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己之学

前不久,咱们《伯凡·日知录》办了一个小型的见面会,我和几位同学讨论了很多问题,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感谢同学们的精彩发言。今天趁周末的时间,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当天讨论的部分内容,希望你也能从中受益。

保持幼态,终身学习

学习的状态是一种挑战,让自己对一种新的东西产生好奇。实际上,这是一种心智的幼态延续。我们学习曲线的陡峭程度是和我们的好奇心成正比的,小孩在一出生,稍稍有一点点感知,他就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人的学习曲线从0岁到7岁是很陡峭的。而从7岁到14岁,也比较陡峭。但逐渐逐渐的,从14岁到21岁,从21岁到28岁,渐渐地平缓,到了35岁,再一个七年,就是一个平的线,甚至往下走了。

我们说终身学习,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就是延续你的好奇心,那种幼态,小孩的那种好奇心。 要终身学习的道理我们都明白,但是人从来不是根据道理去生活,根据道理去行事的,而是根据场景。所以,我们就要把自己置入到知识的场景当中,激发自己的兴趣、好奇,进而去思考那些超出了我们视野的东西。如果你能经常保持着这种张力,就证明你是处于学习的状态,如果你不是处于这种状态的话,你强迫自己学习,你想往自己的脑子里去灌一些东西,即使灌进去了,很快也会蒸发掉。

虚位以待

总有人问我,看了那么多书怎么能记得住?我说,我记得住其实是因为,我迅速地在我学到的东西之间建立了连接。丢掉一个东西容易,但如果几个东西拴在一根绳上,就不太好丢掉了。 你要建立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这样想丢都丢不掉。 或者说,当一个新东西出现的时候,我第一眼看见的是,我关心的某一个问题原来是这样的。

之前中信出版社给我发了一个PDF文件,是他们马上要出版的一本新书,讲意志力的。序言我一看就知道,这本书是我一直要找的。为什么?因为我一直在考虑意志力,它既然叫意志力,它形成的机制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人意志力特别的薄弱,激情很高,但很快就消失了?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为什么有些人常立志,戒烟就只有几个小时,这到底是怎么来的?也就是说,我一直在思考意志力的问题,只不过我的思考里有很多漏洞需要填满,也就是虚位以待。所以拿到书之后,我很快就把整本书都看完了。如果你不在头脑当中制造很多虚位以待的东西,你是不可能有高的学习效率的。

君子见几而作

如何获得认知优势?不要去学那些大家都可能学到的东西,这个世界上最不稀缺的就是那些大白于天下的信息和知识,水涨船高,学了你也构不成优势。最稀缺的是什么?是已经出现的,但是只有少数人能感受到的,微妙的,但具有决定性的那些趋势和知识。几乎就是差不多没有,实际上又有的那些东西。这个东西就叫几。跟“机会”、“见机行事”的“机”不同,但也有联系。

我们知道,熟练的出租车司机知道堵车的时候该走哪条胡同、哪条小路,但是这个信息他是不会共享的,因为一旦共享了,所有的车都跑到这条小路上来,那小路一定是堵死的,不仅不会形成优势,很可能形成巨大的劣势,因为这是条小路嘛。

我们要的,就是那种依稀出现的东西,那才是最重要的。 在黎明之前,会有特别黑的那一段时间,在那一段时间里面,只有极少数的人,比如说长期生活在荒野的猎人,在没有指南针,看不到星星,没法识别方位的情况下,他知道马上天就要亮了。但是大多数人只能通过已经出现的曙光发现哪边是东方。

大家作为自己的领导者,要看未来的方向,而方向这种东西,不是说我想保密不告诉别人,是即使我告诉别人,别人也不会相信,因为他感受不到那种东西。所以从0到1的创业,他是在常识和幻想之间找到了一个秘密。常识是不可能创业的,纯粹的幻想当然也不能支持你创业。对你来说真真切切,对别人来说虚无缥渺的东西,这就叫见几而作,君子就要做到这样,所以君子就是领导者。

华为有一句话, “绝不在非战略性机会点上消耗战略性资源” 。企业也好,个人也好,都应该是这样。我之前讲过,自然界里面最猛的猛兽猛禽,它们平时都是病怏怏的,是因为它们太清楚要把精力消耗在哪些机会点上。这是区别卓越的人、优秀的人和普通的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意志力资源有限,你一定是引发了一个小的变化以后,这个小的变化像发酵一样,自内而外的,引发一场大变革,高人就是这样。而普通人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张旗鼓地改革,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延迟判断

大家都在讲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我觉得可以用一个纬度来区别,那就是是否会延迟判断。穷人思维是什么?穷人思维就是事情的好和坏都只是眼下,就这一刻,他不会延迟判断。而富人思维,就是这个事的好和坏,我不先判断,我先要问这个事该不该做。假如,你抱了特别大的期望,做了一件你觉得能改变你的一生的事,后来发现根本没用,甚至有副作用,那结果就很惨。如果你会延迟判断,就不会轻易地在最初就判定一件事有用还是无用。就像电影《罗马假日》、《茜茜公主》、《角斗士》等,拍摄的时候完全没想到后来会给拍摄地带来那么大的游客量。

为己之学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的学者是为自己而学的,为自身的进步和成长而学,这叫为己之学;今之学者,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显得自己有学问,或者是拿去卖弄,这种就是为人之学。

我认为现代社会的一些人格问题、精神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不再是一个为自己的人了。没有了人格,成为了人格商品袋。就是说你这个人不是个人,实际上是装各种商品的袋子,你要尽可能地往这个袋子里面放更多的商品,提着到市场上交易,“你看我的价码高吧”。

比如说穿衣服这件事情,我曾经讲过,服和装,这两个都是连在一起的,服装服装,但是服和装是不一样的,服是舒服伏帖,是为你自己穿的,这叫服。装是什么,以衣壮之,以衣服壮大自己,是要给别人看的。再比如说爱这个事,为什么要讲爱的艺术?爱的本质是什么?爱的本质是爱人,而现在的爱,有的是让自己显得可爱、值得爱,让自己的人格商品袋里的东西更多些,然后在爱情交易市场上获得更高的交易,这是很要命的一个东西。

学习也是这样。学习,我们到底是为己之学,还是为人之学? 学这个东西,应该还是为己之学,不是卖弄,不是交易,而是真正要解决自己的问题,要明白哪些是真正有问题,要真正会提问题,然后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渴望有不同的帮你的人来解决这个问题。 而不是说我现在就是一个蓄水池,我也不要水干什么,我就不停地把水蓄在这个池子里面,这个东西对别的方面也许有用,但是对于学习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你的东西放在大脑里,当你没有办法把这个东西放在特定的框架的时候,它就会自动蒸发,或者它自己就消减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己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