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种被忽略的学习方式,就是从“做好手中的事情”开始

这段时间非常焦虑,前天到了一个极端。

晚上睡觉前,我找出大半年前、燕姐为我做的那一次咨询的笔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虽然压力还是很大,但心里感觉好受了一些。


这篇略显凌乱的笔记,让我清楚了两件事:第一,我的方向很清晰;第二,我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为什么我还会觉得焦虑呢?

大概是因为我希望“速成”。巴不得每天给自己定一个方向,第二天就快速达成目标,然后再定一个方向。

只有这样,才能赶得上互联网运营岗位光速般的发展速度。

最近似乎产生了很多新词汇,“内容创业”、“知识变现”、“知识焦虑”,但看着朋友圈乐此不疲地刷屏的微课程,我总觉得这些词儿都是段子手们硬生生造出来的。

就像前段时间微课大爆发,我们不停的刷课、打卡、坚持做计划;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而学习又不是短时间内能看到到成果的领域,所以才产生了巨大的焦虑。

比如说,很多微课为了满足一些没耐心学习的人、同时也方便快速收钱,就把课程设计为“21天教你完成XXXX”的形式。

似乎21天之后,互联网就是另一番模样了。


举个例子:现在已经是2017年3月份,有多少人还在坚持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定下的计划呢?是不是感觉这些计划多少都有点儿“过时了”?

我就是这样的。


昨天翻看以前的笔记,我才发现,当初记笔记时定下的目标,现在仍然没有实现,而我当时却认为“三个月内就能完成”。

把长期目标当作短期来计划、又按照“速成”的方式去执行,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我们焦虑的来源。

以前的笔记给了我答案,也给了我方法。


那就是:

首先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和发展方向(可以通过职业测评来了解,我当初是燕姐帮忙探寻的);

接着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以及迫不及待想提高的能力(比如沟通能力、项目管理);

然后给自己做一个评估:0-10分,你给自己打几分?选出两个最重要、最紧迫的来练习,不必选太多,精力、时间和资源都很有限;

然后想一想,做哪些事情可以提升这些能力?注意这里要做的不是去读书,而是去参与这件事(比如想提升沟通能力,首选是“能够参与沟通的机会”;想学习新媒体运营,读书不如直接去申请一个公众号来运营);

最后,就是做事的过程了。


当然不是埋头苦干,而是要想一想,怎么才能做好。

这时候,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个计划,可以是100天,也可以是21天。


(什么,你刚刚不是否定了21天吗?)

其实,我否定的是“速成”;我们大可以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21天就能实现的;之后再定一个小目标,直到达到“提升能力”这个大目标为止。


从“做好手中的事情”开始,这应该是一个持续、递进的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还有一种被忽略的学习方式,就是从“做好手中的事情”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