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策略是罗伯特•迪尔茨提出来的,他是国际级的NLP大师,NLP是神经语言程序学的缩写,简单来说就是关于人类行为与沟通程序的一套详细可行的模式,虽然它本身不是一套心理治疗法,但常常被用来了解人类的经验和行为。
迪尔茨分析了很多天才,认为他们的创造力是有迹可循的,那就是他们的工作模式。迪尔茨认为迪士尼的创始人华特•迪士尼的工作模式非常值得借鉴,他的策略是“将创作过程切割”,给每个关键部分一个单独的空间。
迪士尼将他和迪士尼团队的创作过程分割成了三个阶段:梦想家、现实主义和批评家。
在梦想家阶段,大家天马行空地启动想象力,并且不必考虑能否实现的问题,也不允许有批评;
到了现实主义者阶段,才开始考虑如何实现的问题,同样也不允许批评;直到批评家阶段,才开始有批评。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思维过程中都包含着这三个部分,只是普通人这三个部分常常是混在一起的,这导致每一个部分都没有充分发展的空间。例如当你展望一个梦想时,你现实主义者的部分同时会担心,这能实现吗?甚至干脆就调动批评者的部分说,你根本实现不了你的梦想。
同样的,你也很难做一个尽兴的批评家,因为这时你的梦想家角色可能会跳出来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做,你这个没有想象力的家伙,你知不知道你在给我泼冷水;而现实主义者的角色也可能跳出来说,你除了批评还会做什么,你知不知道我有多辛苦等等。
这三个角色混在一起,一个人的思考就会变得混乱,一个团队的集体思考也会混乱,而将这三个部分切割开,给每个部分单独的空间,这种混乱就会大为改观,并且在每个单独的空间内,这个空间所负责的那一部分就会充分展开。
现实中,迪士尼公司也是这样工作的,专门设置有一个“梦想屋”,在这个房间里工作人员可以尽情想象,而不允许有任何批评。
迪尔茨的“迪士尼策略”的练习:
迪尔茨把迪士尼的这个策略进一步细化,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操作性的工作方式,也非常简单。
迪尔茨作为培训师,他在做培训时的技术可以说是把我们内心抽象的东西,投射到空间中,然后在这个空间探索内心,并得以改变。这里说的空间,就是实实在在的物理空间。
他的工作中,常用纸巾来标记空间的名称,之所以用纸巾,是因为纸巾到处都有,很好找。例如,我们上课时,在“迪士尼策略”的这个练习中,如果有一个人要接受他训练时,他会选一块空旷的空间,然后拿四张纸巾,放在地上,并且纸巾之间都有大约一步远的距离。
第一张纸巾放在学员一开始站的位置上,这叫“后设位置”,而在对面一步远的距离上,左中右分别放一张纸巾,代表着“梦想家”、“现实主义者”和“批评家”。
接下来的操作步骤是这样:
1、在后设位置,让学员闭上眼睛,感受身体,然后张开双臂说,我是敞开、专注和放松的;
2、问学员,你这个练习具体想处理什么梦想或计划;
3、进入梦想家的位置,让学员充分表达他的梦想,并询问他有什么体验;然后,回到后设位置,澄清一些问题;
4、进入现实主义者的位置,让学员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和刚才一样,再回到后设位置,澄清一些问题;
5、进入批评家的位置,让学员从多方面去发现梦想和计划的不足;然后还是一样,回到后设位置,澄清一些问题;
6、让学员绕着“梦想家”、“现实主义者”、“批评家”和“后设位置”这个圆圈多走几圈,看看还会有什么感受和体验自动浮现出来。
为了让不靠谱的梦想可以有靠谱的行动计划,那么就用“迪士尼策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