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曾经说过:不要用战略的懒惰来掩饰战术的勤奋。反观我们的职场生涯,本身就如同一个战场,但我们似乎很少会去分析,去研究一下策略。都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法也是如此。而以下这个CD模型,可以清晰高效地帮我们看清自己的职场道路。
CD(Career Development)模型即职业发展模型,是古典老师基于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所开发的生涯诊断工具。工具本土化,实用化,因而受到了大量生涯规划师的喜爱。
通过模型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对象,一个是自身,一个是企业。通过对自身能力,需求的分析以及职业要求,职业给予。
首先我们简单理解下,就是一个人的能力是否能够符合企业要求,而企业就可能根据你的能力以及贡献给予一定的回馈,而这个回馈如果能够满足你的要求,甚至超过了你的要求,此时你就可能贡献更多自己的能力,从而形成了一个正循环。
在这个模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后要达成的两个目标是:成功,对于组织的满意度。幸福,对于职业的满意度。接下来,我们从个人能力,需求和企业需求及回馈分别分析下。
1.能力。
关于能力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自己身上有哪些能力,能否通过喜欢程度以及能力高低两个维度给自己的能力做个矩阵的分析呢?
其实这部分就是古希腊的三个问题之一,认识你自己。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认识自己的呢?
测试类,比如性格测试,能力测试;
访问朋友,比如你可以打电话把自己各种朋友问一下,又或者可以发一下朋友圈,让朋友给你三个词,相信看完后会有发现的。我试过之后,原来自己还有好几个自己没有认识到的优点。这也有利于自己以后的不断开发自己;
撰写成就事件,这是一个会让你觉得很爽的事。比如回一下,过去几个月里,有哪些事最让你感到快乐,最有成就感呢?然后将过程和感受记录下来,记录完后,你就可以开始进行分析,通过几个成就事件的共同分析,你会发现自己的能力规律,甚至发现自己的性格模式。
搞清楚自己的能力之后,更为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管理和发展,这是一个大工程,就先不细说了。
2.企业需求
企业需求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从岗位说明书看到,或者通过自己做事的经过感受到。但这是有形的,更难的是要看到无形的。因为无形的力量往往更为强大,同时也在影响着有形。
企业无形的需求可能存在于企业的文化之中,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去暗自观察,去向师父请教,比如有些企业的岗位需要有很好的酒量,并不是陪客户,而是企业文化中,每个月开会的时候总需要喝两晚,我的前一个工作就是如此。
企业并不是慈善机构,它一定需要我们有所贡献,也就是我们用自己的价值去兑换我们所想要的财富。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拿结果说话,拿能力去证明。特别是对于刚步入职场的大学生更是如此,大学里所学的更多的是知识,因此只是知道而已。而唯有做到才是硬道理。
3.企业回馈
关于企业回馈,我们需要从两个角度去看:
第一,观全局。
我们要认识到回馈是多元化的,除了物质,精神还有一些隐性的回馈。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看到全局,看得远。不得不说,有时候我们看重的是一种平台,一种成长,一种氛围,而如果只是看到财富就会感到有些累。
第二,调整好自己的预期。
很多时候,员工会失望就是因为在一开始的老板给予了太多的期望,太多的美好,画了一个个大饼,结果却让人一次次失望。
而对于我们个人也是如此,我们同样需要调整好自己的预期。预期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比如今天早上你去赶公交车,原本以为赶不上了,结果最后一刻还是上去了,虽然只能被贴在门边,但你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因为终于赶上了。而第二天你提早到了公交车站,心想,今天应该有个位置坐吧。很遗憾的是,还是没有位置,不过很明显的是比昨天好很多了。但你心里反而更不爽!因为你没有位置啊!
这就是不同预期值惹的祸!所以对于企业的回馈我们也需要把自己的预期值调整在一个合适的位置。
最后就是自己的需求,如果企业满足自己的需求,那职场则是幸福的。反之,如果需求不能被满足,则有可能产生抵触情绪,甚至离职。
模型拓展:
其实这个模型可以用于我们在不同角色的分析:
比如作为一个父亲,你需要搞清楚孩子他有哪些具体需求,这些需求需要你有哪些能力。这时候你需要定下你的目标,然后查找差距,定下具体的行动计划并实行。然后孩子也会给你一些反馈,如果这些反馈让你满意了,你的需求可能就得到满足了,而如果不能让你满意,这时候又回到了能力问题。就这样一个个循环下来。
当然在扮演其他角色一样适用。
关于这个模型还有很多学问在里面,感兴趣的伙伴可以继续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