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生就场豪赌,有人从出生起就拿着高额砝码,有人一无所有,只能拿时间和心力典当;有人贵为“天之骄子”,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尽享荣华,有人手握烂牌,是输是赢端看自身造化……
1900年正月初五,狭小而拥挤的贫民屋里一片忙乱纷杂。伴随着一声婴儿啼哭,小小的董竹君终于降生于世。
父亲拉黄包车,母亲在富人家做佣人,董竹君的出身并不高。但好在,她有一对疼爱她的父母,哪怕省吃俭用也愿意供她上私塾。
13岁前,董竹君的生活平静而温馨,纵使没有泼天富贵,但依旧有一方被庇佑的小天地;
13岁后,家中遭变,母亲被辞退,父亲染上伤寒;在巨额医药费的重担下,董竹君不得不咽下眼泪,去堂子里做一个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
命运是个玩弄棋局的好手,喜欢把人逼到墙角,将她一军,再看她如何翻盘。
董竹君用三年青春换了300块大洋,就这样来到了灯红酒绿、散发着浓厚脂粉气的大染缸。
在堂子里,她每天迎来送往,以歌喉取悦达官贵人。她长得美,歌声好听,很快成为了红牌。但她不开心。
她不愿意每天穿金戴银,在销金窟里纸醉金迷;她更不愿意,明明内心委屈到死,还要假装开心,在众人面前陪笑。
年少的董竹君恰如一管绿竹,尽管不得已在欢场周旋,但依旧清雅如初,眉眼间尽是坚毅之色。她不想做堂子的摇钱树,像饭桌上的佳肴一样供人品评赏玩。
她是属于自己的人,活生生的人。
02
董竹君的爱情像一个童话。
14岁那年,她遇到了夏之时。夏之时仪表不凡,24岁便身居高位,担任四川副都督兼蜀军总司令。难得的是,夏之时性格豪爽,待她细致,还是人人称赞的辛亥英雄。
于董竹君而言,夏之时是她轰轰烈烈的初恋,是她灰暗日子里的一束光;而于夏之时而言,董竹君是温柔小意、品貌不俗的“解语花”。
夏之时想带董竹君离开青楼,但遭到了拒绝。
这个执着坚毅的小女子,从不愿意被人看轻,哪怕赎身,也不想靠别人。
她说:
“我自己会想办法逃出去,不用你花钱。以后我和你做了夫妻,你一旦不高兴的时候,也许会说,‘你有什么稀奇的呀!你是我拿钱买来的!’”
接着她提出了要求:1、坚决不做小老婆;2、婚后要带她到日本留学。
夏之时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呢?彼时彼刻,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佳人已足够令他倾倒。
董竹君果真凭着聪明,在灌醉看守后,卸下珠翠钗环,一身素衣逃出青楼,奔向夏之时。她的身后,是一座珠光宝气,镶着金边的巨大牢笼;而她的身前,是前程未定,但坦荡自由的光明大道。
她没有反骨,但有傲骨;她不想做提线木偶,只愿意奔赴自由,哪怕粉身碎骨。
董竹君跟着夏之时一起东渡日本,随后嫁给了心中的良人。那一年,她15岁。
03
可生活永远不像童话那么简单,英雄美人的故事结局,也许是情谊由浓转淡,终成陌路殊途。
婚后,夏之时的直男癌本性暴露无遗。留学期间,他不准董竹君和外界有太多接触,只帮她请了家庭教师。
夏之时因为公务要去四川,临行前给了董竹君一把枪,强调说,如果董竹君做了对不起他的事,就用枪自杀。甚至,夏之时还急招弟弟来陪嫂子读书,目的是监视她的一举一动,防止她红杏出墙。
董竹君当然不舒服,后来她在自传中这样写道:
“我从窗前回过身来,正对着穿衣镜,镜中一位少女亭亭玉立,双目炯炯。雪白、细嫩、红润的皮肤多么美呀!但你的神情又多么烦闷不悦呀!你的丈夫并非是理想中的那个多情温柔的英雄,而是一位严厉的师长,君须怜我,我怜君!”
她心中的英雄形象就这样坍塌了。
从日本回来后,夏之时被免去职务。事业的挫败让他变得日渐暴躁消沉,还染上了吸烟赌博的恶习。眼看着一个顶天立地的有志青年堕入深渊,那个人还是她最亲最爱的丈夫,董竹君的内心无奈而痛苦。
那个曾令她心心念念的良人变了,在一次大吵时,夏之时甚至抡起菜刀要砍她。
而更令董竹君崩溃的是,夏之时满脑子都是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他反对将四个女儿送去读书,觉得女人就该相夫教子,读再多书也是浪费。
夫妻之间,最可怕的就是三观不合。夏之时大概忘了,董竹君本来就不是甘于依附远松而活的菟丝花,多年前,她连赎身都不愿假他人之手。
多年过去了,董竹君早已从一个稚嫩、空有一身傲骨的小女孩变成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女人。
她顺利完成了日本的学业,她爱读书,有空就和孩子们一起阅读;
她开始创业,帮助穷人尤其是女性独立,开办了“富祥女子织袜厂”和出租黄包车的“飞鹰公司”;
……
她以极大热情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但在夏之时看来,她不过就是一个抛头露面、不守妇道的罪人。
一面向阳,一面背阴;一面生气勃勃,一面暮气沉沉,分道扬镳实属必然。
04
董竹君和夏之时正式提了离婚。
前路如迷雾般飘忽不定,此时的董竹君已经不再年轻,她还有一对父母和4个女儿需要照顾。夏之时轻蔑地对她说:“如果你能带着孩子活下去,我手板心煎鱼给你吃!”
她不相信,如果命运没有给她最好的安排,那就自己创造。
在经历无数的挫败后,一次机缘巧合,董竹君创办了锦江川菜馆。从菜品到装修,从人员到管理,她咬紧牙关,凡事亲力亲为。
锦江火了,无数军政要客、商业大亨都成了座上之宾(包括杜月笙、黄金荣等人)。她游走于黑白两道,大力发展事业的同时,还积极支持革命,为抗日捐款捐物。
董竹君说: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
出身卑微,被卖青楼,遇人不淑,离婚出走,董竹君的一生布满坎坷艰辛。但她身上的那股劲儿却从来没有因为际遇和时局而有所消减,从头到尾,她靠的就是自己。
她让人坚信:活出自我,静待美好,这才是身而为人最大的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