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名: DEEP
内容简介:
迄今为止,大部分海洋研究都在船上进行。而《纽约时报》《户外》专栏作者詹姆斯·内斯特,以一年半时间走访离经叛道的民间海洋研究者,身怀绝技的自由潜水员,以赌上性命的勇气,亲身体验潜入深海,获得令人震撼的生命体验。
《深海:探索寂静的未知》将带你进入一个闻所未闻,难以想象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居然是符合逻辑的!每深入一个章节,以往对海洋的了解就又被颠覆一次。海平面十二米以下,重力逆转,会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将你向下拖拽;鲸类动物有一种近似全息通讯的比人类高效几百倍的沟通方式;自由潜水会令你进入一种半梦半醒,近乎冥想的状态。在幽暗没有光线到达的世界,是真正的宁静之地,也是仿佛另一个宇宙般的异次元空间。在海洋最深处,下着没有止尽的碎屑雪,对这里的居民而言,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在这里,人类回到了孕育自己的母体,见证这个星球的起源,以及生命本身是多么令人心碎的奇妙。《深海:探索寂静的未知》中有激动人心的故事,又有扎实严谨的海洋科学知识背景,正因如此,它同时获得了《科学美国人》《纽约时报书评》科学与人文两大媒体的严肃推荐。翻译这本书的白夏本人是专业潜水教练,在翻译过程中也对自由潜水相关内容做了补充和修订。国家海洋局的曾千慧也为这本书做了专业知识把关(她很喜欢这本书)
在这里,海洋呈现出深邃宇宙一般令人胆战心惊的美,而人类则展现出陌生而奇妙的,另一种生命形态
作者简介:
詹姆斯·内斯特,《户外》《纽约时报》《男士月刊》《创意家居》等著名报纸和期刊的专栏作者。内斯特是个天生的冒险家和海洋爱好者。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从自由潜水切入海洋知识
# 人迹罕至的深海,有着另一套物理,另一种规则。地铁读物,读着读着就总要学作者去憋气,并暗暗和自己打赌:到人广站我就呼吸……
# 对于海洋的了解,我们还做得远远不够,深为震撼于作者的文字和那些让我们感动的海洋力量。全书内容真诚,翻译靠谱,强悍的地方在于全书的帧订是十分的漂亮相当有诚意。扉页是模仿海浪的纸,而套封打开是一张标示着不同海洋深度的海报,漂亮。通过本书也第一次了解到那些热爱自由潜水的人们。全书五星推荐。以上。
# 这本书就内容上值得给五星,但是译者的注释实在是太讨厌了,反反复复的在原文上加注释,只想强调作者的说明不完全正确或者不全面,对一些细小的差异吹毛求疵,实在让人难以忍受。
贰:
《深海》是我翻译的第一本书。
去年某一天,曾经合作过的朋友告诉我说,他们想要引进一本和自由潜以及海洋研究相关的书,问我是否想要试着翻译一下。我当时正计划外出潜水,闲暇时间基本都被填满,然而看到文稿,心中便有一种冲动,想要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个故事,来描摹人类和海洋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书中提到的那些关于潜水的痴迷、人类和海洋生物之间的神奇互通、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海洋的不断探索,都让身为潜水员和海洋爱好者的我深深共鸣。
在本书最初的章节里,作者还是对自由潜水知之甚少的旁观者,然而蔚蓝海洋和人类潜能就像是无穷无尽的宝藏,吸引着他不断去体验,去探索。他接受正规的自由潜水训练,拜访身怀绝技的异人,挖掘尘封的曲折离奇的故事,亲眼见到深海中异形一般的生物,和聪敏而巨大的海洋生物并肩而游,当最后他将储存着电子文档的U盘投入海中时,我相信,他的心灵和情感已经完全融入碧波之中。那里对我们而言不是遥远的异乡,而是生命的起始之地,是另一处生机勃勃的家园。
《深海》本身,也是一扇门,打开它,便可以一窥海洋世界的精彩和奥妙。而最让人激动振奋的,是这些“改变生命”的体验,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将近十年前,我在菲律宾第一次尝试了浮潜跳岛游。我仗着自己能不间断地徒手游一千米,也没什么练习,便义无反顾跳入水里。之后才发现,面镜会进水起雾,呼吸管里也总有水涌进来,无法控制脚蹼的速度和方向,只能不断地停下来,浮在海面踩水调整。后来更是被海流推着,撞到了布满蛤蜊壳的礁石上,膝盖鲜血淋漓。同船的游客中有一对儿热心的德国夫妻,他们带了消毒喷雾,帮我简单处理伤口。然而那片澄净的琉璃碧海太诱人了,我带着“会被鲨鱼咬吧”的念头,大义凛然地回到了水里。虽然是盐水,但是干净的海水并不会让伤口有一丝刺痛。我就继续在海面上漂荡着,看到那对儿夫妻屏着气,先后钻入水下数米深,又摆动脚蹼,优雅地游到水面上来。他们去过东南亚若干海岛,向我推荐了几处适合浮潜的地方,还说能看到海龟。我说,一定能看到吗?他们说,一定。于是我将那些名字逐一写在自己的小记事本上。
之后我去了他们推荐的地方,不仅看到了海龟,连续几天练习后可以屏气下潜八米,在水下待上一两分钟;还学习了水肺潜水的入门和进阶课程。用一句套话来说,那一次旅行,揭开了我生命中的新篇章。是的,那足以成为人生经历中的一道分水岭。我将活动范围从陆地扩展到水下,此后又用了三年时间,从一个初学者修习成为水肺潜水教练。
我曾经在清晨的海底断崖外,看到过成千上万条红鲷鱼挤挤挨挨地产卵,而黑鳍礁鲨和牛鲨就在鱼群下方逡巡,伺机而动;曾经在不经意间邂逅比潜水船还要长的鲸鲨,我们蜷起双腿悬浮在礁石上方,看它绕着我们滤食浮游生物;也曾在能见度不佳的海中,看到数米长的巨大水母,触手在灰蒙蒙的水中散开,像是浩渺太空中星系的旋臂,有一种令人胆战心惊的美。大多数的潜水员都和我一样,因为见识了蔚蓝海洋的神奇、瑰丽和浩瀚,便对它愈发痴迷,像是陷入情网的人一样,迫不及待想要了解关于它的点点滴滴。
这只是潜水令人痴迷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当你长时间置身于海中时,就可以发现人类的另一种生命形态,似乎可以触摸到生命的本源,跨越现实与童话和神话的界限。背着压缩气瓶,人可以在水中停留更久;然而不背气瓶时,感觉更自由,身体更轻盈。想象在海下的缓坡上,丛生着望不到边际的珊瑚,绿色紫色橙色,如同山峦上盛开的各色繁花。屏气下潜,伸展双臂,并拢双腿,摆动脚蹼,感觉自己像飞鸟掠过山巅。那种自由的翱翔感和目不暇给的让人屏息凝神的美景,可以让人忘记时间和自我的存在,恨不得用海水重建每一个细胞,和珊瑚海日夜相伴,共生共息。
这时我常常想,在远古时候,人类是否也曾是海洋的子民,那些存在于世界各地传说里的人鱼,是否也是真实存在的?我相信那不是凭空捏造的,因为一定有无数人,曾经有过和我类似的感受,阳光透过海面射下来,细碎的光影洒在海底的白沙上,随着起伏的微波而不断摇曳。你的眼中是这样明亮的一片光,一片蓝,身体被温暖的海水环绕着,完全放松,你感觉不到一丝压力,就好像融化到这蔚蓝澄澈的海水中一样。
说起来,我个人最大的收获,是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终于下定决心,系统学习了自由潜。其实从事水肺潜水多年,我大致听闻过自由潜的相关理论,只是疏于练习,耳压平衡速度一直是制约我下潜深度的最大因素,我也偷懒地将之归结为先天生理原因。然而书中的故事和我曾经看到的那些纪录片、曾经目睹的海岛原住民下潜的景象一再交叠,促使我去了解正规的练习方式和步骤,真正进入自由潜水员的世界。遗憾的是,我仍然没有掌握法兰佐平衡法,还是没能突破十余米的下潜深度。但是当我闭上眼睛,在露天泳池中练习闭气时,感觉细密的雨丝拍打在背上,思绪向着眼前浅黄绿色的光晕深处飘远,那一刻物我两忘,祥和静谧,忘记呼吸、忘记时间、忘记天地,这种安宁的冥想状态,却是以前不曾拥有的别样体验。
翻译的过程,对我而言也是学习的过程,因为文中涉及到历史、地理、生物、物理等多方面信息,作者和译者都不是专业人士,在描述上未必能做到使用最精准的学术术语。为了力争保证译文的科学正确性,但凡有不确定的知识点,我和编辑都尽可能通过网络或是学术刊物寻找对应的名词和翻译,并向专业人士请教。由于译者能力所限,加之一些术语在中文中没有既定译法,译文中定然有诸多疏漏和不妥,甚至是错误的地方,希望读者们不吝指出。
最后说一些看似和这本书关联不大的题外话,近年来大家基本上已经接受了“保护鲨鱼,拒吃鱼翅”的理念,然而我们要做的,远远不止这些。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的菜单上是否还有蓝鳍金枪鱼等濒危鱼类,饰品里是否还有珊瑚、砗磲、玳瑁这些名字?关于海洋,我们知之甚少,然而能够挽救保护它的时间,可能却并不那么宽裕。我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发起大家对于海洋的关注和好奇,一同去关爱这个蔚蓝星球上百分之七十的疆域,属于我们的蓝色家园。如果你想要探索海洋的神奇,想要亲身感受它的无穷魅力,那扇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叁:
简单而言,《深海》讲了一个记者,偶然间报道了自由潜水的国际竞赛,看到了潜水运动员们仅靠憋着的一口气潜入数百米的深海再折返,从而激发了他对潜水、大海与海洋生物的兴趣,进而引发的一系列探险与求知。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种从浮躁生活中抽离的感觉
在每天赶地铁、查邮件、画deck、应对偶尔难缠的老板和客户、纠结去哪里吃午饭、刷购物网站…这粘稠琐碎的生活碎片把我包围的时候,知道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抹香鲸正在从深达一万英尺的深海缓缓游向水面、自由潜水运动员深吸了一口气潜下不透光的海洋中层区、乌贼发出光芒像是海底的焰火、巨大水母的触手在灰蒙蒙的海水中散开像是浩渺太空中星系的旋臂、海洋生物的残骸被浮游生物分解,像是永不终结的碎屑的暴风雪,飘飘洒洒的沉入深海…
像是打开新世界大门,非常奇妙
以前看到过一张照片,是一个女潜水员和一条抹香鲸在海水中相遇,潜水员完全舒展着身体,而抹香鲸也完全没有攻击性,两个跨越物种的个体在相互打量,但是又互不干扰。当时感觉非常震撼,像是生命有了实质,被包裹在沉静的蓝色水体中,spiritually very inspiring.
事实上,自由潜水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运动,死亡率仅次于低空跳伞,大概1/200的死亡比例,主要是缘于极端闭气和巨大水压的环境下,引发的肌肉痉挛、意识昏迷和脑部死亡。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进行这项运动呢,除了部分人求名求利之外,大部分人是因为可以在海水中得到宁静,可以进入深度冥想的状态,这里摘取书中的一段话,我非常喜欢:
“…这个世界上有七十亿人口,陆地上每一寸土地都已经被测绘,大部分已经被开发,其中太多已经被破坏,只有海洋保留着最后一篇人类不存见过的、没有触碰的以及尚未开发的旷野,是这颗行星最后的边界。在海中没有移动电话,没有电子邮件,没有推特,没有电臀舞,没有会丢失不见的钥匙,没有恐怖主义威胁,没有被遗忘的生日,没有信用卡欠费的罚单,没有工作面试前会踩到的狗屎。生命中的所有压力,所有喧嚣、所有让人分心的事情,都被留在水面上。海洋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
我觉得社会像个飞速运转的机器,而我只是其中微小的颗粒,经常都被烦杂的工作、被觉得underpay的薪水、被市区的高房价、被同事老板随口的一句话、被星巴克店员写错的一个名字…这些可大可小的世俗的压力逼的心情烦闷,偶尔觉得喘不过气来。现在想想,大概是因为我的格局太小了,只看到自己周边的一小方寸空间,所以我总是焦躁,很少能真正平静下来。
但是在海洋里,尤其是深海,一切都是不一样的:
“…虽然大多数陆地上的生物都局限在同一个水平平面上,然而生活在海洋中层、也就是睡眠和海底之间地带的生物,可以向任何一个地方行进。这篇世界毫无特征可言,而且亘古不变。这里没有山脉,没有天空,没有地表,没有任何参照物可以帮助分辨左右和上下。夜晚永远不会变成白天,没有四级的变迁。这儿的温度几乎是恒定不变的。这里也没有动物们的固定家园,没有可以回去的地方,没有需要达到的目的地,有的只是一成不变的漂流。在这里,我感到一种深重的,关于生存的悲伤;这是我到达的最黑暗、最荒凉的地方…”
“…栉水母、行走的鱼类、一大群闪闪发光的乌贼、垂直捕食者…在我看来,所有这些都像是罕见而古怪的珍稀物种,但是事实上,它们代表着这里的生存准则。深层带以及下方没有阳光的深海中,生活着百分之八十五的海洋生命,是我们这颗星球上最大的生存空间…当我坐在这个狭窄的金属球里,透过窗户窥视这一片很少有人看到的栖息地时,我感到胸膛空荡荡的。这是呼吸无法填满的。这才是真正的地球,百分十七十的沉默的大多数。这是它的样子 – 胶质的、斗鸡眼的、笨拙的、发光的、闪烁的、隐藏在永恒的黑暗之中,每平方英寸都被超过一千磅的压力所挤压…我们从太空中所能看见的蔚蓝色圆球不过是一个假象。我们的星球其实并不是蓝色的,它并不是充满了叶子、云彩、颜色和光线。它是黑暗的…”
以前看BCC的海洋纪录片,看到一种鲨鱼叫格陵兰鲨,是一种独居生物,只生活在冰岛冰冷阴森的海水里,它们是游动速度最慢的鲨鱼,而且从出生开始,眼球就会被慢慢被一种寄生虫腐蚀,逐渐失明。想想看,一条鲨鱼,每天都活在比昨天更黑暗的世界里,每天从冰冷的海水中层区来到浅水区觅食,结束之后再缓缓地沉入到黑暗的中层区,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200多年。
当时觉得怎么会有这么悲惨的生命存在。但是现在想想,每种生物的存在都有它的意义。可能对它而言,在狂躁的大路上,熙熙攘攘、利来利往的人类,才是莫名其妙、不可理喻的生物吧。
书中还有很多值得尊敬的人,比方说日本伊豆的80多岁的海女,仍旧可以徒手潜下深海,并且尊重海洋的规律,从不过多捕捞;比方说放弃了木材生意,专门从事海豚研究和保护的DareWin创始人;比方说为了更好的探测大海,长年累月待在60多米深度的海底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他们都非常可爱,值得尊敬!
还有一些很实用的takeaway,比方说如何练习闭气、如果理解窒息的一系列人体反应(这个我希望没有体验的机会…)、如果在绝境中保持镇静、了解颜色的波长、了解生物的磁场反应等等,很长见识~
微Q同号:2802031363 公众号:pengdiary
文章为有偿阅读:1元/篇 ,自觉投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