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参加母校的招聘会,感触颇深,于是写了一篇《毁我三观的招聘会》,后台也有朋友发来消息,说自己也曾在找工作上被忽悠,吃过亏,看了颇有同感。
这些年,从一线城市到四五线城市创业公司越来越多,很多时候三两个人就注册个公司开始运营,自己连路子都摸索不清。仗着在社会上有个几年经验,就忽悠大学生来当作劳动力,业务能力提不上去不说,还耽误了学生的前景。
毕竟大学生最初毕业的一两年是非常关键的,需要有个好的工作环境,有个好的平台,还要有个不错的领导。
前段时间,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成立十周年,举办了2016绿公司年会。年会上,俞敏洪和马云都提到了教育。
教育和宗教一样,因为它们有敬畏,也有感恩,有所谓的真正信仰的力量和信念的力量。正常来说,教育应该是这样的,特别是针对高校而言,三四年下来,学生应该从老师身上获益良多的。然而,当我以一个五年社会经验的人去和一些学生沟通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却是别样的。
1.
懒惰,无时间观念。
之前文章里有提到招聘会来了三百多家公司。按照往年来说,算是比较多的了。公司倒是来了不少,可是与在场参与的学生太少了。
为什么学生参与少?
一方面他们觉得校园招聘公司质量可能并没有那么好。另一方面,现在学生们对于时间观念和工作需求并不着急。我问了几个在场的学生,他们说有的同学还在宿舍睡觉,因为晚上玩电脑游戏的比较多,早上索性就不起了。
我说,那你们就不担心找不到工作吗?他们说,对于找工作的事情感觉还比较遥远,离六月底离校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宁愿相信车道山前必有路。
2.
薪水要求高。
招聘会上,我问过几个大四计算机系的学生。问他们希望毕业后工作的薪水是多少?一个说毕业如果去北京的话,月工资怎么也得有八千吧。我就问他,为什么刚毕业就要这么多薪水?是谁指导的你们要这么多?
他说,他们曾经报过达内培训的程序课程,是达内的老师们告诉他们以后踏入社会就可以拿高薪,完全可以照着八千甚至过万的工资要。
朋友所在的公司正好也在现场招聘程序员,于是面试了一下,看了看案例结果到处是bug,综合下来,甚至五千的工资都不值。说起达内,朋友说,公司技术部前段时间还劝退了一个达内培训出来的学员,公司整整带了三个月,但是还是写不了像样的代码。
想想自己毕业的时候,信心满满,以为什么都懂,但也只是期望三千的薪水。去了北京才发现自身的能力严重不足,后来给我两千就干了。
3.
不注重技能。
大学生所需要具备的技能有多种。
比如自我决策能力,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能否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某项工作。
比如适应社会的能力,有些学生常常以改造社会为己任,刚踏入社会不免会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消极现象,也会常常产生不安、不满的情绪。
比如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人们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藉,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一个大学生如果在实践操作上有过硬的本领,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而我这里所说的,可能是针对我自己所在的领域为主,例如将来要从事设计行业的学生。
很多美术专业或设计专业的学生,一直以为做设计会个软件就可以了。甚至有些学生天真的以为会个photoshop就很厉害了。殊不知软件只是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网上有一大堆的免费视频教程。换位思考下,为什么有的人能成为设计师,有的人却沦为美工,有的人能拿高薪,有的人却在同一个水平上打转很多年。如果设计师都是会个软件就能前景无忧,那这个行业门槛也太低了。
现在互联网和移动端发展的如火如荼,但是我所了解的设计专业的学生,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UI设计这个行业。一个原因是学生们不太注重和主动去了解当下社会的形式和各行业的发展前景,另一个也是很多设计专业的大学老师的思维落后。因为我有问过美术系里的一些设计老师,也是不了解UI,不了解APP,不了解产品经理是个什么概念。
4.
日常花销大。
在学校里看到很多学生都有自己不错的山地车,用着苹果数码产品,有些谈恋爱的还要出去开房,这些在我们上学那会儿其实是挺奢侈的。于是问到了几个学生的消费情况,月支出一千多块钱已经是常态,有的学生一个月能花到两三千。
五年前我们上学那会儿,一个月一千多的生活费算是不少了。多数同学的生活费都在五百左右。即便是这几年物价不断上涨,也不至于这么多吧,在北京工作的某些人群生活支出也才两三千而已。
问到的几个学生还好,因为他们一部分经济来源是自己兼职赚来的,但是相对上万的大学生而言,想必靠自己能力得到经济来源的还是少数。
5.
分期贷款严重。
在学校周边散步,发现了三家做学生分期贷款的实体店。大概了解了下,只要给他们学生证、身份证等资料,他们就可以给学生现金,然后学生每个月分期还款就可以了,但是每个月还款都会有相应的利息。其中了解了一家,如果借款一万的话,分期10个月,每个月需要还1100多,也就是说每个月一百多的利息。如果当月还不清的话,会累积到下个月。
除了这几家实体店,线上也有不少针对大学生的贷款平台,比如花无缺大学贷,分期购,好分期,趣分期,爱分期,任分期等等。
很多分期机构煽风点火,说大学生分期到了辉煌时期。个人看来,这就是坑害学生,抓住了学生单纯的消费心理和欲望。可是对于大多数学生,经济来源还是父母,根本没有一定的偿还能力,被一些分期机构一忽悠一洗脑就容易失去个人的判断能力了。
一个有固定收入的成年人在面对信贷问题的时候,都会三思而后行,担心存在风险。而了解到的某个女学生,光2015年的“双十一”,就贷了2000多元,用来购物。
据网上数据,目前有三成的学生曾还不起贷款的。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到期后分期机构会联系学生的家长,只能由他们来偿还。
6.
缺少职业规划。
关于这方面,问了几个大三大四的学生,没有一个能确定自己将来或者毕业后能做什么的。很多学生表示,目前自己还非常年轻,谈“职业规划”尚早。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对什么行业感兴趣,有的会说只要工资给的还不错,做什么都可以。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大学毕业快10年了,一直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导致踏入社会后生活的很糟糕。
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心理误区之一是感觉还有很多时间可供挥霍,总以为有些问题距离自己还很远,比如恋爱结婚、生孩育子。事实上,从毕业到结婚,大多数人只有七八年甚至是三五年的时间。
其实,好前途是可以设计出来的,下面大概说一下职业规划的四个参考原则,希望对在校学生或者毕业不久的学生一些帮助吧。
一是喜好原则。
即只有这个工作是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在碰到强大对手的时候仍然坚持,在遇到极其困难情况时不会放弃,在有巨大诱惑的时候也不会动摇。
二是擅长原则。
想要把一份工作做好,甚至是做出彩,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定是从事自己所擅长的事、有能力做好的事。坚持从事自己擅长的事情,才有可能比别人做的好,自己也能在其中获得乐趣。
三是价值原则。
即所从事的工作能让自己认同,认为自己付出的时间与精力是值得的。只有这样,人才会全身心投入其中。否则的话,总认为自己做的工作不值得自己投入,势必会影响个人发展。
四是发展原则。
所从事的工作是值得的前提下,这个工作还要具备一定的发展前景,自己的努力能换回更大的回报,付出的坚持能换回够大的成长空间,人才会感觉到职业生涯有奔头,也才会愿意主动付出。
以上是这段时间和一些学生们接触后的了解以及个人感受,当然也只是部分学生,相信很多大学生的想法还是比较可观的。
在此还是要建议学生们,在校期间多看书,多思考,量变产生质变,坚持下来你将会发现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逻辑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