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易物交换平台的辩论

午间,辛同学提出一个以物易物交换平台的模式构想。

辛同学的构思如下:
第一,任一注册用户(卖家)可以把欲出手的二手旧物(货品)放上平台。
第二,平台采用“众包”的形式为该二手旧物提供一个综合估价。
第三,用户可以用估价后的货品交换平台上其他任一估价较低的货品。

他意图解决的二手交易中现存问题如下:
一,用户无法为货品准确估价的问题。
二,用户卖出二手旧物得钱的模式,会面对专业二手交易商对买家压价的问题。
三,多个用户循环需要另一人的货品,直接以物易物存在难以同时撮合成功的问题。

问:为何要“众包”估价?
答:一个货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中间是有差距的。卖家往往无法准确估计一件二手旧物的交换价值。而多人综合给出的估价综合起来,可以得到较为客观的价值评估。
辩:从交换学的角度来看,上述论断有很多错误。
首先,商品并没有所谓内在价值。商品的价值存在于每一次交换中,而且在参与交换的双方心目中的估价是不同的。
其次,商品并没有所谓客观估价或综合估价。商品的估价在每一次交换中都不相同,而且是参与交换的双方的主观估价。
第三,自由交换市场中,参与交换的双方所给出的估价是交换中最能代表双方意愿的估价。不参与交换的“众包”估价人员给出的估价一定不会系统性地优于参与交换的卖家给出的估价。每一次交换的估价都与其交换的时间、空间、环境等一切信息被参与交换双方在其有限认知能力范围内归纳综合得出的,而一个“众包”估价人员很难做的更好。

比如,我手中有一个贝壳,商家手里有一瓶脉动。如果是在奥森,我刚跑完步,我心目中的估值是这样的:脉动 > 贝壳。商家的估值是这样的:贝壳 > 脉动。所以,我愿意用贝壳交换脉动,而商家愿意用脉动交换贝壳,成交。
但是如果我没有跑步,或者我就是不口渴,不想喝脉动,我的估值可能就变成了:贝壳 > 脉动,而商家的估值也是:贝壳 > 脉动,那么我们谁都不愿意放弃贝壳换取脉动,也就无法成交。
如果此时,辛同学的估值是:脉动 > 贝壳,那么商家虽然无法和我成交,但是可以和辛同学成交。
由此可见,估值这件事,完全是一个主观行为,而且,是存在在每一次独立的交换之中的。

问:为何不用金钱作为交换媒介?
答:因为卖家对货品值多少钱心中没数,所以容易在专业买家面前卖亏。
辩:货币就是一种货品,不过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品而已。
解决循环需要问题的最佳方法,人类社会几千年发展过程中早已找到答案,就是货币,也就是一般等价物。
卖亏更有可能的原因其实是信息不对称。所谓专业买家、二手贩子,其挣取的,其实是信息不对称的钱。

比如,如果甲想用A换B,乙想用B换C,丙想用C换A。他们三人同时互换的难度比较高。
那么此时,引入一般等价物D。甲用A换D(卖),再用D换B(买)。乙用B换D(卖),再用D换C(买)。丙用C换D(卖),再用D换A(买)。这样,他们的买卖就被货币D“解耦合”了,可以独立去完成每一个两两交换,流通效率更高。
那么,设想出现了专业二手交易商丁。
假设,甲的A可以卖120D,而乙的B也可以卖120D。如果甲直接用A换B应该是可以等价交换到的。
因为丁参与进来,而且丁是专业的(比如议价能力强),所以丁以100D就把A从甲的手里买走了,也以100D就把B从乙的手里买走了。然后,丁把B加价到120D叫卖。但是甲此时手中只有100D,所以就只能自己再添20D才能从丁的手中把B买下来。
这20D就是交易成本,是丁撮合了甲乙的交换,或者说弥合了信息不对称所赚取的价值。
因此,要降低交易成本,不是倒退回以物易物就能解决的,而是要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成交撮合效率的问题。

问:平台如何获利?
答:卖家会用高一等级价值的货品交换次一等级价值的货品,这样不断下去,平台就会留存高一等级价值的货品。
辩:首先,不参与交换的“众包”估价人员可以视作平台的估价大脑。那么平台就是一个参与方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中和其他卖家玩估价易货的游戏。上述获利假设建立在一个假设的基础上,那就是,“众包”估价人员的估价能够系统性地优于其他个体卖家。而事实时,由一堆不参与交换的“众包”估价人员给出的估价并不能系统性地优于其他个体卖家。也就是说,他们同样有可能让平台亏损。
其次,如果“众包”估价人员能够系统性地给出更优估价,那就意味着所有其他卖家在此平台上将被打败。那么这就等价于该平台从每一手交易中抽取佣金,那么这个抽佣平台的系统效率必然低于另外一个不抽佣的平台。于是用户就会发现这一点并逃离到其他平台去交易,从而倒逼平台回归合理利润空间。

如果平台在和其他卖家的交易中,总能以80元购买到100元的货品,也就是说,总能成功地让卖家把100元的货品标价80元卖出去,那么这等价于卖家为每笔交易付出了20%的佣金。此时如果有另外一个不抽佣的平台,同样的货品卖家在上面就能卖得100元,那么卖家就会流失到那个平台去。除非你的平台另有机制能够把卖家有效锁定,比如利用网络效应。

小结:正确的问题其实是如何让信息更加对称、透明的问题。在这一点上,辛同学的解决方案并不能优于采用货币交易的、竞拍出价机制的平台。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物易物交换平台的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