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懂说话你怎么带团队》:难道你想成为别人多年后不愿记起的梦魇

书走畅销系列路线,是半天可以看完的那种。内容指出职场沟通技巧一二三,侧重分享上下级的正确沟通方式,比较符合封面的那句话:“日本深受欢迎的团队沟通课程,世界500强企业领导者指定培训教材”中的“领导者培训教材”,其它文字是噱头。

写这本书的原因在于作者是个懂得反省的领导,改变了沟通措辞才真正激发下属的干劲,团队建设成效显著。

读《不懂说话你怎么带团队》:难道你想成为别人多年后不愿记起的梦魇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可是,现在,还有多人活在上司的威严和高压之下无法喘息。先说个例子吧,看看上司是如何影响下属的战斗力。

英子刚到公司第一年的时候,刚好同部门另一个同事离职了,还有一个同事还未到岗,上司让英子兼顾,也算是可以熟悉工作。就是说除了自己份内的工作,英子还做了其它2个同事的工作。那就做吧,安排英子的工作,英子都说好。可是每天,上司都能从英子做的事情中挑出毛病横加职责,“好,是我做的不够好,我改。”一天这样,二天这样,英子当时确实觉得是自己做的不够好啊,领导说的确实在理啊,改了之后事情确实更好了啊。

早出晚归到第2个月的时候,英子把一件该发的货遗漏了。用“跳起来指责”来形容上司对这件事的态度完全不足为过。另外上司还埋怨:“如果你觉得事情太多完成不了,你就应该说。”英子心里想:“你说的每句话听起来好像都很有道理,但是不对呀,你让我一人做三个人的活,事情多不多,你是部门领导你不清楚么?我做这么多事情你没说什么,单单错了一件,你就把我批评的一无是处?”

那一次,离职的念头第一次在脑袋里一闪而过,再没早早到公司想工作的劲头了。

半年后,上司找英子谈话,“为何没有加班的意识了?以前你可是自觉加班。”额,离职的念头第二次在英子的脑袋里一闪而过,“什么时候我拼尽全力工作还成了理所应当?可是我拼尽全力工作的时候,你对我的态度也不认可哇?”

那么,我们来看看作者的观念吧。

上司的职责,是激发下属的干劲,使其采取适当的行动,创造最大的成果。

上司若能激发下属的干劲,使其发挥出全部实力,就能建立一个最棒的团队。

当下属汇报坏消息的时候,有的上司会条件反射般地大加训斥——“你是怎么做事的?为什么会搞成这样?”大部分坏消息,都是由于“下属的失误”“早点儿联系就好了”等原因造成的,下属若能稍加注意,原本是不会出问题的,所以上司难免为此感到烦躁。

可是,“批评”和“发火”是不同的。“批评”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督促对方都自身行动做出适当的改善。“发火”则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使自己的情绪得到发泄。

从“你是怎么做事的?”这样的责骂开始,发展到“为什么会搞成这样?”之类的诘问,然后上司会说些“所以说你就是个废物”“作为社会人,你不觉得羞耻吗”之类的话,一味地否定下属的人格。

然而,诘问的目的只是让身为上司的自己得到满足而已,并不能解决问题。话说回来,下属为什么要向上司汇报坏消息呢?自然是为了寻求上司的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上司之所以仔细听取下属汇报的坏消息,自然也是为了采取适当的对策。

如果上司每次听到下属汇报坏消息的时候,只会勃然大怒,那么来汇报的人逐渐变得越来越少,到最后,即使有人汇报,也总是打马后炮,等到问题汇报上来,局面早已变得不可收拾。因此,上司的勃然大怒,既没必要也无意义。不如说:“能详细说说吗?”找到问题的原因,引导下属对自己的行动做出改善。

书中,关于激发下属干劲的措辞小技巧归纳汇总,分为“附和、询问、夸奖、委托、鼓励、传达、批评”。来看看这些语言有多甜。

三角式夸奖

“老板在昨天的会议上说你拿下了好多新订单,说你好努力。可见老板一直在关注着我们团队呢。”

当外人面时

“他做完自己的工作以后,还会帮助后辈,很会照顾人。”

下属汇报好消息时

“哇,你真了不起,帮了大忙呢。”

有紧急工作委托下属时

“有紧急工作,真的没时间了,能不能帮我一起做?”

委托对方制作资料时

“能不能再周三中午12点之前,把周五经营会议要用的资料做出来?”

有新的挑战时

“失败也不怕,我来承担责任。”

让优秀员工再多干一点

“谢谢你这个月达成了目标,但团队目标还差一点儿,这个月你能不能再帮帮忙?”

下属的提案被否了时

“我觉得挺不错的,只是这部分,部长好像没能接受,我们一起来想想替代方案吧?”

针对拼命努力却毫无成果的下属时

“谢谢你一直都很努力,我以前也经历过拼命努力却做不出业绩的时候呢。哪里有困难吗?”

边夸奖边批评,用“三明治”句式

“演示资料做得很好,简明易懂”+“这部分应该多从客户的角度考虑,专业词语太多了”+“若能修改一下,对方负责人的意见就更容易在公司内部通过。”

太多了,请自己感受吧。领导在工作经验上也许是比下属要多一些,但是,如果领导对下属态度是恶劣的,那领导也该自我反省。

受过委屈的下属们,也别灰心,也别自卑。你的格局也许不会止于现在。如果有天,你成为了领导,也别成为自己曾经讨厌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不懂说话你怎么带团队》:难道你想成为别人多年后不愿记起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