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佐藤学” ——那一处迷人的风景

我读“佐藤学” ——那一处迷人的风景_第1张图片

内容提要:佐藤学先生,可谓教育大家。小子从先生的著述中,摘引切合自己心意的段落,按内容进行分类,略加评析,探索先生教育精华中的几个小点,以资日后教育工作借鉴。


我读“佐藤学” ——那一处迷人的风景_第2张图片

光阴流转,演绎着一出出故事;时空轮回,悲喜着一幕幕人生。眨眼间,又到了我为了不留下不良记录而完成作业的时刻。刚入网师应该是10年9月,什么也没干,11年3月被清除出网师。当生命中没有网师的时候,天变了,没有了风雨,没有了阴晴,婉若失了根的树,没了河的海,空落落的。于是,当日历翻到12年的时候,我又回到了网师,不是胡汉三又回来了,而是心又安稳了。

心安稳了,梦甜了,我混日子了。网师对我,是生命中的不可或缺,是平常,是平凡,若白开水,换成甜水咸水都不是生命的常态。没有,真的不可以;有,好像也就那样,就有吧。很奇怪的一种心态,说不清,道不明,反正就是不能没有,若孩子的玩具,放手里可以不玩,没有了,满世界找,又哭又闹。

所以,当重新忝列网师门墙的时候,我比以前乖了。每学期选修一门,每门的教材一定手里有,一定认真读完。至于课程,则往往是将授课记录下载到电脑存起来,有时没及时下载,没了,没了也就没了,下载了的没看过,不知道什么时候看,可能等到我重新选修这门课程的时候,我与这些授课记录的机缘也就到了。到了学期末,一定在规定时间内上交过关作业,很认真地写,写完也就完了,没有留下不良记录,下个学期接着混日子。混到什么时候呢?不知道。且行且看,当命运里命定的那个我觉醒的时候,我也就会成为网师的好孩子,我感觉那个日子不远了。

本学期选了“静悄悄的革命”这门课程,因了课程,我与佐藤学先生有了相识的机缘。13年2月4日,读完《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13年7月26日,读完《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13年7月27日,读完《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13年7月29日,读完《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13年7月30日夜,开始写本课程的过关作业。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几个点,进行了梳理,不论好坏,都是自己的一点儿想法,就教于方家。


我读“佐藤学” ——那一处迷人的风景_第3张图片

生命,需要一种高度


“学校必须是追求‘卓越性’(excellence)的场所。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必须是卓越的。这里所谓的‘卓越性’并不是指谁比谁优越,而是指无论何等困难的条件下都能各尽所能追求最高境界。同艺术与学术一样,教与学也是创造性的实践。只要受到不断地追求至高境界的‘卓越性’的支撑,就一定能够带来丰硕的成果,获得辛劳换来的快乐。在教与学中,万万不能降下‘卓越性’的旗帜。”(《学校》第3页)

卓越,并非不存在,而是在现实的磨难中被我们慢慢地藏起来了,放在了内心深处的那个小黑屋里,不再让它有面对阳光的机会。能够让“卓越”重新在我们身上显现的机会并不多,学校,就是其中之一。如若我们的孩子们在学校中,没能让“卓越”走出黑暗的话,那当我们的孩子们面对真正的世界的时候,“卓越”就更难在阳光下舒展。


“学校改革的目的是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保障每一个教师作为教育家的成长。”(《学校》第74页)

“保障所有学生的挑战性学习,正是‘合作学习’的精髓所在。”(《学校》第22页)

 保障每个孩子的学习权,保障每个孩子的挑战性学习,是我们为师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当我们和孩子们相遇的时候,就是一种因缘。教室是我们修炼的道场,孩子们是我们的一次次机缘,是我们修炼路上明心见性的一种可能。当我们做不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时,“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亦是一种选择。与孩子们相遇,那时那刻,那情那景,就是一种永恒。忽地想起结婚时神父的一句问话,“无论她将来是富有还是贫穷、或无论她将来身体健康或不适,你都愿意和她永远在一起吗?”,当我们与孩子们相遇时,该做怎样的回答呢?


 “不用把什么都不懂的人作为对象来准备和实践自己的授课,那样做只是看低了学生,看轻了自己的工作。”(《革命》第89页至第90页)

“就是说,基础性的知识技能,越是基础性者,越是可以通过经验进行功能性学习。”(《对话》第330页)

“也就是说,随着接触高年级的内容,在此以前的学习内容可以得到修补、得到恢复、得到理解。”(《对话》第330页)

又想到了薛瑞萍师,那个在窦桂梅师之后,漫漫人生路途中给我以指引的人。她说,语文是可以混着学的。想想我们自己走过的路,又何尝不是如此?多少的年少轻狂,多少的书生意气,今日看来,是何等的幼稚与荒唐;曾经年少时难解的心结,难以看透的世事,今日再观,却是澄澈明净了不少。不知道别的学科,语文,真的可以混着学。


“就是说,必须把教学内容的水准设定得高一些,但同时在教学中必须针对最低水准学生的问题加以组织。所谓‘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无非就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填平比一般水准更高的课堂与班级里最差学生的问题水准之间的鸿沟。克服这个难题的,是基于小组学习的‘合作学习’。”(《学校》第21页)

“胜沼老师说儿童的阅读不应当区分好或坏,如果不以‘任何儿童的发言都很精彩’为前提来组织教学,合作学习的关系就不可能生成。胜沼老师与儿童们以‘每一个儿童的阅读心得都是无可替代’的信念为前提,创造了快乐教学的新天地。胜沼老师走近儿童的座位、倾听他们的发言,也是出于同样的信念:教师要像采撷珠宝一样珍视每一个儿童的发言。”(《教师》第38页)

“可以说,当教师和家长直面自身的无力,并同儿童一起以心愿和期望支撑这种无力的时候,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矫治与被矫治的关系’便形成了。”(《对话》第195页)

关注低学力的孩子,赏识低学力的孩子,直面低学力的孩子,是我们为师者应该做的。难以否认,无论低学力的孩子表现出来的是何等地强大,他的内心都是脆弱的,白天,他们可能以调皮捣蛋为乐,夜晚,他们往往自己独自舔舐自己的伤口。低学力孩子们活得不易,搭把手,能搭把手就搭把手,我们温暖的不仅仅是一颗稚嫩的佯装坚强的心,也是一个家庭,一个国家。当然,本身就因了低学力而唯唯诺诺的孩子,我们更是要加倍呵护,不是为了同情,而是为了让一个生命走向强大。


 “不过,在‘合作学习’的实施中存在若干问题需要注意。其一,低学力儿童几乎只想独自学习。恰恰是他们需要同伙伴合作,但讨厌依赖同学,总想独立地摆脱困境却屡遭挫折。教师的应对也存在问题,教师对他们的提问是有问必答。越是这样,他们越是处于被动等待老师和同学来‘教教我’的心态,丧失了主动地争取同学的帮助以摆脱自己困境的能力。低学力儿童应当养成随时随地向身边伙伴请教‘喂,这里怎么回事’的习惯,培养主动地求教伙伴的能力。第二,教师必须认识低学力儿童摆脱低学力的逻辑。教师一般以为,低学力儿童的转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但事实上,低学力儿童是可以突然在某个时间点上摆脱低学力状态的。‘学力’并不是自下而上地堆积起来的,而是需要从一定的高度加以引领。以往的未知经验的积淀将会产生出新的意义关系。不管怎样,低学力儿童也必须挑战‘冲刺与挑战的学习’。”(《学校》第41页)

“实际上,持续地挑战学习的儿童(学生),即便家庭垮掉了,朋友垮掉了,自身也绝不会垮掉。反之,逃学的儿童(学生)会轻而易举地崩溃下来,得不到老师、家长、朋友、社会的信任,甚至连自己也对自身的可能性感到绝望。郁积起来的劣等感、不满与愤怒形成了难以排解的心结,动辄我行我素、为所欲为、愤世嫉俗,为害人害己的冲动所支配。”(《学校》第61页)

 “儿童存在的问题是严重的,不是单纯地靠教师的‘关爱’就能够解决的。这是需要每一个儿童自身去挑战‘学习’,借助‘合作学习’相互激励,从而跨越现实的苦难。”(《学校》第118页)

在高度上加以引领,在挑战中让低学力的孩子的柔弱如一团棉絮的心强大如一个帝国,跨越现实的苦难,就是我们教育的成功。生命,需要一种高度。为师者,就要让这种高度真实,可触摸。与诸好共勉。


我读“佐藤学” ——那一处迷人的风景_第4张图片

众“生”平等,是一种态度


“追求‘好的教学’的教师往往通过串联‘好的发言’来组织教学,其结果是将儿童的思考区分为‘好的’和‘不好的’。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力,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教师》第74页)

“只有认为每个学生的思考或挫折都是了不起的,并且认真倾听每个儿童的低语或沉默,才能获得教学的立足点。所以,创造性的教师总是能够接受儿童的多样性和教材的发展性。”(《教师》第74页)

“信赖每一位儿童,不但适合是残障儿童的教育,而且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人的信任与尊重不是因为其资质好、能力强,而是要认识到人的脆弱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缺陷和弱点。正是由于儿童们是脆弱的,所以才充满了成长的可能性,他们是值得尊重的。”(《教师》第87页)

“为了使所有的儿童专注和挑战学习,学校就必须是舒适的,不但鼓励每个人的成功,而且强调要尊重每个人的挫折与失败,儿童相互倾听的关系就是从中生发出来的。”(《教师》第113页)

“在标榜‘学习共同体’的课堂里,则是反其道而行之,高举‘一切的差异,万岁!’的标语。我们所要求的‘学习的共同体’的形象,不是像同质的有机体结成板块密集的珊瑚那样的公社,而是每一个人的个性差异各自发挥其独特性、像课堂内外的人们交响的管弦乐团那样的乐队。这是因为,每一个人之间的差异正是学习的原动力,抹杀了差异的同一性的集团是不可能形成学习的。‘分化的学习’是每一个人的主体性在同均质化系统的龟裂中生成的‘自我探索’、‘结交伙伴’、‘建构世界’的实践。在这里,‘生存’、‘学习’和‘斗争’是同义的。通过这种‘分化的学习’的实践,学习的理论将摆脱心理学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框架,走向研究学习者主体的技法的主体政治学。”(《对话》第73页)

“一切的差异,万岁”真的让人感动。尚且记得罗素有云,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生命,因了斑斓多姿而美丽。每个孩子,对于我们为师者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应该是我们生命中最灿烂的宝,亲亲我的宝贝。不论孩子身份高低,学力深浅,容貌美丑……他们对于他们的父母而言,都是上天赐予的独一无二,对于为师者,也应如此。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我们的“敬亭山”,相看两不厌,这样,自然也就能有薛瑞萍师的心平气和,也就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了。


我读“佐藤学” ——那一处迷人的风景_第5张图片

有一种润泽,叫温柔自然


“在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受到尊重,每个人的学习都受到鼓励,产生了相互学习氛围的教室里,学生的身体都很放松,大家都能温和地、诚恳地进行交谈。一般来说,教师上课时总是要求学生大声地活泼地发言,而其实,在学生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谈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育自立、合作的学习者。因为在感到放心、安全的氛围中进行有意义的交流时,人们(当然包括学生)通常都是在思考的同时把自己的心声慢慢地讲出来的。”(《革命》第71页)

“在合作学习的课堂里,每一个儿童与教师一道奏响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交响曲。”(《教师》第9页)

“借助心心相印的交流,在交响的课堂里酿成相互倾听关系的润泽氛围。于是,柔和的声音与柔韧的身体促进着个体与个体的交流,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课堂提供了准备。”(《教师》第9页)

“教学是多种思考相互呼应的活动,同时也是对应每一个学生的活动。分组活动时,教师不必在教室里转来转去地踱步,而要走到需要帮助的学生的课桌前,倾听他的想法和了解他的思想。教师常常爱用‘大家’来称呼学生,但是,在教室里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的学生。即使在以教室中的全体学生为对象讲话时,也必须从心底里意识到,存在的是与每个学生个体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革命》第142页)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课堂上没有了安静。我们开始崇尚不自然的掌声,我们开始推崇骨子里渗着一股子媚劲的“棒棒你真棒”,我们开始被要求课堂一定要如同闹市,我们缺失了宁静,没有了从心底涌出来的赞美,我们模式化了。假大空、高大全的东西太多了,社会如此,课堂更如此。很难想象,这样走出来的学生,会是灵动的,会有一股子仙气儿,我想基本上都会是《人民日报》吧。佐藤学先生,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一股子神仙姐姐的味道,在安安静静、温温柔柔、自自然然中,生命拔节,人生花开。


 “在休的学习论中,学习的最大要件是‘谦恭’(modestia),‘谦恭’是指待人接物中的体贴入微的技法。‘谦恭’(modestia)是‘谦逊’(modesty)和‘体态’(mode)的语源,‘学习’是在体态中表现出来的。”(《对话》第371页)

“人的学习就是这样,越学越谦卑,越学越深沉,越学越知性,越学越安宁。‘学习共同体’的公共空间是倾听他者声音的‘倾听教育学’的空间;是每一个人的思考与情感的细微差异得以相互回响的低声细语的‘交响空间’。”(《教师》第142页)

这种状态,真美。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佐藤学先生给了我一扇门,让我观看到了门那边的风景,内心痒痒的,若小猫爪子轻轻搔弄,情不知所止。推开那扇门,我要努力。


“每一个学生凭借身体体验到的时间是包含了高潮、低迷和中断的曲折起伏的时间,是一种回顾过去、放飞未来、流连现今的循环往复的时间。”(《对话》第68页)

当生命中有了这种润泽的时候,课堂里时间也就变得不太一样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我期待我自己的实践。


我读“佐藤学” ——那一处迷人的风景_第6张图片

尾声:几点疑问,就教于方家


“在教室里,凡有不好好听别人发言的学生,肯定有不认真地倾听每个学生的一言一辞的教师。”(《革命》第73页第12行)

在下觉得,这个句子有点儿过于武断,颇有一棒子打死所有人之感。不知此处是佐藤学先生原文如此还是翻译之故。此句字词应再斟酌。


“‘合作学习关系’是以若无其事的温存结成的关系,而不是横生枝节而形成的‘合作教授关系’。‘合作学习关系’是当儿童遇到困惑或困难,请求援助询问‘喂,这儿,怎么办’之际,其他学生回应这种请求的关系。这种关系要求在课堂里确立两种伦理。其一,倘若不理解或是困惑的场合,向伙伴询问‘喂,这儿,怎么办’,作为课堂的逻辑确立下来。其二,当课堂的伙伴询问‘喂,这儿,怎么办’之际,即便教师正在进行讲解,也必定满怀诚意地满足伙伴的请求。这两个伦理,即便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也必须遵循。合作学习的课堂对于儿童而言是构筑关爱关系的一种伦理性实践。”(《教师》第8页第7行)

“当课堂的伙伴询问‘喂,这儿,怎么办’之际,即便教师正在进行讲解,也必定满怀诚意地满足伙伴的请求。”这种行为,在中国的课堂,应该是有点儿不尊师之嫌,望与方家讨论。


“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室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革命》第26页第5行)

“教室”应为“教师”,不知然否。


“‘学习’即是生存方式的哲学,同时也是学术论和艺术论。”(《对话》第398页倒数第6行)

“即”应为“既”,不知然否。


“佐藤学说,从‘勉强’转型为‘学习’是关乎日本学校教育体质的根本问题。”(《对话》第400页第10行)

“体质”应为“体制”,不知然否。


本次过关作业,至此结束。其中不当之处必定甚多,望多包涵。

就此罢笔。

2013年7月31日



说明:

本次作业所引原文的出处以“正文中以括号形式加注释”的方式说明,为了简便,故将书名进行缩写,其中,《革命》指《静悄悄的革命》,《教师》指《教师的挑战》,《学校》指《学校的挑战》,《对话》指《学习的快乐》,特此说明。

���2�9q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读“佐藤学” ——那一处迷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