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软技能

文章介绍

  • 这一篇对《软技能》的自我反思,以及结合的一些思考。

书的介绍以及自我反省

书的介绍

  • 虽然本书的副标题是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但其实很适合所有人都翻看一下。2016年11月从图书馆借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没想到和《精进》对照起来看,只是想写篇书评的时候,可以配合一起看看。
    • 鉴于采铜是学心理学出身,他的书更多是思维的认识。
    • 而这本书,应该是作者的实践,切入的点都比较小,同时还有自己的博客。
  • 全书分为以下几个主题
    • 职业
    • 自我营销
    • 学习
    • 生产力
    • 理财
    • 健身
    • 精神

自己的一点反省

  • 最近偶尔看了一些朋友圈的文章,让我觉得有点思考是:很多正确的废话,我们适用于自省,而不是用于苛责或要求别人都做到。我不知道那些作者是不是真的做到了,虽然其中的某些点可能确实需要改善。
  • 反省1:觉得自己缺乏一个目标(不管是大目标,还是分类的目标)
    • 以前跑步吧,算是A6的学习任务,后来自己也跑,但并没有一个SMART的目标,是培养意志力,还是减肥?
    • 当然,自我营销、学习、职业、理财方面好像都没有。以致于自己最近要找工作了,好像还没有想好具体干哪个方向?
  • 反省2:逃离舒适区有点像隐藏属性,但好在自己最近意识到了。
    • 有如下两方面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重复操作(并且自己习惯了这样)和工作中有问题解决不了以及工具解决不了(自己不配置环境或写代码实现)。
    • 自己就是在维护老框架的工作中意识到的,而自己对框架的知识却有点逃避,觉得自己要毕业了,学了也没啥用。
  • 反省3:关于自我营销
    • 我自己也开了、豆瓣,以及微信公众号啥的,其实吧这些东西对别人而言就是垃圾,忘记了自我营销的主要目标是对他人增加价值
    • 以及在跟师弟(妹)或别人交接工作过程的过程中,意识到也应该是这样,要思考什么对他们是重要的,以及他们需要啥。不要削弱他们的成就感,有时人在实验室这个氛围啊,难免说话就有这样的调调,不管是有事还是无心。
  • 反省4:太阳下没有新的东西
    • 大道至简。在《刻意练习》没有被炒热之前,这本书提到的了“十步学习法”后,然后寻找导师,这有点像理论后的实践以及路径依赖。

其它

  • 相比于一些“软技能”而言,就是“专业技能”了。对于IT个圈子而言,池建强属于不太靠IT技能的,而阮一峰呢,又是靠IT发财的,虽然他们都有blog。
    • 听过俞敏洪在一次演讲(视频我找不到了)中提到“很多人找不工作啊,主要是因为专业技能不过关,然后上培训班培训别的技能”。至少在IT圈是这样,没听说由于你软技能强,而让你做开发的。
    • 当然现在有很多变现的名人,开始用“软技能”这个点当作自己的核心技能,四处变现。这里面涉及到的一个购买问题,可能你是被方案或书中的一个点所打动,然后选择付费了,这跟促销差不多。我只能说"it is a business"。
  • 今天偶然看到程代展写的'读书,科研与人生道路'里面提到“基础知识上下死功夫”的观点,其实是各种技能,方法论、思维模式无法取代的。
  • 跟以上相关的我就服李笑来的《七年就是一辈子》,在七年里完成了一门体系知识的迭代。虽然现在人家卖比特币和新生啥的了,除了贵点,但整体而言符合一套简单的逻辑。虽然说"it is a business",但感觉韭菜割得有点狠啊。
  • 又让我想到另一个古典挣钱比起采铜来,那算辛苦钱了,基本上古典和他的团队三年能迭代一下课程,然后出本书变现,但我觉得更靠谱的是,他的团队,正用这些方法去做路径依赖,让培训学员找到一个导师,能快速提升某些方面,并不仅仅是理论和认识。
  • 鉴于网上还有一些草根团队也在教写作,写周记这种技能课,我忽然想到一点,某种程度来说,这种有模板的东西,开始是靠外在激励(比如惩罚性),坚持了几周了,会形成习惯,甚至会形成一种反应(打开它就知道怎么写),但这就陷入了低效之中了,可能你又需要去访名师了。当然我本人就有这种情况,我也在码周记,但太依赖过去的路径,我都感觉忘记写周记的意义是啥,当然除了记录本身外。

以上,是为记。
PS:公众号不支持外链,可以点阅读原文
--

你可能感兴趣的:(说一说软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