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史话·第二辑(302)邲之战其二:打还是不打?这是一个问题

各怀鬼胎


听闻先毂擅自渡河的消息,荀林父竟然六神无主,不知如何应对。他的弟弟下军大夫荀首说道:“先毂恐怕要出事了!一支孤军离开大部队擅自行动,一旦遇到敌人,就必然会陷入凶险境地,非败不可。”

荀首如此说,荀林父怎么可能不知道,然而他此时所忧虑的是究竟要不要出兵接应先毂。如果不接应,先毂孤军深入,一旦遇到楚军,生死便难以预料。先毂是中军副帅,是晋国内阁的二号人物,如果他落入敌手,对于晋国来说就是莫大的耻辱。尽管这是因为先毂不听调令造成的,自己作为中军主帅,对于此事也是难辞其咎。

假如要率军渡河前去接应先毂,以自己目前对三军的掌控能力,胜负也是难以预料。假如因此战败,所带来的损失要远比损失先毂所部要更大。这种情形之下,究竟是选择止损,放任先毂与楚军接触,还是豁出命去全军出动,对于荀林父来说是一个极为艰难的选择。

正当荀林父逡巡不决的时候,时任三军司马的韩厥就劝荀林父赶紧命令三军渡河,他说:“如果先毂所部被楚军打败,造成的结果是丧师辱国,失去诸侯的拥护,虽是先毂的过失,但你作为中军统帅,也难辞其咎。倒不如让三军渡河,往好的想,你解救了先毂,算是大功一件。即便是不幸与楚军相遇,交战失利,可能的结果无非也是丧师辱国,但这时情况可就不同了,因为三军统帅都需要为此负责。六人共担责任,和你一个人独自承担过失,哪个对你更有利呢?”

荀林父原本只是顾虑战事的胜败,害怕三军渡河会使晋军造成更大的损失,只是在止损与否的问题上犹豫踌躇,听了韩厥的话算是倒吸了一口冷气:“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些呢?还好有你提醒,要不然我就真栽在这件事上了!”于是急忙下令渡河,驻扎在敖、鄗之间(河南荥阳北)驻扎。

晋军渡河的时候,楚庄王正帅军北上驻扎在郔地,全军到黄河岸边祭祀先祖,这也是历代楚王的一个心愿。楚国自厉王上王号以来,一直都图谋北上中原以称霸,楚人历经数代,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其奋斗的历程可谓艰辛。到楚成王时,楚国开始与中原诸侯接触,然而不幸的是,楚国的触角刚刚伸到郑国,就被崛起称霸的齐桓公挡了回去。

到齐桓公去世,宋襄公图霸,楚成王泓水一战击败宋国,使得中原诸侯惊惧。此时的楚国连服郑、鲁、卫、陈、蔡等国,声势浩大,本有称霸的机会,可谁料想半路又杀出一个晋文公,使得楚国的霸业再次功败垂成。城濮战后,楚国又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雨,才终于在楚庄王的手中,实现了饮马黄河的愿望,这是多么艰辛和不易。

打还是不打?这是一个问题


楚庄王原本的打算,是在黄河边祭祀先祖之后就撤兵回国的,毕竟围攻郑国的战役打的太辛苦。楚国围攻郑国先后用了近四个月的时间,期间付出的代价也是极为惨痛的。再加上去年伐陈一役,此时的楚国连年征战,也是士卒疲惫,械用不足,急需休整,因此并不想与晋国太早接触。可是不期想原本驻足不前的晋军尽然全数渡过了黄河,有意要与楚国展开决战,让疲惫困乏的楚军都踌躇不决。

楚庄王有意避开晋军,因此下令撤军,而他的宠臣伍参却坐不住了,就一再向庄王表示要与晋军决战。时任令尹孙叔敖说:“你想打仗是没错,我们也刚刚打了围陈围郑的战争,这不都是在打仗吗?现在士卒疲惫,军心思归,真要跟晋国打起来,你能保证我们就一定会取胜?假如打不赢的话你的肉够大家吃吗?”

伍参反唇相讥说:“就算是战事不利,也是你孙叔敖无谋。到那个时候,我的肉会被晋国人吃了,也轮不到你啊!”孙叔敖知道他是王的男人,不想跟他有太多争辩,回头就下令全军南撤。

伍参随着大军,越是撤退心里越着急,总觉得这么好的机会还是不要错过的好。于是他就私下里去找庄王,说:“晋国的六卿都是新人,他们对于政令都还不熟悉,而且内部不和。而且晋军次帅先毂刚愎不仁,根本不听荀林父的命令。这三个将军,因为想上位没有得逞,对于主帅也有很大的意见,众人各执己见,意见不合,军士们都不知道该听谁的。就这么乱哄哄的局面,他们肯定赢不了!”

伍参所说的三个将军,指的就是先毂、赵同、赵括三人。其中先毂意欲要得到的是取代荀林父的正卿之位,因此处处跟荀林父唱反调。赵同和赵括则是因为没能挤进六卿的行列,只是因为其他家族妥协,增设了三军大夫,才让自己勉强进入了决策圈,但依旧心怀不满。他们未必不知道与楚军交战的凶险,但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故意与执政者作对,这就扰乱了晋军的协同作战。

伍参对此所做的评价是极为中肯的,但是他的目光也只投射到了晋军的六卿六大夫的身上。六卿六大夫就算是再闹腾,他们也会对战争的进展慎重对待,其虽然与主将不和一心主战,但最终的目的还是要保证军队取胜,以维护和增进自己的地位。真正让晋军陷入危难的,是两个并不在六卿六大夫之列的人,魏锜和赵旃。

晋成公从成周归国继位之后,确立了假公族制度,晋景公继位后依然实行这项政策。晋国的大多数世家大族都先后得到了公族的称号,唯独魏锜求公族大夫而不得。而赵旃则是与赵同赵括相同,也是求卿未得,甚至连三军大夫的职位都没捞到。这两人对现在的内阁组成很是不满,因此他们不仅主战,而且还希望晋国能够败给楚国,因此在后来的战事中胡乱搅局,使得晋军陷入了被动。

伍参所分析的这些,楚庄王未必不知,他也有过考虑。但是这毕竟是两军交战,他依旧担心万一有个闪失,再次败给晋国,自己这些年来的努力就全白费了,楚国就还得退回江汉流域等待新的机会。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也许自己就等不到楚国称霸的那一天了,因此需要格外慎重。

可最终楚庄王还是同意回军北上,因为伍参又接着说道:“最重要的,他们六卿都是臣子,而您贵为君主,以君主之尊来躲避他们的臣子,你们老熊家的脸面还往哪儿搁?”这句话将楚庄王彻底激怒了,北上驻扎在管地(郑州北)与晋军对峙。

你可能感兴趣的:(晋国史话·第二辑(302)邲之战其二:打还是不打?这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