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刚上大学的时候,学校统一每人发一个制式的黑色手提包。要求除此之外,不许用其他样式的书包。
四年间,这包便成了我左右不离的寄托。在学校里,我去哪都会拎着它。教室、图书馆、自习室、英语角、读书广场、甚至食堂、小卖部。
包总被我装满东西,撑的鼓鼓的。大学期间,用坏了两个。每次包包坏掉的时候,我都急吼吼的跑去装备处领新的,并将包里的东西一件不剩全都转移,摆放位置一如从前,才会平静下来。 而旧包,我也舍不得扔掉,塞在储藏室内保存。
同寝室的姐妹们笑着说,只有缺乏安全感的人才会对包包如此依赖。我仔细思考了她们的话,觉得很有道理。
大学之前,我一直和父母在一个城市,受他们悉心照料呵护,有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书包,对于我来说,只是承载书本和零碎物品的工具而已。
而上大学后,我远赴他乡,和父母分开,男朋友长期异地,要独自面对很多新的挑战,学着习惯在宿舍与人共处,学着更多的依靠自觉获取专业知识,学着打理生活、制定计划、管理时间、分配花销。在这个过程中,不安的情绪随时会萌发出来。
而随身不离的包包,能够自由掌控,里面的书本、笔纸、水杯、饭卡等物品,在任何我需要的时候,都可以第一时间找到。正是因为或多或少的缺乏安全感,才会如此珍视包包和里面的所有用品。或者反过来说,随时携带的包,能给我带来安全感。
二
参加工作之后,这个习惯依然没变。 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我日益发现,包对于一个女人意味着很多东西。
不可否认,生理上的差异和某些社会传统认知,让女性在职场发展中会遇到更多阻碍,想获得成功,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去年,我所在的单位开展中高层领导职务竞争。因为工作岗位关系,我能够拿到入围备选者的心理测试结果。10人中有3名女性。她们年轻有为,日常表现出色,成绩突出,是各基层单位的佼佼者。尽管擅长领域不同,竞争的职位也不同,但她们最后的心理测试结果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心理防御机制一项,得分略高于正常值。
这也许表示,她们在工作过程中,越是努力争取,越是感受到了更多的威胁。她们更需要构建属于自己的防御壁垒,以获取更多的安全感。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女性往往更加缺乏或者说需要安全感。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女性比男性更爱买包,也更爱随身带包,她们对包的牌子如数家珍,对追求包的适宜搭配乐此不疲。包既像是她们的另外一件漂亮衣服,也是她们的武器装备箱。她们需要随身携带很多东西,以应对各种场合,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三
以我自己为例,细数包内的物品清单,会发现每一件物品都是为自己安排的小小保障。
钱包手机钥匙:
这几乎是每个人都会随身携带的物品,保证我们随时有充足的钱应对突发状况,购买心仪的物品,回到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彻底放松休息。
化妆包:
里面各种小包装的化妆品和保养品,不仅能随时随地让自己保持良好状态,更重要的是,哪怕临时紧急出差,也能够同平时一样,好好爱护自己的皮肤。
证件包卡包:
身份证、工作证、医保卡、备份门禁卡,各种优惠打折卡等等,随身携带,不知道什么时候,办理什么手续就会需要,意外发生也不会忙乱。
kindle:
可以利用上下班路上,排队等候等各种碎片化时间随时阅读,随时为充电,不在无聊发呆中浪费时间。
本和笔:
虽然现在手机app功能齐全,各种需求都能满足。但还是习惯带着一本类似手帐的记录本,随时将计划安排,各种杂乱的想法记录下来。心情好的时候还可以信手涂鸦几笔。
保温杯:
保证在任何场合可以喝到暖暖的白开水。省钱、健康又补水。
薄荷糖和小零食:
保持口气清新。可以及时赶走饥饿、低血糖导致的不良状态,留住能量。
折叠雨伞和扇子:
应对各种意外天气,无论雨雪炎热,都使自己不狼狈,更从容。
这就是带给我安全感的随身包内清单。
你呢?平日随身携带的物品都有哪些?什么样的物品更能给你安全感?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