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能如我们所想般简单,如果我们只看自己想看的,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这是2012年8月27日,基诺乐队的主唱谢欣删光乐队所有博客和豆瓣之前发的最后一条博文。
2008年的一张《再见!维多利亚》,基诺被当时为数尚不多的独立乐迷奉为国内最佳英伦乐队。美轮美奂而稚嫩纯真,基诺当时展现的不单单是国内乐队对英伦摇滚的崇敬和学步,也是一种青年岁月纯粹的忧郁和美好。
《再见!维多利亚》一语成齑。这张专辑之后基诺很快陷入沉寂,再无新作品演出也甚少。基诺没有公开解散,但就如谢欣删光博客一样,这七年基诺似乎已经说了“再见”。
今年他们带着新歌回来了。《直到黎明破晓前》是将要发行的新专辑的名字,有一种拨开过往的迷雾奋力向前的情怀味道。新歌一如既往得英式动听。
我只希望,他们不要成为同样孤独美好的哪吒,蜕变之后仍免不了凋落。
“基诺归来”的首支单曲《鸢尾的呼唤》一定没让等待或者早已遗忘他们多年的乐迷失望。这首以“绝望的爱”为主题的歌所有编曲部分华美斑驳,恍惚的失真吉他在木吉他持续的扫弦里拖出长音,长笛的加入起音突兀但化入旋律之后便混成柔亮的一体,仿佛一笔油墨划到未干的画上瞬间晕染开来。谢欣的英文演唱在这片斑驳的色彩中很难让人听懂原本就诗意的歌词。但你很清楚基诺并不是一支为华美而歌的乐队,这样精致的编曲和歌词它的核心其实是负向的。如果你听明白间奏萧瑟的长笛响起前一句是“只用说:我的命都是你的/只要你留下来”,你就明白基诺仍然在用美好的图画构筑不美好的一切。
相比《鸢尾的呼唤》这样仪式感深重,让人引发“有生之年系列”的释怀和热泪的歌,第二首《永恒之秋》便不那么“浓厚”了。不论是木吉他晶莹剔透的主旋律还是男女声的混唱,这首歌在听觉上能剥除一切不美丽的因子,单纯地让人沉醉在基诺久违的美好中。“永恒之秋”甚至不必前一曲有多萧条——短暂的午后时光,相握絮语的喜悦。
然而随机释出第三首单曲《一千个世界》后,基诺再也不是七年前那个基诺了。《再见!维多利亚》还口耳相传的时候,基诺是稚嫩的。谢欣他们对于自己喜爱的Radiohead、Blur等等英伦大团以学步的崇敬姿态,试图模仿出一个贴近自己孤独忧郁状态的样子。那时候写下的歌词甚至有点无病呻吟,空泛地用美丽的形容词表达内心的敏感。英伦摇滚细腻和野心并重的主基调也不适合当时青涩忧伤的基诺。朦胧美丽的吉他流行在那时更像是一个漂亮的薄外壳,包着尚不成熟的心脏。
这颗心脏在《一千个世界》里重新跳动了起来——刚好3分钟,稍短于一首正常的英式摇滚的长度,各声部稳定坚实,歌词的内容矍铄有力,一扫基诺曾经散乱的迷惘忧伤,代之以一种Oasis“Live Forever”式喷张的豪情。背景音里清晰的心跳声就在深黑的吉他尾奏后响起——到这里,按下暂停键多年的基诺用一种“余勇尚息,跃马而起”的成熟重新归来了。本来到此这首歌结束的话,除了曲长略短已经是完美,留白在后或许更能激起我们期待的后续。然而进度条出卖了他们,这段跃马蹄声才刚开始。
《一千个世界》11分钟,歌词从未重复。开篇3分钟昂扬的激越之后,要一直到最后1分钟左右吉他清音分解出辉耀如夕阳的迷离景色才能停下脚步。这之间是长达7分钟不间断堆叠的汪洋肆意。这部分前部的吉他最让人印象深刻,音色调至高过载的冲击和近似重型的和弦已经让人再也看不到当年基诺的酸涩朦胧,而且相比我们曾经听基诺臆想出来的孤独、自省、抗拒,这样的基诺只给耳朵留下了一种感觉——快感。不是纯粹的感官刺激,更是彻底剥除感官才能体会到的放肆狂奔。这个地方为止,基诺找回了摇滚乐原始的冲动。
后半部分仍有沉静和缱绻迷思,甚至在进入尾奏之前缥缈的吉他音色和谢欣尖锐却黯哑的吟诵仍然能在通票磅礴的景色中自成一体。不过整体来说,《一千个世界》完成了一种彻底向上的穿透。去芜存菁,破旧立新——“如果我们敢于面对黯淡的黑夜/那么我们便不会如夕阳般下沉”,凌云诗意其实也是这样最质朴的愿望。
自《鸢尾的呼唤》到《一千个世界》,仅仅三首歌基诺铺开的已经是一幅各部自成一派的画卷了。开篇承接过往年月的忧郁惨绿,利用美好书写最绝望的故事;中部揭开愁云,满目金色秋冬缓慢流动,不带过分情绪的景色;最后,他们不仅仅把前两首歌相互对立的色彩揉捻在一起,甚至把这些年以来的沉淀下来的音符和节奏全部拆开重组,寂灭的心引导这些新装,新装又重新电醒了这颗心。
其实好比一个多年未见的好友突然再次出现在你的生活里,两厢对望,一时无言,双眼热泪满含的沉默之后相视大笑,你们不会回忆曾经不开心的事情,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简单温暖的拥抱和问候。然而这样的温暖过后,必然千言万语瞬时奔涌入胸腔里,怎么讲都讲不完,怎么讲都讲不过分。你们需要好好整理这些浸满岁月和未来光泽的对话,让它用最完美的形状成为你们友谊新的开头。
文/J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