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们所经历的岁月都不是虚度

愿我们所经历的岁月都不是虚度,未来能更游刃有余。

——陈果

我也是被网上那个关于孤独与寂寞的视频吸引过来关注陈果老师的,先买一本《好的孤独》试读,花了很多天,中间断过几天。翻到最后一页时我最大的感受是——终于看完了!另外还证实了一个道理,就是读书不要中断,一旦断了除非重新开始,否则很难读完。

这是一本人生哲学类的书,看的时候真的很枯燥,感觉没什么看头又觉得每一句都是生活的道理,每一个道理又吸引着你往下看她下一个要说的是什么道理。经常会看着看着走神,不是想自己的心思,而是突然一下就想到她怎么写到了这里,是由什么过渡而来,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往下写,我又是怎么读到了这里。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又似乎一切都没有来由,这种感觉很奇妙。

书的名字叫《好的孤独》,确实,我对这本书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孤独和寂寞的阐述。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孤独和寂寞这两个词,没想到孤独和寂寞能分的这么清楚,界限分明。我又在想,孤独是什么?除了书上的描述,孤独是不是可以分的再细一点,最后做出一个树状图。我刚刚感受到的孤独是两代人之间的隔阂,是相互不能理解的孤独,我竭尽全力的去解释,他反反复复去重述他的理解,都在自说自话,没有交集。这种孤独似是与书中的孤独不同,这种孤独是来自于自身,又不完全源于自身。或许这是孤独与寂寞的联系,是由孤独到寂寞的过渡,对对方的理解与对自己观点的理解不在一个层面,内心感到委屈而又无可为。

那么好的孤独又是什么样的孤独呢?摘抄书中的一段话:孤独是自得其乐的独处,是自成体系的完整。那是一种将散轶于外部事物之中的眼光赢回内心世界的专心致志,那是一份心境和平的自己自足,清明安和而无所求的精神圆融。而寂寞是无可慰藉的空虚,是急于冲破的樊笼,生鲜其中的人往往不知道做些什么好,做什么都沉静不进去,都打不起精神,都不快乐。那是一种一种无所适从的自厌,那是自我内心之火熄灭时的憔悴沮丧。

我的理解是,孤独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精神境界,寂寞是可遇但不愿遇的落寞情绪。不是每个寂寞的人都可以称他孤独,也不是每个孤独的人都是寂寞的,寂寞赶不上孤独的趟子,孤独比寂寞更高一层。孤独的人他只是外表上看起来是一个人,而他的内心是处于“心远地自偏”的状态,对他来说一个人不叫“孤单”,叫“独处”,他是享受这一个人的时光的,甚至格外珍惜这样的时光。而寂寞又是另一种状态,有句话叫“寂寞难耐”,寂寞这种状态是难熬的,可以说达到一定程度的寂寞是一种煎熬,是一个人对于自身精神状态的折磨,像是拿外界的喧闹来惩罚自己是一个人。寂寞是一种匮乏状态,是对知识的匮乏,是对自身认识的匮乏,对生活理解的匮乏。寂寞是一种贪婪,是对人群的贪婪,对物质的贪婪,对可望而不可即之事的贪婪。

除了“孤独”与“寂寞”,书中还阐述了很多道理,就是挺意外,你明明知道她写的都是大白话,但你就是觉得“哇好有道理”,果然是哲学!在阐述道理的时候老师还举了很多例子来佐证,我特别喜欢其中的两个例子。

两个例子都是小故事,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个小男孩问一个被领养的小女孩:“亲生的孩子和领养的孩子有什么差别?”小女孩回答:“妈妈说‘亲生的孩子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而领养的孩子是从妈妈心里出来的’。”

我被这段对话感动了好久,又是开小差般神游,想一想,是什么样的妈妈才能说出这样一番话呢?这简直就是天使的回答!如果换做我们自己,我们会给那么小个一个孩子怎样的回答,要怎么跟她解释这个问题,还是说直接跟她说“你长大就会明白了”?这句“从妈妈心里出来的”直接体现了妈妈的人格道德修养,是一个心中多么有爱的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啊!我被感动的同时体会到的是一种震惊!

另一个故事是一个小女孩和爸爸的故事,法国电影《然后》中的情节,女孩的妈妈即将离世,爸爸跟十岁的女儿开启的一场关于死亡的对话。(以下对话均取自《好的孤独》书中)

爸爸问女儿:“对于死亡,你知道什么?”

“我知道,在我们死后,我们被埋葬到泥土里,在地底下,有鼻涕虫,这些鼻涕虫把我们吃掉,然后我们不存在了。”女儿这样回答爸爸。

爸爸笑了笑:“是啊,科学上是这么说的。但是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你想让我告诉你吗?”

女儿说:“说吧。”

“我想,我们不会消失。”父亲不急不慢回答女儿,“当我们死后,我们不存在了,又或许我们会更好的存在着。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想吗?当你看见一艘船渐渐地消失在海面上……你见过船渐渐地在远处消失吧?当一艘船消失了,我们看不见他了,但我们能说她就不存在了吗?”

女儿回答“不能。”

父亲继续说:“是啊,所以我觉得死亡也是同样的道理。就像生命处于某系原因渐渐地远离我们,虽然我们的眼睛看不见他了,然而他却依然存在着。”

……

女儿追问:“航船还会回来,可是死去的人为什么不回来我们身边?”

爸爸说:“因为他们去的地方比这里更美好,所以他们不愿意回来。但是我们还会见到他们的,因为我们也正在往哪个地方去,而他们在那里等着我们,最后我们与他们将在那个更美好的地方重逢团聚。”

我知道这个故事很长,在这里写下来占地方,可能会显得我写的东西更空,但我还是要把它记录在这里。这段父女的对话不光光让我对死亡有了另一种认识,让我对死亡不再那么盲目的无知的恐惧,更让我看重的是爸爸对女儿的引导,是充满了爱与耐心的。很少能有父亲这样对孩子讲道理吧,至少这个航船的例子我是想不到,从这个例子就能看出父亲对孩子花了心思,对她的引导做足了功课。

就在昨天晚上,180807的晚上,我去肯德基坐了一会儿,在我的背面一直有一个男人的声音在吼叫,我忍不住别过头看一眼,是一位爸爸在吼她的孩子!在肯德基那样的公共场所吼他的孩子!后来看见工作人员过来才知道,原来是孩子喝饮料时把杯子打翻了,饮料撒了一桌子还弄了一地。嗯……怎么说呢,我有股莫名的同情对着个宝宝,同时又想到了现在很多很多家长是有能力生没能力养,倒不是说没有经济能力,而是说教育一个孩子的能力,也不是说要把孩子教育的多好,给他一个多么完美的成长环境,而是他们连对孩子最基本的引导都没有,遇到事情就劈头盖脸说一顿骂一顿。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哀,是孩子成长的阴影,也有可能孩子不觉得有阴影,他会把这当做一种固定的模式,然后将来对他的子女也这样,形成恶性循环,这将是多么悲伤的故事。好吧,我又想多了。

试想要是上面例子中的父亲会怎么处理这个事情?我肯定他至少不会在如此人多的情况下吼自己的孩子,纵使孩子犯了错。可能他会先把孩子身上擦干净给他换个干净的位子,安抚好孩子受惊的小心灵然后自己去找大堂服务员借来拖布清理地下的残余,收拾完了再跟孩子说你觉得你刚才有没有做错什么巴拉巴拉。好吧,这些也只是我想的,确实啊,对待孩子首先就要有耐心并且要细心,那么点点大的宝贝把饮料打翻一地本来自己就已经收到惊吓了,低头沉默说明他已经知道自己可能做错事了,那你作为家长还能凶他吗?还能在公共场所吼他吗?你这不是在给他制造心理阴影是什么?他在那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安抚,而爸爸作为他身边最亲近的人,来自爸爸的关心必然是他最渴望的呀。我又说的有点多了,我没学过什么心理学,也没研究过什么心理,我所写的就是我所想的,我只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想了一点然后把所想的写下来了而已,都说了是“试想”嘛。

哲学类的书果然可怕,我是怀着一颗看不下去的心硬着头皮翻到最后一页的,没想到这个读后感写了这么多,简直超乎我的想象。最后,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心怀善良走四方,手捧真诚闯天下。

嗯……还是再摘抄一个英国哲学家罗素的一句话吧:“有三种情感,单纯而强烈,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愿我们所经历的岁月都不是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