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PM的被迫征文

与跟谁学的相遇始于2015年初秋的一个傍晚,武汉大学宣讲会现场,乌泱泱一屋子求职毕业生,亮黄色的问仔在人群里格外显眼。

之前并没有太多了解跟谁学,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也并无经验,因此在深夜12点收到初面通知时有些激动又忐忑。面试在第二天,早起跟室友模拟了面试问答,踩着细高跟就奔赴了秋招以来的第一场面试。

面试官是个年轻的黑脸小伙子,全程高冷严肃,聊了约一个半小时结束。不算紧张也不算很轻松,对自己不熟悉的技能和领域有些沮丧,但是勾起了对互联网教育O2O行业的兴趣,在知乎上看了些帖子,越发期待二面机会。

二面通知电话同样在深夜,挂了电话有些兴奋,向一位做PM的老朋友取了面经,又踩着细高跟雄赳赳的奔赴二面。同样聊了一个多小时,过程很愉快,没有太多考虑能否通过,只觉得有这两轮经历已经很知足。透过跟谁学,也了解到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有很多人跳出以前的舒适圈,正在做一些改变大众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努力,这些创业者令人瞩目,这份事业也值得参与。

怀着这份向往,在接到薪水面通知电话的时候开心得几乎跳脚,完全不了解薪资面试的流程和技巧,也没有准备,很愉快的就和面试官达成协议。走出面试酒店的时候,觉得武汉的天空都明媚起来了。内心里满是感激,能在毕业求职的第一次尝试中就得到肯定,自己是一个何其幸运的人。

“你为什么想做产品经理?”

在面试或是在与朋友聊天过程中,好几次被问到这个问题。自己也主动或被动的思考这个问题,最初的好奇、新鲜、有趣这样抽象的出发点渐渐落地,考虑清楚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与这份职业的匹配度,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与这个岗位所要求的是否合拍,这个问题也就有了清晰的答案。选择这份职业不是在迷茫中做的决定,选择跟谁学也不是一时兴起,我期望在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中去做一个感知者,如果有可能也想做一朵小浪花的创造者;我深知教育于社会于个人的意义,对教育行业有些职业情怀,跟谁学这个聚焦于教育O2O的互联网平台,满足了我对互联网与教育两者的憧憬,这份机会弥足珍贵,这个选择更加符合初心。想清楚了这个问题,便不那么患得患失,不再畏惧忐忑,对即将到工作充满期待。

如今,来到公司实习近两个月,没有不适应和局促感,虽然也感觉到一个纯种文科生做PM工作的短板,在沟通技术实现问题时有些沮丧,但一想到这份工作将促使自己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势,甚至能在新领域里中探索和开发到自己都不曾发觉的闪光点,沮丧也随之散去。持续地保持开放与学习的转台,这不正是自己所追求的么?从过去一个产品的使用者转变为产品的设计者,这种转变过程既有趣也有挑战。

渐渐地熟悉了工作节奏,在mentor的指导下,一步步地接手团队分配的任务,学习原型设计,学习撰写需求文档,学习与开发团队沟通。流量变现部的小伙伴们个个都是可爱的,研发的同学很耐心,前端同学特别能干,部门leader很逗趣……每一个人都是友善的,也与他们的沟通和相处给了我这个产品小白莫大的信心。除了产品设计之外,PM还需要关注一个产品的变现方式,在用户体验和公司利润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研究更多种可行的变现方式,这些工作都让人充满斗志,好像真的投入到了某一项事业中。尽管也有加班劳累,但内心是充盈和愉悦的。我正在做的,是自己所喜欢的工作,每一天的自己都有所进步,这种状态使人充满力量,也令人心安。似乎一切都符合自己最初对这份工作的预想,很庆幸自己做的选择,也感恩于跟谁学所给与的机会。

互联网行业风云变幻,颠覆与被颠覆是一种常态,但我庆幸的是当下有这样一群优秀的人同行。同样的理想和特质让我们走到一起,“恰同学少年!”我们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在跟谁学这个大集体里,像一滴水融入另一滴水,像一束光簇拥着另一束光,我们看着同样的远方,因为有了彼此的扶持而脚步更加踏实。创业之路总是艰辛,“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跟谁学走过了创业初期最难的日子,如今的跟谁学更有力量,也更有担当。“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未来的日子,愿我们不忘初心,携手共进,同行不孤。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PM的被迫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