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的哲学基础”导论与第一章学习体会

       用一天时间看了万老师推荐的“教育的哲学基础”中的导引与第一章,确实感到非常受启发。哲学说到底就是研究物质与精神的相互关系,是对真理的恒久探寻。哲学主要研究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形而上学——研究终极问题,认识论——研究知识的方法、结构及有效性问题,逻辑学——研究推理的规则和技巧问题,价值论——思考行为的判断、正当或谬误及原则问题。哲学思考的问题:个体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美好社会的性质、教育的目的以及词语与概念的意义等。从根本意义上讲,以前如此,现在与未来也是如此,无非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而已。而教育哲学作为哲学研究的有机部分,研究它的意义也就非常重要。因为教育既是人类求生存的需要,也是提高闲暇生活质量以及改进社会、发展文化的需要,教育总是与文明的发展紧密相连。虽然从哲学的视角审视教育并非易事,也是一件充满挑战性的事情,但作为教育者,用哲学思想审视当下的教育问题,明白为什么教育,教育是什么,教育怎么做的问题,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因为这些都是教育研究的本原问题。

        从故到今,先哲们对哲学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而且具体,虽然其中的一些思想在后现代社会需要不断发展,但其中一些重要的原则仍然对现在的教育有非常直接的参考与借鉴价值。比如理念论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比如罗伊斯认为,思想在本质上是行动的目的或计划,并且只有在把它们付诸实践时才能发现思想的实现。充分说明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说明了反思的价值等等,柏拉图关于部分与整体或个体自我与社会共生的关系,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富有指导意义。理念论总体强调人类的精神与心灵价值,指出教育的目的应该被引向对真理的追寻,伴随其中的就是对受教育者品格的发展。特别指出,追求智慧本身事来源于道德信念,一个人的德行来自于思考和先思后行。而好的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下面结合康德的“论教育”,特别谈一下孩子的品德培养问题。

      康德认为道德培养必须以某种准则而非规训为基础。如果说规训只是为了防止越轨,那么准则就是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塑造。因为道德是神圣和崇高的,不能把它降格为规训的层次。因此,教育应尽早让学生灌输“好”与“坏”的标准,儿童服从的应是主体性的法则;若学生犯了错误,就必须要接受惩罚,但只能针对过错实施,而不能扩大化。要让儿童明白,一旦自己定下规矩,就要认真执行。另外,对于惩罚一般采用道德性惩罚,身体性惩罚可以作为适当补充,但一定要慎重运用,因为一旦滥用的话,一来这样不能造就儿童的良好品格,二来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奴性。

       而对于目前教育过程中的一些过多过滥的赏识教育。康德也非常明确的指出,教育中奖赏的做法要慎重,否则可能让儿童变得自私,并且由此产生一种功利性。而对于孩子的服从,要分儿童与青少年加以区分。因为,儿童服从本能,而成长中的少年服从于义务的规则,服从于理性的召唤。羞耻观念不能介绍给儿童,因为只有青少年在尊重这一观念在心中生根之后才能找到它的位置。所以,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一视同仁在儿童教育中至关重要,教师的不良情绪也不能直接宣泄给孩子,因为儿童仅会把它看做是他人情绪的结果,而非其他,因此这样的教育根本没有意义。

       对于学生合群的品格培养。康德提出教师一定一视同仁,因为教育生长的依据应是孩子的品格,而不是天赋。培养孩子应与他们的年龄相符,不要让他们提早学做成年人,一个早熟的孩子不会成长为一个真正有见地的,具有开明思想的成人。故此,无论家长还是老师,要切实做好孩子的表率。概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既可以巩固良好的教导,也能将其摧毁。另外,康德严肃指出,儿童应该心胸坦荡,目光应该像阳光一样明朗。因此,要给予学生在学校严格控制下的欢快的心灵以自由,否则,他就容易熄灭。因此,要让学生有自然的活力,学校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应该是大力践行的。

       以上灼见,确实给当下的教育以极大的反思,为什么我们非常重视孩子的品德,但实际效果那么差,还不断培养出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难道仅仅把责任推卸给转型的社会,推卸给浮躁的思想?我想,作为每一个教育者,认真反思我们的教育思想,思考我们的培养目标,细致审视我们的教育行为,确实势在必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教育的哲学基础”导论与第一章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