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大V消失三年后的这个冬天

网红大V消失三年后的这个冬天_第1张图片
图为顾长卫作品《龙头》

十天之后就是农历大雪,在一年二十四节气中,那标志着仲冬的开始。

仲冬不是立冬,而是说天气越来越冷,下雪的概率会越来越大。这些天确实越来越冷了,就算从现实的寒风中低头看手机,你也能感受到一阵冰冷。

11月27号早晨,自如发了一份公开信,承诺为近期遭遇清退的租客,提供免费换租和搬家的承诺,并表示所有房源不会再12月31日前涨价。这封信很快在自如的微信上达到10万+。到这天晚上,一家宠物机构在微信上发布了一条100多条流浪犬的居所也面临被清退的消息,很快也是10万+。

与100多条流浪狗相比,自如服务的是全北京40万自如客。虽然目前被清退的只有少量分散的隔断房,不包括整栋的公寓,他们也没有收到统一的清查通知。但他们清楚在这样的冬天,能做的只有尽可能给这些人安慰,哪怕要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

情绪像传染病一样在散播,让这个冬天比以往更加寒冷。过去一周,数以万计的人们被要求离开家园,因为两周前发生在大兴西红门的一场火灾,19条生命换来一场雷厉风行的风暴。由此展开的对违规出租房的整治清理,最终化作一场矫枉过正的风波。流离失所的故事太多,现在再加上狗的故事,短短几句,也让人麻木。

流浪动物的管理,在中国大多数城市都有例可循,同样对隔断房的管控,在北京从来都有先例可寻。链家旗下的自如早在2011年刚开始经营时,就因为禁止群租政策的出台,而被大量拆除,在互联网上随手一搜,也都能看到租户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贴出的遭遇。

但当这种过去从未真正解决的问题,遇上突如其来的灾难,事实的根源就容易被扭曲和遮盖。北京关于隔断房治理的历史沿革,实际上经历过一段颇有大国特色的起伏。北京2013年印发的《关于公布我市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积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曾明确规定北京租房的标配,隔断房在这封通知中是明确禁止的。但到了2014年,北京市又开始率先在昌平天通苑,试点“N+1”隔断模式。

所谓的N+1,在官方解释里,即为允许将符合条件(采光、安全等)的客厅改成一间住房,单独出租。换句话说就是允许在客厅隔一间。这种的趋势下,去年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又在国务院政策例会上说,正在研究办法,允许在不改变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和防火分隔等设施的前提下,将现有住房改造后按间出租。

这些风声,和几年前一带一路时,首富们陆续跑去国外投资是一样的。企业向来都是无孔不入,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商业世界本就没什么对错,在这些朦胧反复的表态中,隔断房,甚至其他产权违规的租赁项目,从来就没有在这座城市消失过。

而正是这些过去并没有时刻严格执行的条例,当局忽左忽右的态度,以及企业见缝就钻的心态,三者共同,成就了这场风波。事实上,那些今天住在自如房里,惊讶于自己付出了高出周边的房租结果还要被清退的人应该冷静下,对于这样一座黑中介和小楼霸遍地的城市,如果你住的隔断间不是自如的,那你可能还要付出更多东西。

最近发生的事,让我想起去年冬天我遇到的,一群住在西二旗房车里的人们。他们在那里住了很多年,突然有一天被要求限期搬离,接着停水停电。由于当年售卖房车的人并未提示过这种风险,房车摆在那里很多年,也从来没出过问题,很多人当时就傻眼了。后来一些报道又把他们描述成无家可归贪图便宜的人,这让他们心灰意冷,在申诉权利无果后,那个园区的大多数人最后选择了沉默着离开。

那也是一个冬天,我还在这些人的房车里喝了杯热茶。其中一个人当时和我了一句话,我到今天都记得。他说:过去不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但现在觉得自己好像就是。

人和动物有时候并没有什么区别,当遭遇危机来临大都比自己想象的更孱弱不堪。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每当这样的冬天到来,大街上多的是和你一样狼狈的人。形色匆匆,面露倦容,寒风之下,每个人都想赶快回家,或者在什么自己也不知道的地方,寻求片刻温暖。

岁月如梭,往事流金,不知不觉就想起另一件小事。2011年的秋天,有位母亲在微博上说自己在国税局工作的儿子不能喝酒,但却常陪领导喝酒到深夜,该怎么办?这个小问题在第二天被一位未来的网红大V注意到,他随后转发了这条微博回复“告诉我你儿子在国税哪个单位?今后可以不用喝酒了”

2011年的秋天对这位母亲来说也许很温暖。但时间一去不再来。3年后,这位网红大V在自己粉丝破千万后停止了更新,自此消失在了他曾经热爱并谙熟规律的网络世界。

2017年的这个冬天也许最终会消失,也许会成为被忘却的纪念。有一首梁晓雪的歌很应景,适合在漫长的冬夜里,放出来听。

当声音只剩下一种,就听听歌做点别的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红大V消失三年后的这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