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观点|产品思维:迭代前你需要搞清楚自己的“内核”!


Sunday|观点|产品思维:迭代前你需要搞清楚自己的“内核”!_第1张图片

最早接触“迭代”,是几年前从古典老师的“mvp”开始的,他从职业规划角度出发,主张做职业规划要从最小可实施的原型开始,小步快跑,稳步进步。

mvp的原意,是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最有价值球员奖。

在产品思维领域,MVP指的是“最小可实行产品”,是 Eric Ries 在《精益创业》中关于「精益创业」(Lean Startup)的核心思想,意思是用最快、最简明的方式建立一个可用的产品原型,通过这个最简单的原型来测试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预期,并通过不断的快速迭代来修正产品,最终适应市场需求。

听梁宁的产品思维课,她说做产品,要从一个最好的内核开始,一个一个动作地持续迭代和一次一次微小的选择,就会成就你的产品,以及你的人生。

想起2014年、2015年刚有app时,运营过一款运动健康类的app,当时不太理解boss为什么在有些基础功能尚不稳定的情况下,就匆忙推出市场,导致bug层出不穷,加之产品经理不懂b端客户的需求,上海人民不懂又红又专的帝都国企客户,作为前端直接接触客户的一线人员,真真是苦不堪言。那时候每次解决大的BUG的方法,似乎都是版本升级迭代,我们最期待迭代,也最怕迭代,因为迭代能解决客户问题,也因为迭代之后的新版本有可能会在基础功能上都满足不了,问题会更加难以收拾。

现在想来,原因主要是产品的内核不够强大,而且过于心急,以及沟通不畅几个方面。

关于心急,后来才觉得是合理的,2016年初,在帝都大红门参加了一个论坛,几乎每一家公司都在做app,那时我才明白BOSS为啥那么着急推出市场,想要迅速占领市场,互联网时代拼速度,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更加注重效率,而我们所做的EAP项目,也算是搭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列车,成为国内EAP行业的引领者角色。

好的内核是什么样的呢?梁宁说产品有5层,最外层是感知层,再往里依次是角色架构层、资源结构层、能力圈和内核,对于一个人来说,内核就是他的存在感,而一个产品的内核,也要直指人心,怎样才能直指人心?就是要简单、直接、切中要点,要对“我只要做强哪个点,用户就必然买单”有把握。


在开始迭代之前,你需要搞清楚自己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你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和价值到底是什么?

这才是最底层的逻辑和动力,有的人一辈子没有觉醒,只为了活而活,活得简单;有的人到了很大年纪才开始觉醒,活得潇洒;也有人的年纪轻轻就已觉醒,活得畅快。

有的人自然而然地觉醒,有人经历大的挫折事件后觉醒,也有人的人通过心理上的“死亡”觉醒。

我天然对第三种人更感兴趣(不是喜欢励志,我讨厌所有的大道理和励志的东西,只有自己真正做到的,才有说服力,说别人的道理,相当于炒冷饭,炒的自相矛盾,一点都不好玩),因为他们能够获得深邃通透的视角去重新解读生命,这也是为什么我把胡歌当成男神的原因。

昨晚看张展晖老师的《掌控》,说到他最终选择做精力管理作为终身事业,在那之前的大学期间,他也有过人生毫无意义的虚无感,甚至想结束生命,想来好像很多人都有这样类似的经历,或早或晚,重生过后的我们,虽然还带着一点“后遗症”,但确实获得了一些不一样的视角。


根据内核所设计的第一个版本的产品,就像一个吸引用户进来的入口,就像一篇文章的标题,再往大了点看,就像吸引你看完前几行的那1-3个重要的点,所以写宣传文章时,我们可以尝试只抓住1-2个受众最关心的点,吸引他们继续读下去,然后给解决方案。


重新审视一下自己这个“产品”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Sunday|观点|产品思维:迭代前你需要搞清楚自己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