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15」王阳明如何“吃烤鸭”?

「知行合一15」王阳明如何“吃烤鸭”?_第1张图片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

王阳明、朱熹都是明朝大儒,他们有何不同?本文将为您解答。


尧舜的1万两,也就是孔子的,孔子的9千两,也就是尧舜的。只要此心同样称为天理,就同样称之为圣。如果只在分量上比较,就陷入功利的泥潭中。如此就能大的成就大的,小的成就小的。


中年劳碌奔波,直至老死。也不知道到底成就了什么,真可悲啊。我们很多人都和王阳明一样,特别注重外在的东西,比如名利。名利自然的会牵绊着我们,如果侥幸得到,最好。

一个情绪总是被外界牵绊着,活的很痛苦。专心在良知上下功夫,用良知去做事情,成为圣人。

 

王阳明龙场获道,最初起源于对朱熹格物致知的怀疑。

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对朱熹格物致知的重新解释:

如果把烤鸭放到朱熹面前,他和王阳明完全不同。朱熹会认真的看一会,当他看了许久后,也不明白鸭子是怎么变成烤鸭的,他会把烤鸭师傅叫过来,然后问问题,他会问的问题很多,比如几岁的鸭子最适合烤,烤鸭子之前要有哪些仪式,都放哪些佐料,烤多久?由于饮食业特色菜是不外传的,所以朱熹从师傅那里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朱熹连烤鸭也不吃了,转身去了书店。买了几十本关于烤鸭的书籍,回家日夜苦读。最终可能学会了烤鸭,也可能没有学会。如果他学会制作烤鸭,就会把烤鸭的制作流程当做知识,传播给后人。最重要的是,他会从烤鸭的知识中,得出一个天理来,天理可能是活生生的鸭子,一点都不好吃,经过活生生的烘烤后,成为了美味。人生在世,都应该记住这样一个天理,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这个论述的整个过程,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

格就是探究的意思。物就是万物,包括意识的和物质的。致是获得。知是知识。朱熹用探究方法来探究烤鸭,最后获得了烤鸭的知识。这还不算完,这个知识不仅仅是常识,还要上升到天理层次。正如我们刚刚说的,朱熹通过探究烤鸭的知识,从而得到一个人生哲理。

当王阳明面对那盘烤鸭时,他肯跟会有两个反应。第一、他抄起筷子就吃。第二、他会在朱熹走后,看着鸭子说,请你不要见怪,如果你是活的,我是绝对不会吃的。

但你现在是死的,而且你的命运就是被人扔到烤炉里烤,最后端到饭桌上被人吃掉的。所以我吃你是心安理得。至于你是怎么被烤出来的,我不想知道。我又不是烤鸭师,干嘛要知道这些。我只知道,吃你没有错,就是了。——这段话就是王阳明的格物致知。

格是正的意思。物就是“是”。是义之所在。我们意识到一件事情时,就是要存有一个好的想法。格物就是正念头。念头好,就要维持。王阳明意识到吃鸭子这件事情时,只是意识到鸭子被我吃是天经地义。是天理。所以他继续保持这种意识。进而致知。致是停止,实现。知就是良知。


朱熹认为孝顺父母是个复杂的活,你要学习各种孝顺父母的活。王阳明认为你不必学习孝顺父母,你的心就会告诉你,如何孝顺服务。两人认识不同,原因在于。

王阳明认为心即理,朱熹认为,性即理。心分为性和情。情指的七情六欲。理学家主张静。意思是要时刻表现庄重的仪态,人应该像僵尸一样,一板一眼的,这样才符合性,才符合天理。

所以理学家要求人们存天理,灭人欲。所以朱熹说,心可不是天理。心分为性和情。性和情是心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即是你砍断一条,把另一条变成金刚腿,那你还是个残废。——可见学习朱熹的人,内心都是个残废。

本文选编自《《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行合一15」王阳明如何“吃烤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