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威士忌要冷凝处理还是非冷凝处理?这真是一个问题!

在威士忌的制造过程中,冷凝对于大多数人都是较为陌生的名词。相对于麦芽原料的选择,泥煤的选用,橡木桶的材质这些威士忌爱好者耳熟能详的概念,冷凝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威士忌,冷凝和非冷凝,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打开威士忌要冷凝处理还是非冷凝处理?这真是一个问题!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不不!并不是这种简单粗暴的“冷凝”!

首先,我们需要简单解释“冷凝”这个概念。

冷凝是除去威士忌原酒中部分杂质的步骤。正如一杯茶放置之后会产生白渣,谷物酿造的威士忌也含有多种杂质。这些杂质在常温环境下不会显现,而一旦加入冰块使得酒液降温,便会悬浮出来,使得威士忌变得浑浊,如同“云雾”一般。

打开威士忌要冷凝处理还是非冷凝处理?这真是一个问题!_第2张图片
就像这样

冷凝顾名思义,其操作环境为零下10摄氏度(通常为0度),使得杂质在低温环境下悬浮出来,再将其过滤。

过滤的效果主要受温度,过滤器数量及威士忌通过过滤器的速度影响:过滤器越多,通过速度越慢,得到的威士忌就越纯净——提到“纯净”一词,你是不是想到了伏特加?如果多次蒸馏后再将杂质完全剔除,那么我们得到的便是伏特加了。

非冷凝威士忌的浊化现象,是不是让你想到了同样会出现浊化的苦艾酒?不过苦艾酒的浊化和威士忌原理却并不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杂质悬浮的现象只会出现在酒精度数46°以下时出现,而更为烈性的威士忌则无需冷凝过程。

冷凝威士忌无疑是当今的市场主流,普遍观点认为冷凝只是从威士忌纯净美观的角度考虑,与口味无关。

而反对者则认为: 这些杂质中含有大量的酯类和脂肪酸,这些产生于酵母发酵过程中的酯类是决定威士忌风味的因素之一,而冷凝在滤掉杂质的同时除去了酯类物质,影响了威士忌的风味。

Esters(酯类物质)对威士忌的酿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解决这一争议,一家德国烈酒零售公司开展了一次盲品研究测试。

在本次测试中,有111位来自德国的威士忌品鉴专家对总计1331个威士忌样本展开评测,测试的目的在于确定冷凝对于威士忌口感的影响。

样本包括24种非冷凝单一麦芽威士忌,将每瓶威士忌的酒液,取一半放置于0°环境中进行冷凝操作,如此便有48种威士忌版本;再分给每个参与者6种威士忌的冷凝与非冷凝版本,参与者首先需要判断其版本,之后进行两个版本的打分。

打开威士忌要冷凝处理还是非冷凝处理?这真是一个问题!_第3张图片
试验中所用的简易冷凝器
测试结果是令人惊讶的:只有45%的专家能够分辨出威士忌的冷凝版本,且从全部样本来看,专家们给冷凝与非冷凝版本的评分基本相同。

结果令人诧异,但又在情理之中专家们尚且难以分辨清楚,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想要喝出冷凝与非冷凝威士忌的区别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一试验也有其争议之处:没有任何一家威士忌厂商发布过同一个酒款的冷凝与非冷凝版本,因此这些非官方的冷凝处理方法是否有效还有待商榷。

这样一个试验显然对于双方都不够有说服力,因此这个争议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会继续存在。

而对于威士忌爱好者,有时选购非冷凝威士忌不仅是对其口味感兴趣,同时也是为了展现自己对威士忌的态度:与威士忌的外观这种“肤浅”的因素相比,我们更尊重威士忌的灵魂本质。这也是非冷凝威士忌销量节节攀升的重要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开威士忌要冷凝处理还是非冷凝处理?这真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