕业。主要从事教育工作。面向中小学生开设阅读写作书画游学等人文创意课程。爱好广泛,喜欢写作书画印石等。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