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永恒的平静——《抑郁症的正念认知疗法》析读

迈向永恒的平静——《抑郁症的正念认知疗法》析读_第1张图片


迈向永恒的平静

——《抑郁症的正念认知疗法》析读

文/煅煜

偶然的时候,我我在网络上看到了这样一则事情:

英国伟大的外科手术医生罗伯特·李斯顿曾经在附属医院夸耀说,他只用29秒就截断了病人的一条腿。当然他没有说的是,因为手速过快,他同时还误切了病人的睾丸以及助手的一根手指。

他还创造了历史上唯一死亡率为300%手术记录:被他以神速切下腿部的患者翌日因感染死去,他的助手则被失手切断手指,同样因为感染死去,而另外一个无辜的受害者是在场观摩手术的一位名医,被他刺中两腿间的要害,因恐惧而休克致死。

这位身材高大的英国医生,传闻中很是急躁,我想应该没有几个人愿意做他的患者,甚至在他旁边观摩手术都会感觉到恐惧吧。不单单身处在急躁的性格下的人,其他的负面情绪的人也时常会给自己和附近的人带来伤害,即便没有做任何认可那些情绪而做出行为,这些忧伤、愤恨、忧虑、自艾自怜的情绪也会伤到自己,为了避免这样的伤害发生,一个人应该努力学习优良的品行,先从自身行为和语言上不去做一些会伤害到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一旦不好的情绪升起的时候,就应该用正念来克服。在很多时候,人都是身不由己的被自己的情绪所裹挟的,情绪和意识的劫匪比现实中的劫匪更能逼迫一个人,如果想要获得真正的身心自由,用《抑郁症的正念认知疗法》这本书所教授的方法来做一个觉察者,真正的好的觉察者,他就是生活平静的中心,因而为了自己的小世界的平静,应该致力于培育正念。

百度百科上对“正念”的巴利语解释是“止”,“保持对某个事物的觉照”,而对于“止”的培育的方法,在巴利语系佛教中有四十种之多,也被称为“四十种业处”,《抑郁症的正念认知疗法》则选择了其中的一些方法、方式去调服、训练心,一个经过训练的心和未经受训练的心的层次和力量上将会截然不同,他们对生活中发生的意外时候,心灵的抵抗的能力也将会截然不同,在从事很多作业的时候,也将会有更多的耐性和更适宜工作的柔软性。而《抑郁症的正念认知疗法》一书中所探讨的正念认知疗法的方法是很实用、经得起推敲,也已经是成熟的佛教修行方法的变现,甚至在书里面所教授的方法和一些我认识的一些禅修的导师所教的内容并无太多差异。

正如在《抑郁症的正念认知疗法》一书的封底说的那样,“正念就是意味着通过注意去觉知事物本来的样子,有目的的,此时此刻的,不带评判的。”正念是即时的、能立即让实践者活在当下的方法,正念也是能在进入状态之下可以立即发挥作用的一种方式,正念与忧愁、不乐是不共有的、是不可能同时在一个心识刹那产生的。

佛陀说五蕴就是病也是有一定道理,其实每一有呼吸的、有烦恼的人都需要一种深刻的方法让自己的心灵呈现一种醒觉的状态,从而迈向光明的什么,而这些方法在《抑郁症的正念认知疗法》一书中,探讨的深入而且以实用的态度去书写,这些方式也都和佛教的“断除烦恼”的方式息息相关,比如封底中所说的“此时此刻的”一句话正是《一夜贤者经》的概念,也是当下很多身心训练的核心概念:“不追忆过去,不期待未来;过去已过去,未来未到来……”换言之则是“活在当下”的概念。

而本书(130页)“正念认识疗法中的友善及自我同情”一章中所用的方法正是上座部佛教的“慈心禅”的方法,很幸运的笔者曾经修习过这种方法比较久的时间,虽然没能进入到传统中所说的我理想的想要的定静之中,但那种亲身体验到的快乐、喜悦和安然是难以在世俗的物质之中获取的,更何况还有更好的层面,我想这也是很多人为什么会成为禅修爱好者的缘故吧。在这本书中建议的是,不仅仅阅读书籍,而且要寻求一位经验丰富的实践过的导师来进行练习,如果经过这样的不断练习,可能你心灵上的烦恼将会彻底与你无缘也说不定。

人类的思维惯性太过于强大,当你致力于正念的时间,那种心灵上的桎梏和污染将会因为努力而消退,当你放松警惕的时候、懒散一段时日的时候,它们可能又开始卷土重来,甚至有些时候又回到从前的惯性的、不良的、有害的思维中去了,所以本书一开始就讨论抑郁症复发的问题,深入而实际。作为一个现代人,难免每天都会对着电脑和手机,连觉察一下自己的心灵是否枯萎的时间都没有,这实在有些可怕。心灵之树总是会在科技的冷气房里凋零与枯萎,如果有机会请一定要让自己的心灵走到自然之中、走到正念的阳光之下。

正念的练习犹如进入一个花园一样,当在第一层的时候,会发觉这个花园里的花朵是多么富饶和美丽,而随着练习的深入,将会熟练、练达,达到另外的一个层次,进入到这一层的花园的时候,又再一次惊叹,生命的提升、心灵层次的提升就是如此,总能收货很多喜悦和真知灼见。

生铁经过冶炼、铸造成型、用心的打磨就会成为闪闪发亮的器皿,经由正念练习的人的心灵也将会如这般闪耀,而这种冶炼、铸造、打磨人人都需要,虽然《抑郁症的正念认知疗法》像它名字说的那样是针对抑郁症的,但我觉得在佛教的修行传统中,正念对几乎每一个人都适用,它应该是每个人都应学习的。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句话深有感触,“不要学习谦卑,学习谦卑将会成为另外一种傲慢,你只是用正念去观察傲慢的这种情绪……”,在《抑郁症的正念认识疗法》第四章(67页)“作为核心技能的正念”一章中,所说的“关注此时此刻”(活在当下),“不对事物进行任何评判的”(看只是看),如果要是采取学习谦卑的话,那种傲慢会“变形”、“隐藏”,傲慢的污垢将会继续深藏在心灵之中。

人如果没有正念的练习,则容易容易被忧愁、感伤、傲慢、愤怒等情绪牵着鼻子走,只有最深刻的练习才能获得最深刻的自由、真正的自由,和情绪相比,木制的、铁质的牢笼反而显得并不牢固,那些看不见的、内隐的烦恼才是世间最牢固的事物之一。而深入和常时间的练习不能不讲到“正念散步(232),这个概念也是平时所熟知的“经行”的方式。

这本书说的观摩、描述、有觉知地行动、不带评判地接受——评估四个正念的四个方面的老辣总结,让我觉得作者津德尔•西格尔、马克•威廉斯、约翰•蒂斯代尔这三位博士级别的作者,应该有类似于肯·威尔伯、拉姆·达斯、迈克尔·墨菲、罗杰·沃尔什、艾伦·沃茨、约瑟夫·戈德斯坦等人的经历才对,这些对佛教八正道之正念的认识,也只有学问和实际练习,甚至做深入的田野调查、探寻大师才能得获,毕竟老师是自己智慧的产婆。

就像本书提到的那样,应该在通达理论和付出实践之外,寻求以为出色的、高度觉悟的名师指导这样的方法进行训练,更能事半功倍,以拿起正念的慧剑去斩断情绪的桎梏,迈向心灵的永恒平静。

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迈向永恒的平静——《抑郁症的正念认知疗法》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