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

文/1603

第一次知道费孝通先生,倒还不是因为这本《乡土中国》,而是因为其另外一部作品《江村经济》。在这部作品中,他以实地调研的方式考察了中国东部靠近上海了一个小村庄而后写就的一部具体社会的生活状况,并在第一次在世界上提出一个村庄也能发展工业经济的口号。要知道,提出这个口号的时候可是在1939年,中国正处于最艰难,城市工业基础都还停滞不前的状况。

而后,对费孝通先生的了解日渐增多,也逐渐对其学说感兴趣。再然后,发现《江村经济》不过是先生旅居一乡村考察田野写就的,但终归也还只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对于我国地域广阔的农村并不十分具有代表性。而《乡土中国》则不同,他不是对某一个具体社会的现状的描写,更多的是对中国农村的共同性特征进行提炼而后提出的概念,因而具有更加的一般性。

无论读者身处何方,在《乡土中国》这本书中,你都会很容易就找到一些自己熟悉的影子。

文中开篇就提到的乡土本色你会发现在成书距今也有八十余年,也仍不觉得陌生。一句“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就特别有深意。你会发现,这句话之所以精辟是因为即使到了今天,也仍是如此。城市里的日常生活供应仍然主要是来自农村,城里人得了空也仍然选择喜欢去乡下度假,甚至现今日益火爆对的“农家乐”也不过是对农家生活的向往罢了。

乡土的本色也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儿即使离家再远,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一定选择回到那最初的地方。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虽然在城里生活了一辈子的农村人,到老来了无论如何也要回到生他养他的乡下去的原因。“叶落归根”,正是中国人乡土本色的完美注解。

同时,费孝通先生还认为,中国的基层向来就不能算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法治社会,而更多的算是一个礼治社会。

事实确实如此,即使到了今天,尤其是中国的农村更为明显,大家会发现道德的作用很多时候远甚于法律的威严。很多人可能知法还会犯法,但却很少有人胆敢违背共同的道德约束。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睦邻友好仍然被恪守着,宗族祠堂制度虽然衰落,但是一年一度的祭祖大典程序虽然繁琐却依然坚守着,这些都是明证。

费孝通先生也并不是独立成篇的在描写这个部分,结合前后文就会发现,乡土社会的礼治也是与乡土社会的家族血缘关联和乡土本色分不开的。中国的基层构成,从来就不是随机的,要么是亲属血缘,要么是同姓家族,总会有那么一些关联在里面。这种紧密的关联关系造就了人情大于法理,再加上由于文字的不那么必要,法律的推行也就更是步步维艰。

但是,我们也得明白,法治代替礼治是必然的趋势。礼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基层的稳定以及人心的团结,但是毕竟带有原始的落后性,不符合先进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可我们也得看到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切不可搞一刀切,用强力推行法治,这样换来的可能只会是适得其反的效果。

在书中还有一个比较深刻的概念是关于“差序格局”,由于这一概念和西方社会提出的“团体格局”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因而也使得这篇文章能引起更多外国友人的关注。

在“差序格局”篇,费孝通先生提出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会形成一个逐渐向外延伸的亲疏远近的关系网络,而社会范围正是由私人联系组成的网络。根据文中观点,在“差序格局”下,人们都是有私心,各人自扫门前雪。但我们也得辩证的看待“差序格局”,和西方社会提出的“团体格局”具有鲜明的界限不同的是,“差序格局”界限并不是那么的明显,站到不同的角度去看,或许就会发现身处不同格局之中,比如站在国家、民族、家庭、个人的不同角度,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格局”。所以,我们也不能就一味的认为中国人就全部都是自私的。

我们也地看到,“差序格局 ”虽然具有内在性和外含行,但也并不是毫无原则的,这种圈子的张力越往外显得越弱,正如文中直言“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

在如今城市化的浪潮下,原有的基层乡土道德正在被侵蚀,熟人社会正在转变成一个陌生人的社会。那么,中国究竟该往何处去,我们就不得不未雨绸缪早作思考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土中国》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