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孩子,我们会想些什么

看到孩子,我们会想些什么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1


假期在书店做暑假工时发现许多父母都会为自己的孩子买许多的教辅书,有的父母甚至一门课要买好几种教辅书。即使是小学,父母们也生怕孩子开学了落在后面,不停地给孩子那个大书包里塞教辅书,似乎那样做孩子的成绩就可以提高了似的。

我看到那些孩子背着空包,蹦蹦跳跳地走进书店,但走时却哭丧着脸,背上的包像压在心上的石头,让他们高兴不起来。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刚进书店,就直奔漫画书区,拿了一套《秦时明月》和《画江湖之不良人》跑到他妈妈的身边,骄傲地说道:“妈妈,妈妈,你看,我说书店也有漫画吧,而且这两部还是我最喜欢看的!”

他母亲正站在小学教辅书区旁听店员介绍哪一种教辅书更实用,看着儿子手中的漫画书,脸上露出一丝不悦,说道:“去,把漫画书放到原位。”

儿子显然不愿意,久久不动,小声说道:“妈妈,我就买这一次,可以吗?”

母亲听到这话,厉声说道:“让你放你就放回去,看什么漫画书,你不知道你的期末成绩已经退步了吗?”

儿子抬头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手中的书,慢慢转身走向漫画书区,把手中的书放下又拿起,拿着书翻看了好久。

“唉,你在那儿干嘛呢?快过来看看你用哪种教辅书?”母亲说道。

儿子看到母亲在看他,慌忙扔下手中漫画书,跑到母亲身边。“妈妈,家里已经有好多教辅书了,不用再买了吧?”儿子看着母亲手中的七八种教辅书。

“这么长假期,那几本书够吗?”母亲边说边走向了收银台,那七八种书都买了下来。

儿子的空空的书包满了,但里面不是他喜欢的漫画书,而是教辅书。

看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却背着一个高中生该背的大书包,我不禁陷入沉思,为什么父母的所有期望要让这么小的孩子来承担呢?


以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就像一把扼杀人性的利剑,让无数的孩子过早地失去了童心、童性、童年。幼年的孩子很早就懂得了成年人的考核规则,为了得到一个高分,他们的书包越来越重,眼镜越来越厚,但他们自己却过得越来越不开心。


看到孩子,我们会想些什么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2


曾听到一位高中同学向我讲到她自己的一个故事:她在初中时,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三的成绩,老师把她当做“种子学生”来培养,因为她完全有可能考入重点高中。

父母也对她抱有很大希望,母亲常对她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给楼上那个女人看看,整天都在显摆说自己的孩子的重点高中有多好有多好。”

初三复习,她明显感觉到学习有些吃力,每次考试总会出现一两匹“黑马”。她也开始变得越来越焦虑,身体也不断地出现问题。

中考体育将近,她却感冒了,她很着急,但越着急越不见好。就这样,她带病考了体育,跑800时又刮起了风,她一边跑一边咳嗽,到最后该冲刺了,可她感觉胸特别闷,没冲起来。

满分30分的体育,她只得了20分,那是全班最低的分。班主任老师当着全班人的面讽刺她,“咱们班所谓的尖子生体育成绩比差生体育成绩还差,就这种成绩还想上重点高中,门儿都没有!”

那之后,她进出办公室问题时,总会听到老师们议论说:“她集训时肯定没好好训练,真没想到她也会偷懒!”

不知怎么的,这些话传到父母耳朵里了,母亲问她:“你那体育成绩怎么回事?”

她哭着说:“那天我感冒了,跑步时胸闷。”

“你知不知道你那样的体育成绩是上不了重点高中的?你现在解释这些有什么用?”母亲越说越大声。

她那时似乎感觉到,相比重点高中,她这个女儿不算什么。

紧接着学校又组织了一次考试,成绩没有公开,但老师们是知道成绩的。这次考试之后,她隐隐感觉到老师对她的评价似乎更低了。

晚上回到家,母亲问她:“你知道你这次的考试成绩吗?”

她摇摇头,“成绩没有公开,我也不知道。”

“噢,那你吃饭吧,吃完饭复习去吧!”母亲说道。

父亲回来了,刚一进门就被她妈拉进他们的房间,她很奇怪,就偷听父母在说些什么。

“要不让女儿补一年吧,她现在的成绩上不了重点高中。”母亲说道。

“补什么补,她能考上什么就上什么呗。”父亲并不同意。

“你怎么对孩子这么不负责任啊?”母亲明显提高了声音。

“她是我的女儿,我怎么会不负责任呢?她这一辈子又不是全靠重点活了,她成绩好坏不是最重要的,她快不快乐才是最重要的。”父亲的声音也变得激动了起来。

她在门口听着哭了起来,母亲听到之后打开门看到了她,父亲也从屋里走了出来,抱着她说:“闺女,重点不上了,你考什么爸爸都高兴。

她在父亲的怀里哭了好久,哭累了,她就在父亲的怀里睡着了,父亲把她抱到她的床上,那晚她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她起床迟了,脸没洗就收拾书包准备去学校,她发现在书桌上有一个纸条:闺女,早饭在厨房,爸妈已经向老师为你请了一周假,好好休息吧,最近你累了!爱你的父母!

她长舒了一口气,露出了笑容,随后把自己写给父母的遗书从抽屉里拿出来撕碎了。


面前的她现在很从容,即使到了高中,她也依然会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多姿多彩。她不再是成绩的奴隶了,她变得越来越自信,对于接下来的高考她也很有把握。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到孩子,我们会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