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经济学讲义》8.6 知行三问

#20190806《薛兆丰经济学讲义》阅读总结#

1/10 第一章 1-4讲

知行三问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今天所读内容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1)哪怕物质总量不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

(2)尊重别人的财富,不能见猎心起,不能顺手牵羊,这是一种普世的公正观,每位负责人的家长都会向子女传授这种观念。但在这种公正观背后,确实效率的考量——保护产权的努力是会消耗资源的,这种消耗越大,资源的净值越低;社会的道德规范,越是能够帮助降低这种消耗,社会财富的积累就越多。

(3)当我们讨论公正问题时,背后的含义往往是:这是符合效率标准的。往往是那些让社会里每个人都有积极性去积累的财富规则,或者那些让社会能够健康发展的规则,才是公正的规则。也就是说,因为有效,所以公平。

(4)由于创伤而消失的其他生产和财富,是我们不易看到的。

(5)经济学家关心的是,那些出于良好的愿望而制定的经济政策,会产生哪些有害的后果。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相通的地方在于,它研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经济学关心的是事与愿违的现象,而不是事与愿符的现象。

【2.启发和收获】给你带来了哪些启发和收获?

(1)问:经济学规律不起作用的例子?

      答:(1)理想状态下的一个人自给自足,没有需求就没有商品流通,也就没有经济学规律了。(2)动物世界没有经济学规律。

(2)问:看上去是个公正的规则,但他背后其实是有效率考量的例子?

      答:红灯停绿灯行,如果闯红灯就要罚款。这项规则是为了交通效率,人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才不会堵车,让每个人井然有序地通过路口。如果没有这项交通规则,路口处便会交通事故频发,引起堵车混乱,致使行车效率低下,浪费时间。

(3)问:有什么东西看不见,但非常重要,在做决策时不容忽视?

        答:第一,风险。风险看不见摸不着,没有人知道会不会发生,损失多少,但是在做决策时必须考虑未来风险,以保证决策合理。第二,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一项决策与人有关,就必须考虑到人的主观能动性,例如节假日高速免费通行,造成高速拥堵的现象,人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大家都选择节假日出游,反而事与愿违。

(4)问:人们出于美好愿望,却产生了事与愿违的结果?

        答:政府通过提高贸易壁垒,保护民族企业。实际上却阻碍自由市场竞争,造成技术不流通,国内企业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后果。

【3.行动和改变】你可以做出哪些行动来改变你的现实生活?

(1)在考虑如何维持公正的时候,首先思考如何提高效率。通过比较长远效果,选择最优选择。

(2)制定规则既要考虑看得见的因素,也要考虑看不见的因素,例如风险,主观能动性。如果一项规则最后事与愿违,用经济学规律解释它。

你可能感兴趣的:(《薛兆丰经济学讲义》8.6 知行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