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又来了,撮合的爱情你要不要?

刚刚在网上闲逛,看到一条八卦新闻,说是台湾艺人陈美凤说,她曾帮忙牵线林心如与言承旭,撮合他们俩做情侣,但“做媒嘛没做成”,因为林心如和言承旭没能擦出火花……

春节又来了,撮合的爱情你要不要?_第1张图片

看到这样的新闻,难免会心一笑。在中国的传统生活中,如此热心的女子,如此去撮合的情侣和婚姻不在少数。长辈也好,朋友也罢,有时候来了“善心”,自认为某某两人合适,便安排各种机缘,要撮合他们。就算是当下年轻人中,也不免有热心肠撮合朋友的。自然喽,还有一个多月,就是春节了。大概有人心里又在打鼓了,将要面对亲友们的问题“结婚了吗?没结?有对象了没?我给你介绍一个吧?”对,他们又要撮合你们了。

相信但凡年轻人,对这个春节期间的“撮合”,有时候又不得不去见一见,但总是心存逆反,不愿意诚心面对。所以每每大假一过,还是单身一条。其实在我看来,大可不必如此。找到真爱,认识的过程真的那么重要吗?其实吧,自由婚恋是最值得推崇的,但也不要其他的婚恋方式和状态便是“万恶”的,“经营”得好,就算是乡下媒婆介绍的对象,也可以一辈子过得快乐。

有无数人问过:“爱情到底是什么?”实际上没人能回答。但是,大多数人都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尤其对那种浪漫、热烈的爱情充满幻想。而对于那些传统的婚恋模式则嗤之以鼻,甚至刻意抵触。想起五四前后时髦的“离婚潮”,几乎每一个自诩革命的男女,都迫不急待地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爱人离婚,以此标榜婚恋自由,而完全不管两人到底有没有真感情。在1950年代,新政权宣布废除包办婚姻后,彻底暴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离婚潮——共发生了110多万件离婚案。这当然是婚恋观念上的一次革命和进步,可是我们无法排除当年一些人“为自由”而走上的“伪自由”歧途。

这是一种可怕的婚恋观。自由的婚恋当然是不可置疑的。但是,对于一对夫妻来说,实在没必要在相识方式上耿耿于怀,朋友介绍、媒人撮合、网络相恋、酒吧相识、在微博上@来@去,微信朋友圈……不过都是人与人相识相知的一个途径和方式而已。最重要的是如何经营现在婚姻,发现彼此的关爱。前几年,不是还流行相亲,流行“新包办婚姻”吗?或者可以这样说,所有的婚恋方式,其实都有其中的妙处。

国学大师季羡林和妻子彭德华的结婚,便是十八岁时的媒妁之言,是叔叔送给他的一个“成人大礼”,且目的完全是为了传宗接代。一个是国学大师,一个只念过小学,没有任何共同语言,夫妻俩却相濡以沫恩爱无比地度过一生。季老对妻子的评价更是极高——“上对公婆,她真正尽上了孝道;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应做的一切;中对丈夫,她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绝对爱护。她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孝顺媳妇、贤妻良母。”这其实是另一种夫妻之道。季羡林在哥廷根期间,曾有过一段感人的恋情,可他克制了。而在自己这段毫无爱情可言的婚姻中,他却能看到其中的妙处,并充满眷恋,原因就是他总能看到妻子的长处,感觉到妻子给自己和家庭带来幸福。大师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但却有给我们必要的提醒和启示。

退一万步说,如果你没有时间在去解决自己的婚恋问题,抱着建设性的想法去见一见长辈和朋友撮合的对象,也能发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开始某一种可能。坦然面对撮合,并不等于无条件接受撮合。其实答案很简单,你要选的是人,不是选认识对方的场所和方式。

以前在采访中遇到过一个女子,就是因为对媒灼之言的婚姻不满意,为了抵触而抵触,为了反叛而反叛。她说:“我家在农村,是媒妁之言……”总之,她认为这场婚姻是没有浪漫的,所以心有不甘。终于有一天,她遇上了一个浪漫的男人,给了她爱情的男人。可是,那却是一个骗子,骗走了她和丈夫不多的存款后,悄悄地消失了。最后,四处疯狂寻找她,并原谅接纳她的,偏偏就是那个媒灼之言得来的丈夫。她扑进他怀里,两人抱头痛哭……

实际上,在这个父母之命不再有效的时代,“撮合”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灼之言。“自由婚恋”的含义,绝不是说爱情和婚姻必须要有那些“花里胡哨”,而是说,世间的男女,有自由相识相爱,自由、主动地经营婚姻的权利和义务。我国法律对婚姻自由的定义是:“指婚姻当事人享有自主决定自己婚姻的权利。婚姻当事人基于法律规定和本人意志,自主决定自己的婚姻问题,不受他人的非法干涉。”主动经营婚姻、发现幸福,也是婚恋自由的一种。

婚恋的本质是感情互动和用心经营,而不是刻意去摒弃某一种相识的机缘。否则,那不是矫情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春节又来了,撮合的爱情你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