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传统礼仪

今以广东粤东客家文化为例,和大家一起说说茶、烟、酒、饭的传统礼仪。因各地风俗不同、人文差异,如有异见,还盼大家指正,共同传承。


有客临门,首先当是上座上茶。

客家人早年家家户户都种一两分地的“细茶”,这“细茶”是专门用来招呼客人的。因为这种茶采收和炒制起来极费功夫,每家存留的数量也极为有限,相对茶香回甘润喉来说,也是绿茶之上品。在客家地区,走亲访戚,能够喝上一壶“细茶”,那尽可享受被视为贵宾感觉。

自家平时饮用则没这么讲究了,通常是“大叶茶”,甚至“好茶婆”类似今时的铁观音,只是制茶工艺有区别。且冲泡的茶壶也大号的,这基于客家人多处山区,出外耕种相对偏远,以冲好待饮,农耕回到可以大口大口地解渴。

说到斟茶倒水,现冲“细茶”小杯倒2/3杯。接着斟茶有讲究:先斟给自己,然后依次到最尊的客人最后斟。其意有二:因为客已落座,要尽快上茶,快,又要把握绿茶的冲泡时间点。所以①先倒自己的,那茶味还完全出味;②绿茶冲泡和饮用温度,是80.度为宜,这样一来,斟到最尊贵的客人那杯时,茶温茶味茶色恰好。


递烟敬烟也有礼仪。现在有许多小年轻,有人递烟过来,伸手“两指一夹”往嘴一送,自觉蛮潇洒,不以为然!殊不知有讲究:

首先是敬烟,怎么递?

常见①是主动抽出两根或三根,拔开成“⺌”形,躬身往前,正视对方,笑脸提示,一句“抽烟”。这种通常是面对尊长。②是抛出烟盒里的三几支烟,烟咀向着客人,由客人选择抽取。这种通常是初交朋友间。③是抛递,大家常用,也懂。这种通常在比较熟悉的朋友间。

其次是接烟,怎么接?

相对第①种,如果真正尊长于对方,可以相对随性接拿任何一支烟;如果平辈或表示相互尊敬,则取三根当中中间的那一根,表示不自负也不自贬(注:3根,最近自己的为最敬,中间次之,最里那根再次)。如是对方抽两根的,则取里面一根。

相对第②种,对方抛出几支,烟咀向着我们,意思是初次相识,自己拿不经手指捏拿烟咀——干净。那么这时候接烟,要把抛出最外面的那支,往回推进烟盒,取其次那根,表示不露锋芒,平等相待。

相对第③种,大用多言。但还是要观察,对方是不是最后一根烟,如果是,朋友抛来,这根烟还得递回去。抽烟的都知道,最后一根给了你,绝对老友,既然是老友,你不用夺人所好。这个互相尊敬!


酒逢知己千杯少;叔侄不同饮;酒桌识人……中国的白酒文化,千言难尽。这~相对题的“半”和“满”浅表一二:

相对茶,斟茶,则后斟敬人,倒至两分;倒酒,则前倒为敬,酒满敬人。按客家风俗来说,倒满表示宾客大人大量,“能”有海量,且酒文化相对传承完整,此不累缀。


一日三餐,本来比酒文化更易传承,但可能是正因为“常”,所以容易遗失。

尤其是小孩,我们需要从小教育,妈妈在厨房炒菜期间,就要留心和评估妈妈还要多久时间,完成全部出品。待到差不多的时候,要主动收拾餐桌,拿碗盛饭,端菜上桌,摆放筷子,并且提醒多碗不多筷。这样一来培养小孩的观察习惯,二来是主动力所能及帮办家务。

说到盛饭,“半碗”在客家地区,也不完全符合风俗,应该是“齐碗”,也叫“平碗”,即系盛至与碗缘相平。其意有三:①是这样方便宾客进餐时,方便放菜于碗内;②第一碗饭通常比较热,客人进食也不方便;③是第一盛饭“满顶”是极其不礼貌,有当客人“饿鬼”、缺食少粮没饭食的“乞丐”之嫌。

再说说添饭,还是要提及小孩教育方面,小孩同桌进餐,首先在选座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坐在方便帮客人添饭的位置,其实要在过程留意客人用餐进度,及时主动帮客人添饭。

添饭盛饭时又得注意了,如客人主动说明的,按客人意愿,这种情况通常是添半碗为宜。因为客人知道你的盛量是“平碗”,他既然有要求“不要太多”就是相对“平碗”太多了。如果客人没有量的要求的,那就继续“平碗”的量添盛,记住:递饭要双手,手指不能扣入碗的内壁。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中华传统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