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孩子的课堂环境、外界压力、信息量和人格发展都会产生变化,因此父母给孩子做好幼小衔接十分重要。但具体该怎么做?哪些能力该重点培养?哪些又该放手给孩子去独立成长?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上海市著名民办小学科学教师,IBDP化学教师小飞机,在下文中分享自己培养孩子的经历,并提出了父母最该做的三件事,值得一读。
文丨小飞机 编丨Jane
先讲三个真实的故事。
第一个学生成绩一直很好,高考状元考上了清华,但到大学却不怎么愿意学习,打游戏考试挂科然后被退学。后来在一个亲戚的公司工作。这样的人生跟我们对一个高考状元的期待还是有些不一样。
第二个学生高考失利。上了一个二本的学校,选了计算机专业。毕业之后,家里稍微有点钱,去了美国辛辛那提州的一个没人知道的大学,继续坚持学习计算机。毕业了在美国找到工作,一直在专业里面钻研,他觉得这个东西很好玩、有意思。慢慢地换工作,最后去了Apple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第三个学生当时进北大的时候是踩线进来,在大学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每次考试都是61、62分,作业都是抄同学的。她英语还不错,到了要毕业的时候不知道该干嘛,因为大家都出国,就也准备出国,申请到了阿拉巴马州的一个没有排名的大学。但是在那里她遇到一个很好的教授(一个大牛在那里做科研),花了两三年的时间,就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了文章。等她博士毕业的时候,中科大直接给她offer,说只要你来我立刻给你副教授。她在实验室发现自己好像挺适合做科研,然后拒了中科大的offer,在微软找到了一个工作。
所以说,教育是更长远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讲,到底一生中的哪些阶段是特别关键的?如果我们真的为他每个阶段都做了很好的准备,是不是他的一生就能够注定幸福或者注定成功?这个是我们大家都可以思考的一个话题。现在,让这三个故事在你的脑海中盘旋一会儿,我们再拉回到幼升小的话题。
为什么有幼小衔接?
1.课堂组织的变化
我们现在幼儿园的教室,大概都是这样一个状态:大部分时间上课是围圈的,如果工作就是小组工作、做游戏玩。
但是到了小学,孩子们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秧田式的上学模式。入学第一周是适应期,我们要求孩子必须能够安静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所有孩子想说话的时候必须用这个姿势举手,必须听老师的规则,不让你说话的时候不能说。
因为我们的课堂组织发生了一个特别残忍、突然、而且没有让孩子有准备的变化,所以我们才要谈到小衔接这个话题。
2.外界压力突然增加
当孩子入小学的时候,多数家长会对孩子有一个突然增大的期待。你会跟他讲: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一个小学生了,你必须得像一个小学生一样。
来自老师的期待也是这样的:你们不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你们成为小学生了,所以你们一定要怎么怎么样……
然后也有来自同伴的压力,因为每个小朋友被老师被家长这样教育和吓唬之后,他也要去看他周围的孩子是怎么样的。
回来我儿子和我讲:“我们班的某个小朋友特别不听话,他老是被老师批评,我就特别听话,我不被老师批评,我是一个好孩子。”他们还要比哪个小朋友会10以内的加减法,哪个小朋友会拼音,哪个小朋友会写字。
在外界评价机制不断跟他们强调这些的一个环境里,他们之间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
3.信息量增大
他们从早到晚排满了课,信息量一下子增大了很多。孩子需要时间,去适应去吸收。基本上第一个星期,我儿子晚上回家路上甚至在车上就会秒睡,因为实在是太累了,他要接受好多的信息,好多规则,管得很严。
前面这三个原因,让我觉得我们谈幼小衔接,我们家长要摆正一个心态:幼小衔接不是我们对孩子要提更高的要求,这是我们欠孩子们的。
一个小朋友他在幼儿园玩得挺开心,你让他继续这样玩下去,他照样是可以学习的,但是你非得让他这样学习。所以我们家长要有一种我挺对不起你的心态,我来帮帮你。
4.人格发展的阶段性
只有这一个是孩子自己的发展需求。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论是被教育界广泛认可的——孩子发展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对家长来讲,这应该是我们作为家长的一门必修课:你要了解小朋友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他的心理需求到底是什么?
其实很多成人现在面临的心理困境,不管是不是我们原生家庭的问题,都跟婴幼儿时期需求没有被满足有关系。
比如说婴儿前期零到二岁的时候,小朋友主要的发展任务是对他人的信任感,就是对这个世界的信任。
因为那时他的意识中只有“我”和“不是我”的东西,都混在一起,那些“不是我”的东西,我到底是信任它呢还是怀疑它呢?我对这个世界应该产生安全感还是恐惧逃避维护自己?
两岁之前是信任感建立非常关键的阶段。内心的安全感没有建立好到后期会有很多问题。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去相信什么科学育儿理论:孩子的需求是按时间来的,你到那个时间就要让他满足,然后没到时间你不要去满足。
因为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你不能够按顺序讲他内心的需求是什么。去尽可能的去爱他,让他知道这个事情:我的需求是可以被满足的,有人爱我我很安全。
当有了这个信任,他知道“我能很好的相信他人”之后,他就可以很好地进入第二个时期,就是2到4岁。他会有自主感,他会觉得我有能力,世界是安全的,我可以自己去探索。
因为这时他能走、能跑、可以去破坏、去摸、去弄、去做他以前不敢的事情,所以他很想发展他的自主感,他想知道自己对这个世界有控制能力,不是说这个事情我只能被动接受,我可以去改变它。当他感受到这种能力的时候,他就会建立自信。
所以在2-4岁这个阶段,孩子的问题是:我能独自行动吗?我们要告诉他什么样的事情是你可以去试一试的。
因为安全关系,我们不能让他摸电源、玩火,但同时我们要去努力适应他,当他想要自己吃饭的时候,我们不要觉得会弄得到手很脏,不让他吃。喂饭对我们来讲是最快最有效、最舒服最方便的,但是你在剥夺孩子建立他的自主感、建立他的意志的权利。
很多老人在看孩子的时候会有这种过度保护,看见孩子跑就说:慢点你要摔啦。他应该摔,他不摔的话,怎么知道我如何行进是安全的?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让他去尽可能的去探索,只要没有生命安全,不要去打扰他,不要说这个不行、那个太脏、不安全。
当他有了胜任感之后,就可以发展到他的下一个阶段,4到7岁,也是我们现在要谈到的幼小衔接会涉及到的阶段。
到4-7岁幼儿期的时候,孩子看的是:我能不能够成功地实行自己的计划?在这个阶段里你发现他特别不听话,其实这个时候是他在建立他的目标感,他在看:我是不是能够主动的做计划—>我有没有能力去执行—>我们来看这个结果。
这件事情对我们成人来讲仍然是很重要。我们作为一个成人,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其实基本在四到七岁之前,该建立的都建立好了。我们现在的行为模式都是那个时候的一个涟漪。你那个时候什么东西发展的好,现在的行为模式里那个东西就会成为你的强势;那个时候没有发展好的有缺陷的,现在就是你的短板。
当你明白了这个之后,有的事情可以放开,当孩子有自己的计划时,你如果有条件,让他去满足,让他去完成,让他自己想,不要去频繁地打扰他和纠正他。你作为一个支持者、引导者陪伴他,让孩子有机会实习。
七岁入小学的时候,孩子要建立的是勤奋感。他能够去体会到自己的能力,而这个能力是需要他通过努力习得的。这个时候他到了群体里面,会想:跟别人相比,我是有能力的。
如果他进了小学大概两三个月之后,他给自己定位为我就是班里不听话的、落后的学生,这是一个很坏的开端。
这个落后不一定是成绩上的落后,比如说我家娃零基础进了小学,他一入校周围的孩子都会很多东西,这个时候建立胜任感就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但是有没有可能建立胜任感呢,怎么做到呢?答案是有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引导他。
胜任感就是孩子只要在学校日常生活中能够找到一方面,觉得自己做得挺棒的,比别人强。
比如说我的孩子特别听话,老师对他的鼓励就是特别乖。他觉得“我是遵守规则的孩子,老师很喜欢我。”然后他进了球队去打球。他们一个班30个孩子,选了五个。
所以只要在一两个方面去帮助他建立这个胜任感,他知道我在这个这个群体中在某些方面是有能力的,下一步你就告诉他你的能力是怎么获得,你可以用获得这个能力的方法在其他方面继续提高,这就可以了。
现在我去问他,他对他自己的定位很清晰。他说:“我是班里的中等,稍微上一点,然后老师觉得我很潜力。”他在这个群体中有一个很良好的自我认知:“我是有能力的,而且这个能力是通过我的努力获得的。”
即使他没有上任何语数外的补习班,但我会让他看到这一年里他自己通过这样的学习取得的进步,比如他从入校时只会ABCD,到现在已经读到G level。
千万不要老表扬孩子聪明,因为聪明是一个固定思维(fixed mindset),有一天如果他真不会,他会怀疑自己出了问题,不会觉得这个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的事情。
家长帮助孩子建立胜任感,然后告诉他这个是通过你的勤奋努力获得的,正向循环建立之后,其他的事情基本上就不用管他了。
其实孩子本身有很多的能力,我们不破坏它就很好了。我们很多时候干的都是破坏他们能力的事情。请大家今天之后一定要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模式。
所以幼升小的时候就是解决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是目标的问题,能不能让孩子有机会成功地执行他的计划?还有一个就是锻炼他的勤奋感和胜任感。这些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
父母应该做的三件事
1.保护孩子的内驱力
每个孩子的内驱力是他生下来就有的,那是他生命力的全部,他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东西本来是很好玩的,你不用逼他,他都会去学的。
但是一旦你开始跟他说:孩子你现在做作业太好了;你玩游戏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其实是在把你自己的外部的驱动力强加到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上。然后他慢慢的就会把自己求知的一种欲望变成了——我要满足父母对我的要求,我要满足社会对我的期待,我要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是一个好学生。
为什么中国的奥数比赛冠军只有很少成为数学家?因为他们的热爱萌芽了之后,我们没有好好把这个东西保护成他真正的内心:不是为了什么东西,我就是喜欢它、我就是觉得这个东西有意思。
你给他强加很多其他外界的要求:你要为国争光,你要出人头地,你学这个是为了找好工作,为了赚得多一点的钱,然后能够让你的孩子上好一点的学校,继续找到好工作……就这样,你把他的内驱力完全破坏掉了。
探索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玩、很美好的事情。在这个阶段,孩子他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管是搭积木也好,还是在学习也好,你就去认可他的这份投入就好,不要再跟他讲:妈妈好喜欢你这样,你真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直到你跟他说:你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2.影响孩子而不是命令孩子
命令仍然是我想让你去做什么。言传身教,比如想培养孩子阅读习惯,跟他说每天要读书多长时间,不读完就不能看动画片。
要是有一天动画片不在了,他还读吗?他能够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吗?应该做的不是命令他去读书,而是我拿一本书,我就在他旁边读,他看见我的时候,我一直在读书,而且还一直跟他讲,书里的什么东西特别好。
用你的行为去影响他的行为,这才是真正有效的,而且能培养他的主动性。
3.鼓励孩子而不是表扬孩子
鼓励的方式,其实是帮孩子去总结一下,他这件事情做的好的方法是什么?他是怎么做好这件事?我们去帮他整理他做这件事情的过程,然后让他知道做下一件事情的时候还可以采用这个方法,他还可以得到成功的机会。
他要学的是:我这个是怎么做的?比如说一个小朋友,他今天搭乐高的时候,他搭了一个跟以往都不一样的一个形状,我们应该怎么鼓励他?有几种方法:
一是启发式的鼓励。去问他:你今天搭乐高的形状很不一样,你是怎么做到的?你是怎么想?你在想什么才搭出了这样的东西?
你把所有问题问出来,本身对他就是一种鼓励。你跟他说:今天搭得真好看,宝贝你真聪明。对他来讲是没有信息量的。他不知道下次再怎么弄才你才会继续这样表扬他。
二是描述性的鼓励。就是描述这个东西,你看到的是个什么样子的东西。比如说:今天这个乐高跟以往都不同,以往是个什么样子,今天是这样的一个形状或者有了这样的一个连接。当孩子注意到你观察关注到他,而且你有很明确的语言表述出来事实之后,他会开始跟你讲,妈妈今天我想了什么,所以我怎么样做了。他也是在总结。
三是赋能型的鼓励。我相信你可以自己把这个事情做的做得很好;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下次继续搭成这样子;你是怎么做的呢?
建立生命的底层操作系统
家庭教育重要在哪里?因为有些东西是学校的集体教育没有办法给到的。
我们说每个家庭都不一样,其实是每个家庭给孩子一个不同的底层操作系统: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可能大家会觉得为什么要在这么早的时候跟孩子谈问题?因为孩子他们产生疑问、以及他们开始思考一些很深刻的问题的时间,比我们想的要早得多。
我家孩子大概在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问我世界是从哪里开始的?最终会变成怎么样?人死了之后会怎么样?现在他们都会开始想很多这样的问题,他们会问很多为什么?
所以我们和孩子的对话,很多家长都觉得不要跟他讲得太复杂,这个时候他不懂。其实很多关于世界运行基本规律,就是在这样日常的对话里,慢慢建立起来的,这需要一个长时间影响和反复的过程。
我给我的孩子最重要的操作系统分三块:
1.信任和善良
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相不相信这个世界是一个好的世界?对一件事情是不是能保持一个乐观的态度?因为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类人,不管什么事情出现,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别人不好——公司不好,学校不好,同事不好,我没有什么不好。
我不希望我孩子成为这样的人,我一定要让他知道一件事情,不管多糟糕,发生之后一定有他好的一面。没有任何一件事是绝对不好。
这个道理我从小就和他讲。这个世界是一个好的世界,我们要做一个好的人,周围的大部分人都是善良的。我们当然要保护自己,但是首先还是要去信任。
我觉得这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价值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一直对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产生怀疑,你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很开心很快乐的人。
2.勤奋
我在海外求学其实遇到很多很厉害的人,就一直在试图找这些人身上的共同点。
大部分人成功当然是运气好,这一点大家都不要否认。我们小时候都被灌输成功是99%的汗水+1%的灵感,没有这1%的灵感,99%点几的汗水也没用,所以运气是无可辩驳的重要。
但是每一个成功的人肯定是勤奋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只靠运气,他一定是个勤奋的人。所以这是一个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它可能不充分。必要条件就是:没有它不行,有它不一定行。
所以这个东西我们可以去培养,或者我们可以让孩子意识到,一定要勤奋。你喜欢一样东西,你就一定要为它付出,不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
很多时候我们看现在的小朋友,累一点或者学的时间长一点了,就说:太小了太累了,不要让他这么苦。很多家长都觉得我现在努力奋斗拼搏就是为了不让我们孩子受苦,这就是个伪命题。他不受苦是不可能好的,一定要勤奋,所有的人都在努力。所以不管我家里的条件是好还是不好,一定要让他从小就建立这样一个价值观。
举个例子:我有次打车遇到的滴滴司机跟我以前遇到司机很不一样,首先服务很到位,然后他穿的衣服很干净。因为我几乎天天打车,遇到大部分滴滴司机都在跟我抱怨说,赚不了几个钱,还要分给平台、还要被查被罚款,所有大家都不愿意干,但是这个司机就干得很开心。
这个是一个真事,虽然听起来就像是《读者》上的鸡汤故事。
请问我们大家职场上公司里,甚至是硕士海归,有多少人对工作有这位小学三年级的滴滴司机的认识和态度。现在的小年轻90后,我接触到很多,做点什么都觉得太累了、不想干,想找一个轻松活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
他的这种意识是怎么来的?我们去溯源,他在小孩子的时候,他在上学的时候,他去考试去奋斗,不管是申请国外大学或者参加高考也好,那个时候的目标到底是啥?如果就是为了找一份活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他不可能如愿以偿。
这是违背基本的世界运行规律的,你必须要勤奋,一定要付出才会有收获。所以我家三个孩子都要跟他们讲,这个是绕不过去的世界运行的基本原理之一:一定要勤奋。
如果我自己在家加班,小朋友要打球,你就2个小时该跑10圈跑10圈,该跑多远跑多远,不要喊累,因为你想要获得这个结果必须要有这些付出。
3.平衡
这个我们教的真的非常少,因为应试的体系里没有平衡这个概念,要么对要么错;不是黑就是白。
为什么在这跟大家讲,因为学校几乎不教,大部分学校都学不到,老师是要根据标准化的考试去把你筛选出来。标准化考试是什么呢?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就是标准答案,参考书上只有一个。
什么事情要么就是对要么就是错,导致我们现在到了工作中跟很多人讨论问题的时候,要是你跟他说这样不行,他会跟你说那样的话也不行,他就会跑到另外一个极端去。
这就是为什么你觉得跟人讨论的时候像在抬杠,因为他要不就这个极端要不就那个极端,他不知道这两个中间还有大片是灰的。
所以这是一个很基本的概念,我会跟孩子讲:这个人或者一件事情他不好,那他还有什么好的?什么事情我都会跟他两面的去分析,看有什么事情是只有好的没有不好的。
一个他不喜欢的人,我也会问他:他身上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吗?或者他制定一套规则,我就问问他:有什么事情是在这个规则里不适用的吗?公平好,公平有什么不好?如果你真的公平了,会有什么样的情况是公平会给你带来伤害的?自由,你想自由,自由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伤害;自由会带来什么样的好?你把两个事情放在一起,一定要比较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如果他不太会跟你说这个不好,不这样就不好。就这样类比: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这个事情发展的原因,从前到后是怎么发展的?这个事情到底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观点?
这个是西方的那套思维方式,不断的去训练孩子们的那些能力,中国的孩子最欠缺就是这个。老是觉得老师说的就一定是对的,所以要不断的跟他纠正。但是作为学校老师,又希望孩子们都认同你是对的因为这样最好管理。所以很矛盾。
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我们在讨论中庸的问题,但是我们现在的这一代有多少人到底理解中庸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平衡(balance),其实所有这个世界上一切的艺术,然后最高级的智慧都是在平衡这些事情,都在这个平衡之中。如果能够掌握到最好的平衡,事情就可以做好。
三个基本能力
阅读、深度理解、运动和自然教育——这三个也是现在的学校里,幼儿园还可以,进了小学就要缺失的部分。
1.阅读
现在大家都知道阅读是重要的。但是我们基本上没有办法做到像美国或者欧洲那些学校里每天给孩子布置看书的作业,带回家看完之后再换一批继续看,因为你还有很多的作业语文数学英语。如果孩子真的能够有时间,每天能够很自由的阅读一个小时哪怕半个小时,都是很奢侈很奢侈的。
阅读对于一个人来讲非常重要,它在帮你延长你的人生,人的经历是非常有限的,但是书里是那么多的人生,把它压缩在很短的文字里,帮你去经历他们,让你少走弯路。
所以你能不能够妥协,能不能够放弃,让孩子不去读英语的时间,陪他好好的读一本书,这个是家长可以做的事。
读书能够让你内心很平和、从容,你见的多了之后就没有那么急了,不要那么焦虑了,很多事情就能看得很明白了。如果我的孩子他即使不是一个很成功的人,他是一个很从容的人,我觉得也很好。
我最终的一个期待的是他能不能有成就无所谓,但他这一生能活得从容、通透,我觉得我的教育就成功了。而阅读真的是可以帮助他达到这一点的。
2.运动和自然
每一个孩子都不应该因为学习而剥夺掉了运动的权利,运动和学习两者是可以互相促进的。一大堆的科学证据证明每天运动一定时间,你的空间感会变好,各种感官灵敏度都会增加。而且一般情况下,运动这样的补习班,孩子是不大会像弹钢琴那么的抵触的。
让孩子在幼儿园、在1-2年级,好好玩、好好运动,让他形成这样的习惯,在这个里面锻炼他的勤奋感,让他知道要努力付出,让他知道自己可以去胜任一些东西。然后如果是一个集体运动,要我们跟其他的人配合。
他在这个集体中,他会知道他自己是不是擅长这个运动。即使他不擅长,但是他传一个球,另外一个人进了,他也很开心,他知道我的贡献可以给这个集体带来荣誉,他也觉得我挺厉害,这个东西是你让他坐那儿上课没有办法获得的。
每个孩子来到世间,他们大自然的链接是天然的。跟大自然的接触,他能够感受到的那种自然给他的滋养,他内心能够生产出来的力量,以及他对这个世界的喜爱都是特别丰沛的。
所以有机会跟孩子一块儿去公园里面去,蹲下来跟他一起,挖一挖土,一平米的范围内能找到好多东西,让孩子喜爱这个世界,让他知道这些东西很重要。
等他长大的时候,你跟他讲我们要垃圾分类,我们要节约能源的时候,他内心有链接感,不然这些跟自然没有链接的孩子,你跟他说你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他没有感觉,为什么要做这些?跟我又没有关系。
3.深度理解,让孩子去发现事物背后之间的联系
为什么这个事情是父母能做的?因为现在的教育都是集体形式,过多地关注知识点。但其实大家都知道未来知识不那么重要,你想要啥都能在电脑上搜到。
你初中高中都学元素周期表,还有几个人用?有啥用?这些东西没有用。但是元素周期表应该告诉你一个什么道理?它告诉你,所有的这些元素之间,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决定了它的性质。有了这个之后,你可以把这个东西举一反三地放在其他的东西里面。
比如说我这样跟我的孩子讨论颜色,他画画的时候,老师讲三原色,红色黄色,混在一起就变成橙色是吧?我问他:颜色是由红黄蓝三原色组成了所有的颜色,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什么样其它的事情也是这样,本来很混乱,但是你把它拆开,拆拆拆到最后就只有几个元素的?
这个问题,一般上课老师是不会问的,因为它不属于任何一个学科。不是画画、不是数学。但它背后的规律对孩子来讲是很重要的,这个是概念,这个是深度理解。
我问了他之后,稍微启发他就能说出来音乐,所有的旋律都是可以拆成7个音符;英语单词,就26个字母,组成成千上万的单词;数字,就10个阿拉伯数字……所以这些跨学科最后放在一起都是同样一个规律。
这样的问题是家长可以问孩子的:这个事情可以用在生活哪些方面?然后再深挖一个我还可以问他,我说颜色这个东西组合和排列,跟数字的组合和排列,以及音符组合排列有什么不一样吗?当你红色和黄色也是创造出一个新的颜色是橙色。但是do和mi这两个一边同时弹下去,你有创造出新的音符吗?这就问得很深。
就是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家长可以这样问。当然家长也可能说:我也想不到这样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有这个意识,你只要多问一句:这个东西还能用在哪儿?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在挖孩子的深度理解。
当他能够做这种可迁移的知识的应用的时候,他就真地对这个概念理解了。这个是学校很少教的,但是有的孩子可能就会悟出来,有的就悟不出来。你多帮他问一句,他可能就会悟出来。
有舍才有得
孩子的时间是很有限的,选择一条所谓的容易的路就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把他鸡到一个好一点的学校我就放心了,他将来就能怎么怎么样。但这不一定是正确的路。
往往正确的路都是要难一点,正确的都是需要你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他,而不是花钱把他送到一个地方,让他去上课,去上一个他不喜欢的课。你真的去陪伴他,花时间去了解这个孩子到底对啥感兴趣,要想清楚到底要孩子什么。
比如说我就要孩子从容,那我就陪他看书,培养他运动,培养他这个年龄段所有需要具备的能力,然后他自己能长成什么样,那他就自己长去吧,跟我也没什么关系,我也不能帮他一辈子,成也罢败也罢那都是他自己的命、自己的运。我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就很从容。
文首三个故事,有一个故事我没有讲完,就是那个在大学差点读不下去,然后到了研究生博士阶段,发了Nature和Science特别一帆风顺的学生,她去年生孩子的时候,孩子生下来,但是她就再也没有醒,到现在一直昏迷,应该是一起因为麻药导致的医疗事故。
所以我们没有办法控制我们的孩子,去让他过什么样的生活。她的父母在培养她的时候、做幼小衔接的时候、高考的时候、发了Nature和Science特别开心的时候、结婚怀孕的时候、直到发生事故的这一刻,我们都没有办法控制。这就是生活。
教育就是生活,教育不是为了生活做准备,教育就是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们在每一刻都过得从容,我为他全心全意地付出,而我也很享受和他在一起的时间。我对他的人生没有任何期待,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期待。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3000+篇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