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益的尝试 原创分享257天 20190514

9    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

昨天,在回看过去自己的打卡日记时,看到自己在写《学到教育的智慧》时,回顾对《给教师的建议》的学习历程,尤其是想到了郝晓东老师当年在学习这本书时,逐段逐篇的去啃读,让他受益匪浅。而自己在读这本书时,虽然比较上心,但远远不及那种投入的状态,感觉甚是惭愧。

对于经典作品的学习,必须发扬钉子精神。你说投入的和专注的越多,你的收获将可能越大,你在实际中的运用会更多、更准、更合适。这也进一步解释了自己在学习之后感觉理解不到位和应用少的根本原因。想走捷径,只在乎结果,可能会弄巧成拙。

于是,打开书,翻到了这一条建议,自己便认真的啃读起来。

这条建议并不长,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他的思路吧。现实中,学生记住知识,但不会实际应用是死记硬背所造成的。解决办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识记在思考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熟记的统一,才标志着学生学会了思考。而让学生真正学会思考,必须在课堂上注意到学科之间相互交织的那些点。最后,他谈到了文学老师遇到的障碍,则是在第1次学习教材的问题。

回味这个过程,就是苏轼引导我们如何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上来,突出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看着这些内容,我自然想到了自己的课堂。对于孩子们的表现,真的可圈可点,但是回味的其中一些细节,我不能不很郑重的提醒自己。

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孩子不会对一段话的内容进行概括,对于篇章更是如此。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应该能够熟练的概括一段话的意思,并开始尝试概括一篇课文的主要意思。然而现实中,孩子们在这方面的表现不理想,尤其是那部分很少朗读背诵的孩子。

这些孩子,往往被人为的定义为“笨孩子”。他们为什么不去朗读和背诵呢?是因为他们识字很少,读不下来,也怕读错,让别人笑话。读的越少,就越缺少语感,对文字的内容的理解相对就少的可怜。读不通,怎么会能背诵呢?于是乎,他们就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一次次的完不成任务,也让老师或父母对他们失去了信心,他们也给自己找了一个合适的理由,我不行。这样,他们似乎找到了庇护伞,在遇到朗读背诵时,他们就可以堂而皇之的逃避。

分析至此,我感觉对,他们要在理解和运用上加大力度。作为中国人,学习中国文,是没有理由不学好的。

感觉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老师对他们要完全相信,当然,需要一个耐心等待的过程。相信孩子,一切皆有可能。这是基础,更是前提。其二,让这些孩子进行大量的朗读时,必须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在课堂上,多给这些孩子以朗读的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努力成果,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因为牵涉到基础,还需要父母予以配合,在家里,也要坚持每天抽出时间进行朗读。当然,更应该与这些孩子一道商量,制定一个很好的进步计划:每天读多少,读什么。引领孩子把每天的计划落到实处,并在遇到实际困难时,老师给予实际的帮助,尤其是示范或者方法的引领上。

真的,之前的我在内心深处也觉得这些孩子有点笨,虽然嘴上没说出来。但我发现,这与他们的基础有关系,与他们的自信密切相关。并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极可能是他们没有做好入学前测试的准备,以至于进入小学后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学困生”。但实际上他们在课外超级活泼,只是在课堂上,面对知识时,他们无奈、麻木,真让人痛惜。

对照这些,我不知道这样的分析是否合乎常理,也不知道这样坚持下去会不会有明显的效果,但我知道一旦老师的放弃,就会使他们永远的放弃自己的主动性。看来不管结果如何,自己勇于用行动去挑战自己,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原创分享257天 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