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读《理性乐观派》——只有一种人能改变历史。

今天听完《理性乐观派》第4天的课程,原来真正能够改变历史的是商人。作为人类历史发展变革的助推力——商人,在世界各国都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和压迫。我们在很多诗歌、文学作品和历史图册里面,随时可以看到整个社会对商人的讥讽和鄙视。

在今天的文章里,我学到了一个新的概念,就是拓展秩序。这个词是经济学哈耶克最早提出的,拓展秩序也叫增长秩序和自发秩序:就是民间自发交换和分工,带来的不是零和博弈,而是能创造出一种新的积累性的东西。

每日一读《理性乐观派》——只有一种人能改变历史。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如果能真正理解到拓展秩序这个概念,那么历史上的很多事件和今天的很多经济现象,我们都可以能够得到重新的认知,和理解这些现象后面的逻辑关系。

改革初期很多下岗或者找不到活干的人群中,有部分人开始摆地摊;地摊当然就是在比较方便的交通要塞,人们上下班经过的街道,或者是在居民比较密集的区域,甚至就在居民区里面。上班的人在回来的途中,很轻松的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生活品或者其他。

身边的人开始挣到钱,慢慢地其他人就看到了,也开始模仿起来,一时间我们在一个小城镇都可以看到街边上卖东西的,人们不用另外花时间上百货公司去了,而且这些小商品还便宜实用。

每日一读《理性乐观派》——只有一种人能改变历史。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跟风模仿是人类最自然行为,你能挣到钱,我自然也能跟着挣到钱,只是挣多挣少的问题吧。大家都到大城市里面去进货,这时候就看各自的眼光了。总有一些先知先觉的人眼光独到,能够匹配到自己生活的城镇里面所需求的产品。

有了需求自然就有商业活动,这种自下而上的扩展秩序放大了点的效应。这个区域由于某一类商品的流通,所有人都得到了受益,同时还能促进竞争,让价格变得便宜。

每日一读《理性乐观派》——只有一种人能改变历史。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很多国营的百货商店纷纷倒闭的原因吧。他们经营中没有计算成本与效益的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里的等靠要,俗话说的,“皇帝女不愁嫁“。

市场经济不是什么道路选择。它是人类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能解决稀缺,创造多样性,改善生活,积累财富的方法。市场经济从来不需要一个全知全能的脑袋来发号施令,它自己就能来,这是拓展秩序最重要的特征。

早期摆地摊的人赚到钱后,由于在流通的环节走过的地方多,眼界开阔了,对市场了解得更深。于是,有部分人不再专注于做流通部分,开始尝试做前端的商品制造和生产经营。

由于中国当时物质匮乏,所以这个前端的生产经营利润相当高,没有技术含量,于是需求量较大的产品,跟风开厂做的人就多起来了。今天的广州、东莞、顺德、佛山和浙江的温州,早期都是从一个小小的家庭作坊,十几平方米的小门店开始做起来的。

每日一读《理性乐观派》——只有一种人能改变历史。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市场真的不需要人指挥的,它会自动去匹配,哪一行业好做,哪一行业的利润够高,资本就自动转到该行去。一开始做的人少,但是慢慢跟风的就多了起来。

但是,老百姓确确实实在这个商业的流通中得到了实惠,所以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商品越来越多,产品越来越便宜。真正在中间发挥最大作用就是商人,只不过在商业流通的过程中,有些商人转做了制造和生产,有些转作资本的投资和整合。

温州的炒房团可以算得上是民间资本的抱团典型了,20年前他们每一个都还是在一个小作坊里努力着,天天都为产品的销售发愁,为开拓新市场到处奔走。

在一个底层无序的扩展当中,知识产权自然是得不到任何保证的,所以中国在那一段时间甚少有产品的革新,有的只是模仿和抄袭,但是市场的体量大,多少产品都能消化得了。

每日一读《理性乐观派》——只有一种人能改变历史。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中国经济得到一个长足发展的时候,老外受不了了,因为中国人的仿造能力的确是太强了,在价格上他们比不过了,各种势力与借口终于倒逼中国出台《知识产权法》。

这就是社会的进步见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是商品流通的效应,中国的产品走出了国门。因为有一部分商人,他的嗅觉灵敏,主动把生意做到了国外去了,国内的劳动力便宜,商品价格低廉,自然有它的竞争力。

还是里德利说的好,“大国崛起很简单,只需要一条:好好地做生意,别打扰商人做生意,政府给企业家提供很好的营商环境。它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才有的,而是自人类从诞生就有的。“也许今天的中国人都可以从这句话里面得到了启示,更加坚定我们“一带一路”的发展信心吧。

古代丝绸之路造就了一个辉煌的东方文明,今天的“一带一路“将会造福全球的人民吧。

每日一读《理性乐观派》——只有一种人能改变历史。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日一读《理性乐观派》——只有一种人能改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