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论语」1.15:乐道好礼方成德,切磋琢磨始成器

「学而篇第一」15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贵而能不骄矜,这样如何?”

孔子说:“算可以吧。但是不如贫穷却有志向道,富贵却谨守法度之人。”

子贡说:“《诗经》说,‘要分别用切、磋、琢、磨等不同工艺去加工不同的材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端木赐呀,像你这样能举一反三的人,才可与之讨论《诗经》啊。”

【注释】

“子贡”,孔子著名弟子。本篇第十章已有介绍。

“谄”音“产”,意为“曲意迎合”,与“媚”含义相近,故常连用为“谄媚”。贫多所求,故易谄。

“骄”者骄矜、放肆、傲慢。富有所恃,故易骄。

“何如”即“如何”,在《论语》中都可译为“怎么样”。

“贫而乐道”亦有写作“贫而乐”,似为漏字。“贫而乐”不通情理,“贫而乐道”才合逻辑,亦与下句的“富而好礼”相应。

“礼”,是一切良善制度规范的概称。可译作“制度规范”或“法度”。

“诗”即《诗经》。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古时加工骨料用切,加工象牙用磋,加工玉料用琢,加工石料用磨,否则不能成器。这里应为子贡由“切磋琢磨”这四种针对不同材料的加工工艺,而联想到了对贫富两类人群的“因材施教”。

“其斯之谓与”是古汉语中一个常用的句式,意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其”为表示推测、判断的语气副词,有“或许”、“大概”之意。也可把它看成代词,用以指代前文,即孔子说的“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斯”为代词,指代子贡正在和老师孔子谈论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赐”是子贡的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按照古礼,老师可称弟子之名,但平辈称平辈之名或晚辈称长辈之名则属无礼,应称其“字”或“号”。

“始”即“方始”,意为“才、从此”。

“告诸往而知来者”,即由一知二、举一反三之人,指有悟性的人。诗意往往隐晦婉转、深藏不漏,因此读诗需要悟性。子贡悟性好,所以可与言诗。

【评析】

无财曰贫,无位曰贱。多数贫贱之人要么为丰衣足食而整日忙碌,要么为摆脱贫贱而谄媚权贵,更有甚者因为饥寒而起盗心。这些人或者无暇问道,或者违背仁道。因此,贫贱对于仁德的养成实在是一大障碍。

同样,不止是富能害仁德,贵亦能害仁德。因为富贵皆有所恃,故皆易骄。富贵则思淫逸,骄则恣意妄为。从古到今,为富不仁、官商勾结、官爷霸道、衙内横行之例也是不胜枚举。富贵者倚仗其财富和地位,常常为所欲为,并且相互勾结,进行权钱交易,损害大众利益。贫贱窃钩,富贵窃国。富贵者能量大,其为害仁德也更甚。

针对这一问题,子贡提出了“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解决办法。但孔子认为应“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因乐道好礼,方能成德;必切磋琢磨,始能成器。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孔子虽然提出了对治问题的务本之道,但由于之后的中国始终不具备行此道的条件,以致贫而谄、富而骄的态势竟至愈演愈烈。那么,“乐道好礼”的实施需要哪些必要条件呢?概括而言有以下四点:

1、富民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认为,人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才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因此要使民乐道,必先富之。要努力发展民生,完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

2、贵民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只有真正地贵民爱民、保障民权,人民才能有尊严地生活。有尊严才能知廉耻,也才能发自内心地乐道。

3、法治

专制极权所行的是君贵民轻,是官本位。而这正是贫而谄和富而骄的根源所在。要保障民权,遏制贫而谄和富而骄对社会的危害,就必须要依靠法治及其制度依托——民主。这在现代文明社会的民主和法治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

4、德治

再完美的制度设计一旦形成制度规范,也就成了刚性的存在。既不可能满足社会所有的柔性需求,也难免会有漏洞。故有子曰:“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当法治无能为力时,德治的作用就会显现。因此,任何一个理性社会都不可能也绝不应该忽视道德教化的作用。因为只有通过“德治”,才能真正使人民归心于正知正见,亦即“乐道好礼”。

在上述四点中,法治和德治又是其中的根本。现代西方社会过于迷信和倚重法治和民主制度,缺乏对正知正见的鉴识和弘扬,这正是福山所谓的美国及西方政治弊端的根源所在。因此,只有法治、德治兼备并重,德治方能以法治为依托,法治方能以德治补不足。二者刚柔并济、相辅相成,才能真正达成制礼用和的仁政目的。

善读「论语」1.15:乐道好礼方成德,切磋琢磨始成器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善读「论语」1.15:乐道好礼方成德,切磋琢磨始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