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熟悉圈,突破思维定式,让你的人生从此开挂

(长文慎入,但有点儿意思……)

开头先说一个故事:上周我因公出差学习,中途安排了一次拓展训练,给大家说说这次拓展训练给我开的脑洞和启发。

常规分组后,我所在的组接到的项目是这样的:

15个人,按照自荐“逻辑能力强”、“表达能力强”和“其他人”分成3组:

“逻辑能力强”的一组进入“珍珠岛 ”,接受的任务包括:4道逻辑分析题+2项手工制作。整个拓展项目需要在20分钟内完成。提示:任何人和物品掉入岛外的激流中,都会被冲到“盲人岛”

“表达能力强”的一组进入“哑人岛”,接受的任务包括:全程不得说话,当“盲人岛”上的盲人完成第一项任务后,带上小船将所有的人按每次不超过3人(每次必须包含本组成员)运送到“珍珠岛”,同样提示:任何人和物品掉入岛外的激流中,都会被冲到“盲人岛”

"其余人”进入“盲人岛”,成为自由人,接受的任务包括:全程戴眼罩,需要完成一项活动卡上写的任务。(把小球丢到桶里)同样提示:任何人和物品掉入岛外的激流中,都会被冲到“盲人岛”。

当各组各就各位,拓展老师发完任务卡后,项目就开始计时……

先说说我们组当天的表现:

项目开始5分钟后,我才意识到已经开始计时了,这反射弧会不会忒长了点?我的同伴似乎和我差不多,一样的蒙擦擦,安静而焦急。此时,三个“岛”上的小伙伴,各自围着自己的任务卡,相当努力的在想各种招试图完成任务。

由于项目的任务卡是分别给到三个“岛”的,所以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除了自己岛的任务清楚外,并不知道其他组要完成什么,属于信息不对称。

为了增加理解,加深画面感,我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 :

一头“珍珠岛”的兄弟姐妹趴在地上,灰常敬业的在试算着什么,好像还在做什么手工……

另一头“盲人岛”的小伙伴,每个人都戴着眼罩,排着队,安静的坐在“岛”上,似乎一直在等待着什么……


跳出熟悉圈,突破思维定式,让你的人生从此开挂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自己所在的“哑人岛”,3个女生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看看手里的任务牌“带上小船将所有的人按每次不超过3人(每次必须包含本组成员)运送到“珍珠岛”,想都不想,一个姑娘抱着“船”就朝着“盲人岛”的方向“跳海”了

结果,瞬间被“罚深蹲5个”(拓展老师开始前说好的规则,任何一组违反了规定,男的每人5个俯卧撑,女的每人5个深蹲)

焦虑啊……

“哑人岛”上的我们姐仨,继续研究手中的“任务卡”,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最后一条提示:任何人和物品掉入岛外的激流中,都会被冲到“盲人岛”,要不把船丢过去吧?说时迟那时快,我迅速将船“扔下海”

结果,被毫不留情的迅速“深蹲5个”了。

继续焦虑,抓耳挠腮中……

时间不知不觉,也不知过去了多久……

直到“盲人岛”上的童鞋们终于在一片漆黑中等待的无望了,一个小伙伴才大喊“谁来救救我们呀!!”

跳出熟悉圈,突破思维定式,让你的人生从此开挂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们岛上的第三位童鞋,在求救声中貌似短暂失去了“理智”,再次抱着船“跳海”了,只是这次是朝着“珍珠岛”方向跳的……

难道方向不同,命运就会不同吗?

当然不会,深蹲,5个,我们仨,一个也不能少

这时,我们终于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误伤”是因为没理解““盲人岛”上的盲人完成第一项任务”,那么到底是什么任务?怎样能帮他们完成呢?

对面“盲人岛”上呼救的兄弟们愈发多了起来,喊声此起彼伏。已经“就义”了3次的我们“哑人”,眼看着他们无能为力。

估计是看到我们“哑人3支花”被虐的够惨了,在“珍珠岛”上坐镇的“组长”试探性的“入海”了,一步、两步、三步,居然没罚俯卧撑,开心的三步并作两步就想跳过我们“哑人岛”直奔“盲人岛”解救苦难中的弟兄们。

结果,老师一阵喝令,必须在“哑人岛”中转,转一下,组长继续“跳海”随波逐流,终于在平静而各自折腾的半个多小时后,珍珠岛的组长帮助了“盲人们”完成了其实简单到就是“丢个球”的任务。

这时,“哑人岛”上的我们才终于恍然大悟了盲人岛上的第一个任务……

后面的经过就顺理成章的简化成了一句话:“哑人”带上“盲人”,3个一组坐船过海,全组小伙伴终于在40分钟时汇合在珍珠岛,完成任务。

故事说了很长,目的其实是为了说说开脑洞的几点领悟:

1.任务没能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首先是因为在各种表象的“干扰”下(比如分三个岛,各自有任务)我们忘了分散在三个岛上的成员其实是一个团队,我们的最终任务其实只有一个:在珍珠岛团聚。但实际过程中我们三个岛“各负其责”“恪尽职守”“埋首苦干”,导致开始后的很长时间都只盯着自己岛上的任务卡,浪费了太多太多……

【启发】人的集体意识会本能的受地缘因素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远亲不如近邻”的说法。组织管理中不能忽视的一点很重要的便是“团队意识”的虚拟现实要靠刻意的经营来强化,即便是现在互联网发达到远程线上互动交流越来越便捷,但适时的“聚”和“面对面沟通”不可或缺,想想自己的经历吧: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书、翘过课、轧过马路、兼职赚外块的青葱岁月,如果没有后来人生的交集或是阶段性的聚首,你还剩下几个“知心好友”?


2.事前强调“逻辑能力强”的队员登上珍珠岛,然后在任务卡上配套埋了一个“4道逻辑思维题和2个手工劳动”的坑,可是从头至尾卡片上既没有说要不要答题,也没说答错题会怎样?拓展老师也没有做多余的说明,可是珍珠岛的兄弟姐妹们还是全情投入,齐齐趴在地上忘我的计算起来,忘记了整个项目中他们是唯一能说、能看、有人身自由的正常人,直到实在等到花儿都谢了两茬后的“盲人呼救”才试探着迈出了营救的第一步。而在珍珠岛的任务卡最后也同样写着“任何人和物品掉入岛外的激流中,都会被冲到“盲人岛””的提示,在逻辑题的干扰中,我们再一次偏离了主题……

【启发】长期在规则性较强的组织文化中,思维不自觉陷入定式,认为组织传达下来的所有“任务”都是“必须”要完成的,而且如果某类任务自带某种暗示性的属性(比如拓展中珍珠岛同志们对自我逻辑性的高度认同)就会对任务中相应的部分---罗辑思维题产生高敏反应,自然的将其归属到自我目标中优先达成,而忽略了对全局把握的理性思考。

经常性的跳出熟悉圈,换个角色再看原有轨迹上的工作、生活还有各种关系中遇到的问题,就会发现:

或许曾经以为的很多“必须”和“不得不”都是自己潜意识加上的定语;

“唯一的办法”也未必唯一,只是在旧有的思维习惯下本能给出的唯一答案。

这就是思维定式的牢笼,能打破局限找到蓝海的少数人往往能获得创造性的成功,但前提是你能经常性的跳出固有文化圈,敏锐的感知环境,并能不从众。从众是一种本能,深入到人类进化发展的基因层,所以不从众得需要多大的定力和自律,可想而知。难,但是可以,做到了,往往就离突破局面不远了。

3.最后作为掌握最多信息的“哑人岛”成员之一,反省一下自身的问题。虽然在舍身取义方面,我们姐妹仨可谓前仆后继不遗余力,但稍显愚昧的是我们犯了“反复掉进同一个坑里”的惯性问题,尽管“跳海”的目标方向不同,但忽视了“盲人岛必须完成一项任务后,哑人才能坐船去营救”的前提,我们本应把“弄清盲人岛的第一项任务是什么?”作为突破的首要和关键,却在焦虑的情绪中失去了理性分析的能力……

【启发】再次经验了“情绪”的强大控制力。在情绪中,人的理智极易缴械投降,所以当意识到自己陷入情绪时,聪明的做法是不在情绪中做任何决定,避免情绪化影响判断力。然后集中注意力寻找情绪的来源,比如我们的焦虑来源于“搞不清楚彼此三个岛都在干什么”以及“如何营救盲人”。这样一分析,我们完全可以一个人自己“跳海”漂到盲人岛上看看他们的任务牌,帮助他们完成后,就可以由下一名哑人顺利坐船陆续营救了,这样即便没有珍珠岛的自由人帮忙也可以完成任务。

现在看来很容易分析出解决思路的问题在当时焦虑的情绪控制下,智商降到了无比低……

到这里,今天的故事就讲完了,花了不少时间总结这次拓展训练的经历,一方面是对这次经历以及启发的总结;同时也想说明一件事:有时候我们的大脑需要重构神经连接的方式不是只有我们熟知的看看闲书,听听音乐,出去走走或是静坐冥想。形式不重要,关键是你让自己的大脑真正放松了吗?我在这次拓展经历中做到了全情投入,所以就有了上面这么长的思考……

你呢?你有什么经常使用的有效的让大脑常开脑洞,重新建立新的神经链接的方式方法吗?期待你的留言与互动

(End)

(本文文字原创,感谢老师的图片分享,如需转载或做他用,请尊重作者原创声明,后台联系确认后使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跳出熟悉圈,突破思维定式,让你的人生从此开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