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老师点评《我的名字叫陈小雨》(一)

题目:我的名字叫陈小雨

【薛老师点评】这个题目非常有意思。陈小雨是“我”的名字,但以这个方式命名的文章不太多。虽然有些电视剧以这种格式命名,比如《我的名字叫顺溜》,但看不出文章强调的内容是什么。交代人物的作用倒是起到了,可是这样的小说要写什么呢?是要写成人物成长的传记吗?

我让学生想一想人什么时候会强调自己叫什么,答案很有意思:1.做了好事的时候强调留名。2.做坏事有留名的,比如世界上的恐怖事件发生的时候,总有一些组织宣称对这些事件负责。

做好事留名的,可能是还做得不够好,因为做好事不留名才是更高的境界,反而是没有到达更高境界的人才会强调好事是自己做的。

做坏事留名的一定是够坏,坏到了什么都不怕的地步,才会留下名字。比如一些人做了坏事,总是强调我是XX长,我爸爸是XX。因为有恃,所以无恐。

那这篇文章的题目就给我们留下了悬念:到底“我”做了什么,非要强调“我”叫陈小雨呢?

带着这个悬念读文章,趣味性就会多一些。最大的乐趣,不是读到了什么,而是想到了什么。

那我们来看文章第一段。

1.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爬上楼顶成了我最大的乐趣。站在楼顶上,我觉得我无比高大,风从我的耳边呼呼而过,掀起我的衣角,就像挥舞着一面旗帜。

【薛老师点评】这一段先说爬上楼顶成了“我”最大的乐趣,再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一是感觉无比高大了,二对是楼顶上风的描写也让“我”感觉有乐趣。

当学生看到这些的时候,我提醒他们还要关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透露的信息。于是经过挖掘,我们又看到了这样的内容:“我”不是一开始就对爬上楼顶就着迷,而是后来才着迷,那到底是什么事让“我”变成这样的?又一个悬念!

还有一点让孩子们考虑:对风的描写词语“呼呼”是从声音角度进行的,“掀起衣角”是从动态和视觉角度进行的,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风掀起衣角比作挥舞着旗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楼顶风大的特征。

于是问题又来了:如果是微风轻拂,那感觉不错还算罢了,为什么风这样大,居然还是乐趣呢?

猜不出来,也不要紧,毕竟我们才读了一段。

进入第二段。

2.我用藐视一切的姿态俯视这个世界,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全成了小蚂蚁,那些耀武扬威的车都成了甲壳虫……

【薛老师点评】这一段接着写“我”爬上楼顶后的感觉,不过这一次不是写楼上,而是写“我”在楼上看楼下了。

这一段里提到了“我”俯视楼下时事物的样子:都变得小了。为了强调小,还运用了比喻,把人比作小蚂蚁,把车比作甲壳虫,生动形象地突出“我”在楼上俯视这些事物时的变小的样子。

可问题是:“我”看这些人和车的时候,为什么要用藐视一切的姿态?为什么要藐视?就因为站得高了吗?如果是这样,直接写人变成小蚂蚁,把车写成甲壳虫也就够了吧?而且再看“我”给人的定语是“自以为是”,给车的定语是“耀武扬威”,这就更说不过去了?那些人怎么自以为是了?那些车怎么耀武扬威了?没道理呀?

如果看到这些,读后面的文字,一定会收获巨大的。

我们要有一个观念:一个好的文章是没有一句废话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有它存在的意义。除非是不够好的文章(比如薛老师的)。

当然,这才分析了两段,要是看完整个,会不会帮到你读文章呢?

四真大语文阅读法宝:走入文本,读懂文本,答案都会出来。

不要怕不会做题,读懂文章,什么题目都难不住我们的!敬请期待后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薛老师点评《我的名字叫陈小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