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吕后的蜕变看校园暴力的“前世今生”

从吕后的蜕变看校园暴力的“前世今生”_第1张图片

(本篇文章所提到的“校园恶霸”不包括纯粹为了以大欺小、以壮欺弱、徒为取悦的熊孩子,仅为曾经受伤的孩子们代言。)

打开这篇文章,也许只是因为你的好奇,心想这两者时代相差甚远、背景相差巨大,参与的人群也完全不同,怎么会有关系。其实,两者的相似点是非常多的,尤其是两者的成因更是相似度极高。

先看吕后,一个后人谈之色变的女人。在沛县嫁给了大自己二十几岁的刘邦,虽然当时还在乡下,吕后却是乡里有名的“美白甜”,老爸基本也可以算作是地区的首富。而那时的刘邦,却仅仅是村子里的一个亭长,且不务劳作、游手好闲、流里流气,年纪又大,仅仅比秦始皇小三岁,整个人就是一个“吊丝大叔”的既视感。

“美白甜”蜕变“狠毒恶”

吕后嫁给一个“吊丝大叔”,本来是希望得到一个人的保护与宠爱,但是刘邦却依旧不该往日的习气,对吕后毫不在乎。

首先,刘邦讨厌干农活、干家务,吕后就只能替刘邦做这些事,刘邦不管不问;其次,刘邦芒砀山斩蛇起义,不顾家小,以致他们统统被抓,且那一段时期,刘邦也没考虑要去救自己的妻子,全当吕后不存在;再次,刘邦征战期间,遇到了戚姬,也就是后来的戚夫人,不顾曾经的誓言,将她带在身边,并让戚夫人成为宠妃。

这些事情让吕后的内心逐渐发生量变,终于在楚汉对峙时期,项羽抓来了刘太公和吕后,并在阵前扬言,刘邦不投降便杀了二人,以此威胁刘邦,却不见刘邦丝毫反映。这让吕后真正的意识到,自己人生的走向一直在受男人的左右,自己毫无话语权可言,这也让吕后的内心发生了最后的质变,激起了吕后对于权利和强大的渴望。

“性本善”蜕变“校园恶霸”

“人之初,性本善”是古老的传言,我也是这句话的信奉者,但校园暴力中的“校园恶霸”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笔者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小镇上,在那里上了十几年的学,那里的学校,无论是小学还是高中,打架斗殴非常频繁,有时候老人们在街上遛弯,都可以看到几个小孩在围殴另一个小孩,笔者也曾经是其中的参与者和受害者,对这些事情颇有熟悉。其实,“校园恶霸”们中的很多人,并非天生就是熊孩子,而都是因为各种原因形成的。

当时在我身边的那些“校园恶霸”们,绝大部分人都没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离异,让他们成为牺牲品;家人外出打工,让他们独自在校或者和老人一起生活。很多时候,父母对待他们,又何尝不像刘邦对待吕后一样,不管不问,不闻不理,似乎孩子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或者不想投入任何心血去培养孩子,但又要他好好学习,茁壮成长。

极端事件的出现与延续

吕后在位期间,不仅把持朝政,杀死韩信等忠臣良将,还杀死刘邦儿子四个,嫔妃多个。而在我看来,吕后“狠毒恶”的极端是发明了“人彘”这种酷刑,并将戚夫人做成“人彘”,也是从这里开始,吕后的“魔化”程度越来越深,做的错事越来越多,以至于后人谈之色变。

回头想想,戚夫人真的可怜吗?戚夫人为了争夺宠爱,多次挑衅刘邦与吕后的关系,致使吕后刚到久别的刘邦身边,刚能享享清福,就被逼回沛县,才被项羽抓住;之后,戚夫人为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王位,不惜趁刘邦重伤之际,扰乱军中,大进谗言,而不顾嫡子为先的惯例;再后来,刘邦称帝,封吕后为皇后,戚夫人却仗着刘邦对自己的宠爱,企图废后,彻底激怒了吕后。

“校园恶霸”们又何尝不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之后形成的呢?他们中的很多,曾经也是爱学习的好学生,也是家人心中的乖孩子,但是却受到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又没能得到父母或者老师们的保护,而最终通过一件极端事件让他们爆发,成为名副其实的“校园恶霸”。

不得不承认,吕后被封皇后之后,做了数不胜数的坏事、错事,包括吓坏自己的儿子,致使刘盈不久之后便去世了,但在此笔者不对吕后做出是与非的评价。但是被动形成的“校园恶霸”们,其实是值得人们关怀的,也应该通过父母和老师们的努力,减少这一部分孩子的形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吕后的蜕变看校园暴力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