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式:《英伦对决》对决的是人性

第一式:《英伦对决》对决的是人性_第1张图片

国庆假期的第二天就去影院看了成龙大哥的《英伦对决》。
看成龙大哥的电影,从最初的看DVD碟片《红番区》(那时DVD正红极一时),到最近的《功夫瑜伽》和《铁道飞虎》,现在的《英伦对决》,甚至被大家各种恶搞的广告片我都仔细看过:当我第一次知道要拍洗头水广告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我觉得,你不能叫我拍马上就拍,第一次我要试一下,我又不想说,一个广告拍完后加上好多特技,那个头发动啊(Duang~),很黑,很亮,很柔,结果出来观众一定会骂我,根本没有这种头发,证明上面这个是假的,我说先给我试一下,后来我证实它们是中药的,而且没有那种化学成分,洗了一个月,这个月下来之后,起码我用了很舒服,现在我每天还在用,每天用了还给我们成家班用,来,来,大家试试看,我跟导演讲,拍的时候就拍,拍完之后这个头发就是我的头发,就不要再加特技上去,没有,就是这样子,我要给观众看到,我用完之后就是这样子,你们用完的时候也是这样子。


第一式:《英伦对决》对决的是人性_第2张图片

《英伦对决》是根据史蒂芬·莱瑟1992年出版的小说《The Chinaman》改编而成,《The Chinaman》翻译过来是《中国佬》,一个带有贬义和嘲讽的词,好听点的翻译是《中国佬》,不好听的就不讲了。虽然名为“中国佬”,主角却是越南人。原著中,阮玉明命途多舛,出生于北越,最早在北越军队担任爆破手。父亲被越共处死后,他转投南越,受美国人重用。北越解放西贡后将他投入劳改营,被释放后携家人逃往香港,期间,一对双胞胎女儿不幸遇难。阮玉明后来辗转来到英国开了家叫“双喜”的餐馆,不料,妻子和小女儿又遭恐怖分子杀害……他找“有关部门”领导索要杀手信息,却被轻蔑地称为“那个中国佬”,于是他运用爆破知识,走上了复仇之路。剧中成龙饰演的越战老兵关玉明作为一条暗线,以复仇为目的为观众牵引出皮尔斯布 ·鲁斯南饰演的汉尼斯这条明线。关玉明像一个引路人,牵拉出汉尼斯在恐怖组织UDI和英国政府间游走的黑幕。在汉尼斯眼中,这个“中国佬”就是典型的善良懦弱,没有社会地位的中国人,但是让人意外的是,这个“中国佬”,深谙战术战略,在紧张的背景乐配合下,展现了用瑞士军刀声东击西,实则为了在厕所现场制作炸药的老练;炸毁农场和车辆前,早已洞悉敌人意向,在密林深处布置好层层陷阱的战术;就连丛林搜捕专家,也被他奋力擒拿的精彩搏斗。整部影片以小人物来展现政治生态的大格局,又最终聚焦回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上来,政治阴谋加上复仇打斗,导演马丁·坎贝尔似乎想要的不止这么多,以北爱尔兰政治,历史生态为背景,既力图展现政治家斗争的肮脏与不择手段,又着重关注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实际这两者是因果相互的关联。


第一式:《英伦对决》对决的是人性_第3张图片

《英伦对决》这部影片核心的东西是什么?不是英伦对决,而是人性对决。关玉明,也就是这个经历过越战的“中国佬”,实际上代表的,,是一个外来的搅局者,他一路的追踪、恐吓和复仇,都在证明一个事实:我是“中国佬”,但我不是一个被任意欺负的“中国佬”,我有我的底线和尊严。虽然我落魄潦倒,但我仍要为我所坚持的事情而战斗。马雅可夫斯基说过:当社会把你逼到走投无路时,不要忘记你身后还有一条路,那就是犯罪,记住这并不可耻。孔老夫子在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总结一下就是四个字:血债血偿。整部片子,成龙饰演的关玉明就是彻彻底底的在贯彻这句话。不,不止关玉明。包括汉尼斯的妻子也是。她无法忍受自己的亲人被杀害,然后对凶手的惩罚居然是单纯的坐几年牢,坐牢期间还能用公费上学,接受高等教育。所以她潜伏在丈夫身边,甘愿做卧底,也要打破原本已经被丈夫调节平衡的局面,让那些人付出代价。血浇筑的罪恶,只有用鲜血才能洗清。有话我们好好说,有生意我们好好谈,和和气气能解决一切最好。但是凡犯我者,虽远必诛,血债血偿——这是关玉明所代表的“小人物”的人性。汉尼斯同志以一个成熟政客的老练,一方面对那个他不知道的左倾盲动主义战友大为光火,以英国政府向组织施压,,另一方面以找出凶手为条件,向英国政府提出释放政治犯的条件。甚至为了维护自己在共和军圈子中的忠诚形象,只敢派自己的侄子偷偷摸摸和英国人私下联系保持默契,把一个两面派做到了极致——这是汉尼斯所代表的“大人物”的人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式:《英伦对决》对决的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