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万阅读量的启示

大前天,我在微信公众号上更新了一篇文章“《投资者的未来》之寻找旗舰企业”,内容是阅读《投资者的未来》(作者杰里米.J.西格尔)这本书某一章的笔记,不出所料,阅读量依然少得可怜,前天晚上,我在某投资论坛上也更新了这篇文章,后面就是上首页,阅读量飞速增加,被转发,被评论,被关注。现在是这样子的:


超百万阅读量的启示_第1张图片

对这个现象,我觉得自己有必要深入地思考一下,什么样的文章才能获得更多的人关注呢?以下仅代表个人思考,不是标准答案。

文章必须浅显易懂

不管你想写哪方面的文章,我觉得排在第一位的标准就是,得让别人能看明白,你可以写专业知识,也可以写亲历的小故事,首要一点是必须能让别人看懂,比较容易地看懂。笑来老师说,写作的本质是沟通,一对多的沟通,那既然是沟通,就不能仅仅说出去就算完,还要让别人比较容易地接收到你传递的信息。真正的牛人是可以把复杂的事情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见Ray.Dalio的《原则》(在知笔墨搜索“原则”即可下载),看作者怎么把这么枯燥、复杂、深奥的“原则”用最简单的词汇表达出来的,连我这种从来不读英文书的人都觉得,这本书的英文版比翻译的中文写的好太多了。这也是为什么笑来老师喜欢用类比的原因,类比就是用大家都已知的东西去类比未知的东西,以帮助大家理解未知事物。

这篇文章相较于我之前写的,非常浅显易懂,讲的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标准普尔500指数原始的成分股中表现最佳的前20家公司的故事,其中大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公司,比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保洁、高露洁、雅培、辉瑞等,这些公司大家很容易熟悉,所以很容易理解。当然这一点不是我的功劳,其实文章95%以上的内容都是作者西格尔教授的,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完全是作者的功劳,与我无关。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也可以很清晰地认识到,如何才能让文章浅显易懂呢,那就是尽量用读者已知的东西,少用读者未知的东西,如果你的文章通篇大部分内容都是读者闻所未闻的,那他们怎么会明白你在说什么呢。再看笑来老师的专栏,所有的文章,所有的文字,全是我们平常就使用的,他的本事就是全部用我们已知的东西推演出我们未知的东西,这样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比较容易接受。如果他用一堆专业的词汇去解释他要教给我们的这些道理,那我们根本就吸收不来啊。

文章必须对别人有用

这周笑来老师一直在强调,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做有用的事,创造有用的产品。写文章亦如此。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应该就是是否能给别人提供价值。对别人有用,也分什么人,也分很多层次。

这篇文章上了雪球首页,是阅读量这么多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这篇文章有用首先是要对雪球有用,否则你只能躲在角落里,混个三瓜俩枣,可以参见我在雪球上没有上首页的其他文章,阅读量很低的。

什么是对雪球有用呢?雪球是一个投资论坛,也是一家公司,它的目的很简单,流量和盈利,就是能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吸引更多人交易、讨论,所以它是非常欢迎大家发贴的,不管你说的对不对,好不好,都无所谓,甚至都不一定是关于投资的话题,只要在它的地盘,就是它的菜。

可以看出,雪球的目标和用户的目标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它需要的是更多的人进来,停下,使用它的各种功能,比如:发贴子、转发贴子、提问(类似分答)、打赏、发红包,当然关于投资,在雪球你可以阅读各类官方、非官方的资讯,可以看盘、交易股票、基金、债券,可以是A股、港股、美股,可以建立自己的实盘或模拟组合,可以帮你自动打新,甚至可以PK、撕逼等等,通俗地说,就是能带来人流,进而带来信息流、资金流,这就是雪球的需求所在。

对于雪球的用户来说,目的也很简单,赚钱,来雪球是来赚钱的,我得能看到别处看不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可以方面地交易别处没有的产品(雪球开发了自己的蛋卷基金、组织了自己的私募工场)。

对于文章的作者来说,最好是能满足两者的需求。但实际上,这很难,所以雪球上有很多人紧紧抱住雪球的大腿,写了很多对雪球有用但对用户无用甚至是有害的东西,就是可以博眼球,但文章的道理全错,雪球上大家可都是真金白银地在投资,听信错误的言论的结果就是金钱上的巨大损失。当然投资是个人的事务,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有些人在这其中起了很坏的作用。

再说“有用”的层次,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一次性和永久。表层的“有用”仅能指导人们短期或者一次性的行为,比如告诉你哪支股票要涨了,底层的“有用”可以指导人们长期的甚至是永久性的行为,比如价值投资的理念,永不过时。但有一点比较反常,越是表层的“有用”越是能吸引人,越是底层的“有用”越不吸引人。人们喜欢听到一个建议能马上去做马上看到成果,不喜欢听到建议后需要不断地深入地消化吸收才能运用,成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你把笑来老师的专栏推荐给一个没看过笑来老师文章的人,多半会被拒绝,甚至嗤之以鼻,反而讥讽你喝鸡汤、被洗脑,也是这个道理。

表层的“有用”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而底层的“有用”解决的是“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问题,你只知道“怎么做”,那你比着葫芦画瓢,最多只能做对一次,因为每一个“怎么做”都暗含一个大前提,就是当前的环境,但外部的环境是在时刻发生变化的,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如果你知道了“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理,那么你不但可以做对这一次,以后环境发生变化了,你依然可以根据这个原理衍生出来新的方法,可以做对很多次。但做到前者很简单,照抄作业就行,做到后者却很难,需要你自己深入的思考。

我这篇读书笔记当然是符合两者的需求的,再次声明,这是作者的功劳。作者将其多年的研究成果写到书里,揭示了一个大家其实都很明白的道理——消费和医药出长牛。标准普尔500指数原始成份股中表现最佳的前20家公司中,有11家是日用消费品公司,有6家是制药公司。也就是说,要找长期的大牛股,到消费和制药公司里去找,概率会大很多。并且指出这些公司的共同点:

市盈率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利润增长速度远快于人们的预期,股利率与市场平均水平持平,拥有高质量的品牌产品,在全世界开拓市场。

还提出了投资者收益的基本原理:

股票的长期收益并不依赖于实际的利润增长情况,而是取决于实际的利润增长与投资者预期的利润增长之间的差异。

这就是对于用户的价值所在,而且是长期“有用”的价值。作者的结论对普通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完全可以提高投资者的胜率,应该说兼具表层和底层的用处,不同的人可以按需索取,所以,这也是这篇文章能在雪球有这么多阅读量的最重要的因素。

发布平台很重要

雪球是投资论坛,我写的是投资大师的经典著作中的片断,内容契合很重要。如果把笑来老师专栏的文章搬到雪球,估计阅读量不会太大,但不代表笑来老师的文章不好。所以写完文章以后,选择发布的平台非常非常重要,还是那句话,你得找到最需要你的文章的那些人,最好能找到他们集中出没的地方,你就发在那里。

除了点击率,还有更大的好处,就是你可以获得更多、更专业的反馈。雪球号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不能说人人是高手,但肯定人人都在实践,也就是说,都是在投资这一亩三分地里面混的,当然有的混的好,有的混的差,至少,你可以接收到来自投资一线的第一手真实的反馈。

还有更大更大的好处,雪球上藏龙卧虎,人才辈出,说不定哪天你就勾搭上哪位大牛呢,即时勾搭不上,你也可以近距离地观察他们是怎么投资的,有大牛甚至把自己的实盘在雪球公布,这是多么好的学习机会,当然不是抄作业,而是观察、思考、模仿他们的思考和行为。

利用时机放大价值

我们知道,现在是熊市,熊市意味着大部分股票都在跌,但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在跌,有的股票就在涨,大涨,什么股票呢,就是这篇文章中说的消费和医药股。在熊市表现比较好的一般是弱周期股,也就是说不管什么周期不周期,你总的吃吃喝喝吧,有病你总得看吧,再加上熊市资金有限,很多机构会抱团取暖,也会选择扎堆在消费和医药股,毕竟这些公司的业绩确实更出色,所以这类股票往往可以在熊市逆市上涨,最近正好消费医药股表现抢眼,参见贵州茅台:

说到时机,很多人非常会把握时机,专门挑选头条事件发表评论,一般会收获不错的点击,为什么?因为人们的大脑大部分都被短时记忆所占据,就是说,越是近的事情,人们记得越清晰,阅读此类事件的文章越是能引起共鸣,参见上文所说由已知到未知。举个例子,当年911发生的时候,你如果发表一篇关于911的文章,肯定吸引眼球,但是,如果你现在再发表,估计没几个人有兴趣看了,因为911事件的记忆已经从我们的脑海里渐行渐远了。

所以又要说会“有用”这个话题了,因为单纯地时机是没有意义的,抓住时机是为更好地提供价值服务的,要抓住那些能放大对别人的价值的时机才是有意义的。

总结:

文章首先要通俗易懂

文章关键对别人有用

选择平台扩大影响力

把握时机以放大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超百万阅读量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