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觉醒》17-不查思想,不查动机,只查行为

【原文】只说执行不执行,被管理者就是责任人;而说检查不检查,管理者就成为责任人。强调检查还是强调执行,体现了一个人的管理理念,体现一个人做管理的指导思想。强调检查,管理的指导思想是让管理者担责任;强调执行,就是让被管理者担责任,就是推卸管理者的责任。

【解读】

管理者经常谈到的或者日常感触最深的大都是下 属的执行力问题。而一说到执行,眼睛盯着的是下属,因为执行这一动作是由下属做出的,而当我们依赖于下属的执行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偏差,纠结,甚至彼此的伤害。在这中间,就需要用“检查”来弥合、过渡这一鸿沟,同时管理者也因此更有责任去做好团队管理,更能有效、主动的推进管理进程。

无检查,不管理。如果一个管理者不去细致如微的做好检查,就难以承担起管理责任。


【原文】对事情的执着是人的自我在起作用,对事情的坚持是人的职责、责任在起作用,这个区别很是微妙,所以,出色的稽核员一定是非常出色的管理者。阿米巴的精髓:一是有为法,如管理会计;二是无为法,如提升心性,开发自性。约束自我是有为法,开发自性是无为法,无为法是通过有为法来约束的。……领导面谈沟通、众人的真诚交流是比稽核之后的整改更为有重要的环节。

【解读】

对事情的坚持是有为法,对事情的执着是无为法。如果下属起先不愿意做某事时,可用立规则、检查考核、激励等措施,使其从职责角度上不断地坚持去做,不断的精进。

当其达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而然,就会内化为内在的动力,不用刻意监督检查,就能自动自发的、精益求精的工作。

这就是有为法转化为无为法的过程。


【原文】信这个世界一切向美好方向发展。信人的良知与良心。信一个人的羞耻心会在业绩差时被激发出来,促使他变化。信好的业绩会让人产生成就感,会让人做得更好。这恰恰是阿米巴只能算账不能奖罚的根源和依据。

【解读】

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最根本的焦点不外乎是信与不信或信什么的问题。

正是因为我们信什么,才导致我们得到什么样的因果回报。当我们信钱时,吸引来的钱,但情感就会放到其次,于是幸福感没有了。当我们信这个世界向美好发展,信人的良知与良收,则收获的是满满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让团队中的每个员工感受到幸福感与成就感。团队成员有成就感了,就会彰显凝聚力与战斗力,从而促进公司的快速发展。


【原文】我们要求企业的稽核人员:不要查思想,也不要查动机,而是要查动作;稽核的本质是通过改变事情来改变人心;我们通过改变有形有相的事,来改变无形无相的心。

【解读】

很多管理者总是在埋怨:张三脑子是不是进水了,怎么能这么做事呢?李四真有问题,我说了多少遍了,怎么就是不做呢?王五今天又迟到了,是不是不在乎这份工作了?……

有这种想法的管理者,就陷入了一个死胡同:在乎人的内心思想,总是在寻找员工每个行为的动机。这是可怕的一种倾向,因为世界上有千变万化的人,一个人又有千遍万化的心,所以,对待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刻就会有不同的想法,自然内心永远不能像机器人一样恒定的。

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有符合自己想法的、内心恒定的人,那么我们只能要求员工能够表现出恒定的工作状态与成绩即可。

本着这样的逻辑与价值观,就要求管理者不要去关注其思想与动机,而是通过不断地检查、稽核,以促使员工的行为结果达到公司要求即可。同时,这样做,时间长了,反过来会影响改变当事人的内心,反面向自己要想的价值观方向趋进。

你可能感兴趣的:(《管理的觉醒》17-不查思想,不查动机,只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