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巧为径,你的苦可能只是效率低下

以前读书学习,总觉得应该下一番苦功夫,笨功夫,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去啃一本本书,一门门课程。只要功夫下到,就肯定能够成功,但是没有想到,是不是功夫下到也可能死。因为自己的方法不对,效率不高,不过只是在苦哈哈地讨生活,而不肯从术的直接操作,上升到有更好的方法,更快捷,更有效的技巧来做。甚至上升到合势而做,不然我们到达楼顶的时候,只是说我从一楼做俯卧撑到的,或者我从一楼撞墙到的,其实,我们就是站在电梯上,躺着成功登顶的,这就是更高的学习和思维的境界。

-1-

举个例子,我们做自媒体运营可能需要五项核心能力,内容运营、客户运营、产品运营、活动运营、社群运营。

普通人的做法是:花100分的时间,在第1个技能上,力争做到100分水平,再转到第2个技能上,这样想通过把每一个技能都做扎实,做到100分,我们花了500分的时间提升了500分的能力,然后感觉信心满满。

如果换一个思路呢,高手做法是:花50分时间,把第1个技能提到80分;再花50分时间,把第2个技能提到80分。同样道理,我们花了250分的时间,获得了400分的能力。余下的时间,我们可以提升组合效率,去深入实践,将整体的效率在快速迭代优化的基础上提升,那么同样是用500分的时间,可能你的收获是800分-1000分的效果。

这就是组织优化得到的效果。

-2-

再说说体系化思考学习的重要性。

我们在一个社群中,大家每天阅读当天的社经要闻,然后写自己的思考,这个任务对我来说每天都是煎熬,因为我每天要浏览大量的信息,才感觉有一个好的选题。一直觉得是每天比较沉重的负担,并且往往写得也没有很深刻,感觉也没有与工作产生链接,没有任何促进。

直到有一个,我感觉豁然开朗了。在一次线上交流时,一位小伙伴说了她的故事。她说每天的写作已经成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是她每天最乐意做的事情。因为她已经搭建了自己的学习框架,每天的学习不过是丰富框架中的每个小部分,每个模块而已。她说自己是做银行业的,那么就需要研究资产管理的新规,这一个月就会针对性地阅读相关的政策,进行梳理提炼,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样,需要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那么就把竞争对手公开信息都搜集过来,做个横向对比,成本、速动比、流动比、利润率、营收等各个项目一比较,基本上就有了判断,哪家银行在运营上效率高,哪家在管理上方法好,数据都告诉你了,你再去沿着这个方向深入地挖去就可以了。同样到,还有世界经济、国家宏观经济等等,都是划好的知识地图上的一部分。她的学习成了知识能力拼图,每天因为明确,所以高效。

这就是充分利用了系统化思维的学习方法,与我的碎片化,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学习方法,高下立判。

-3-

我们还要善于借助资源,顺势而为。

我刚刚入职一个职业培训机构,自己的工作通过组织优化,从几个人做一周,变成了我一个人做2天,所以节省下了大量的时间,我就琢磨能做些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呢?

经过了解,公司在10年的培训过程中,沉淀了300多节课程视频,一年年的沉淀,以前的课程就沉默了,丧失了价值。我就突发奇想,能否把这300多节课的讲稿我给整理出来呢,这样的话,我对这个培训行业有了一个全方位立体认识,另一方面也发挥了知识的价值。

其实,个人提升无非就是跟人学、跟事学、跟网学、跟书学,我们的培训本来就是在网络上的,这些讲课的老师很多是公司的员工,一些外聘的老师也和公司关系密切,我有了问题是可以随时跟他们交流的。这些老师的课程,可想是他们读了多少书,经了多少事儿才凝练出来的,把这件事儿做好,我岂不是站在一堆牛人的肩膀上成长吗。想起来就兴奋,仿佛找到了我来此公司的意义所在。

想到了干什么,接着是怎么干。难道,我要一门门课程听,边听边做笔记吗?我试着这样做,一个8分钟的课程,我做了一个上午,当然其中还有工作上其他事情需要应酬。总体效率是极低的。

重新思考,系统化思考,从外部资源进行思考。这些课程都有课件,为什么不找到课件先把它转化成文字版,然后听课程进行修订呢?这样节省一半的时间。课件需要找另外一个部门对接,我就先跟领导汇报,争取领导的支持呗。我想任何领导也不会觉得下属这样玩命地去做内容整理的事情是不行的,当然应给的支持给到位。

获得了课件资源,我又开始思考,有没有更优化的技术,直接把音频转为文字,我对照着课件和转化的文字,双向修订,这不是又节省下来一半的时间。当然,现代技术发展的时代,只需要花费一点钱,这个技术是相当成熟的。

-4-

这两天跟一个兄弟交流学习成长的事情,这个兄弟是研究过职业发展规划的,相当有成就,我们交流了一些一致的看法。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种“佛系人”或者叫“内修派”。这种价值体系,会让一个人一条路走到黑,到你六七十岁再出成绩,典型如太极高手,但它跟商业世界的游戏规则是格格不入的。甚至是违背的,商业世界,是一个迭代的世界,一个快速变现的世界,一个讲究资源整合的世界,一个不断创新、不断整合、不断向外探索的世界,尤其是互联网和媒体运营,内修者,如果一门心思规避资源,闭门造车,那么前半生是注定清苦而无为的。更多的嘛,内心是清苦的,但是世界却是现实而特质的,特别是老婆孩子带来的物质要求,让他们成为夹心层。

其实想想,我以前走的就是这种佛系路线,经过这几件事情,我突然明白了,其实我的成长为什么非要是渐进的呢,为什么不提高成长曲线的斜率,变成指数曲线呢?

原来以前的所谓努力,只是进行了低效率的苦工而已,需要下苦工,但是如果利用好资源,利用好各方面的利益诉求,顺势而为,借助更加先进的工具,指数级成长是可以实现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山有路巧为径,你的苦可能只是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