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爱笑】D42“大人关心的事,孩子们也会跟着关心。”

【小鱼爱笑】20170208《幸福的种子》D2学而思:第二章,插画和想象力(上)。“通常大人关心的事,孩子们也会跟着关心。”“好作品看得愈多,眼光就会愈敏锐。”今天的带读我最关心的就是浸润孩子辨别美好事物的能力。一直认为自己没有美感,后一句话给我很大的动力。

学而思的文章《永不过时的设计——日本儿童杂志《儿童之国》》,打开之后,便匆匆的看字,图片略略的看看,感觉确实很喜欢,然后就接着匆匆的去翻下面的字。忽然我就停了下来,好像是因为有一副画我看了一眼但是没看出来画的是什么吧,具体想不清了,就是我突然就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我这么着急?为什么就不能静下心来欣赏一幅画呢?”细想想,是我的目标是看看这篇文章写的什么,然后还有脑子里其他的压力,比如想早点写完学而思。还有就是看文字早已成为我的习惯(想起现在看中文电影都习惯性的看字幕是什么情况?),而没有用心读过图。给孩子们讲绘本,更多的精力也是在文字上,图画我也是大概看看的,在绘本表达营上,彭彭老师分析《坐巴士》那本书,在她拿出梦境那副画面来讲之前,我真的没有仔细看那画面都画了些什么,所以当然也没有意识到那是梦境。那么,“大人关心什么,孩子们也会跟着关心。”我更关注文字,孩子就更关注故事内容吧。确实,很多绘本讲过之后,就被我们放在一边没有再拿起来过,除了故事特别有趣和喜欢的。然而,像《坐巴士》《走进生命花园》这样的绘本,在彭彭讲过之后,我立马深深的被吸引了。所以,有太多好东西是我看不到。既然是可以后天提高的,那就多努力一点吧。

于是,原本可能5分钟看完的文章,我看了将近一个小时。我认真地去看每一幅画,看武井武雄插画里的小小细节,那么有趣,忍不住的去猜想它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本田庄太郎描述生活场景的插画,感受到自然的美好。而看到有些小小的细节,我竟然不自觉的微笑了。

书中有段话“图画书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更深刻的感受到许多事物。这些事物我们常常不经意地看到、感受到、注意到,而且感兴趣,但是却没有真正用心去体会。”是的,就是“感受”被忽略,并且”没有真正用心去体会”。

然后就是我在生活中如何做呢?想了几个点子,首先的当然还是绘本,“图画书的画,具备超乎一般人想象的重大意义。”更加觉得图画书太好了。本来孩子大了,想更多的过渡到桥梁书了,现在想想还是趁她们对图画书感兴趣多多浸润。不同的是,以后再看的时候要多看画,仔细看。想起那时候彭彭教的如果原文看完一遍,孩子不再想看怎么办,“我觉得刚才那页特别有意思,我再细细看看”,当时用这个方法,确实带着孩子聊了几幅画面。还要多学些这样的好方法。自己主动关心,让孩子跟着关心。

其实孩子越小的时候,越容易跟着关心,就是越容易受家长的影响。如今孩子慢慢的大了,我真的开始感受到那种“目送”的感觉,孩子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我觉得好的她未必理睬的。今天学而思文章后面还有个小故事,说一个8岁的小孩在爸爸对他挑选冰激凌的口味提出异议时说“你过你的生活,我过我的生活”,就是这样,其实也挺好。或许是我对自己的无知过多的遗憾吧,或许是仍然对自己和孩子没有足够的信心吗?想想也不全是,我希望在我依然陪伴孩子们的这些日子里,能尽可能的做到更好,如彭彭所说的那样“动待花开”“长期浸润,耐心钻研,有技巧有步骤的培养训练”。以前有很多遗憾,现在知道的更多了,为什么不更加努力的去做呢。努力让幸福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深深地扎下根。不由想起一首诗“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并有智慧区别两者的不同”。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鱼爱笑】D42“大人关心的事,孩子们也会跟着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