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在田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光鲜的好莱坞也不例外。曾经盛极一时的米高梅、环球、华纳、派拉蒙还有20世纪福克斯,或大或小、或多或少都难逃此劫,但创建之初只是好莱坞 “轻量级选手”的迪士尼兄弟制片厂,却依靠自己的稳健和精明,一次次躲过并购,并反过来通过并购将自己的体魄壮大起来。
从米老鼠变成大象
1923年迪士尼兄弟成立他们的工作室时,总资金不过3200美元。如果说当初的工作室只是只瘦瘦小小的米老鼠,那如今的迪士尼就是大象了。
追溯90多年发展史,迪士尼也经历了一次次收购危机,能死里逃生,个中奥妙是,总有新“热点”成了救命稻草。1928年,环球影业拿走他们的“奥斯华幸运兔”,迪士尼险些因“无米下锅”被并购;第二年,华特两兄弟就推出了经典的米老鼠;后来迪士尼因资金链断裂差点破产,再次起死回生,是凭借白雪公主剧场版的大卖。
1984年,金融大鳄斯坦伯格看中迪士尼,他先不动声色收购了12%的迪士尼股权,然后放出风声,说自己将以每股4.22美元的价格收购37%的迪士尼股权。如此他将持股49%,成为迪士尼第一大股东。
迪士尼董事会召开紧急会议,启动了“债务毒丸式”反并购方案。他们高调宣布,以贷款20亿美元的代价,吃下一家智能公司和一家贺卡制作公司。迪士尼成了一颗负债率极高的“毒丸”,但股价“嗖嗖”往上走——他们正是要以此为诱饵,让斯坦伯格抛股变现。这一次,迪士尼赌赢了,斯坦伯格垂涎从2美元飙升至4.84美元的股价,将所持股份全部抛售变现,净赚了3350万美元。因为市场动荡,股民纷纷跟风抛售,迪士尼股价从4.25美元“秒跌”至2.875美元,最后不得不两次重组董事会,但也躲过了被买走的危险——迪士尼使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狠招,才逃过这一劫。
危机后第二年,迪士尼开始在电视台循环播放卡通片,付费收看,由此开辟电视卡通时代。如今这也成为迪士尼最主要的营利渠道。
稳健的“舵手”
迪士尼一次次成功脱身的第二个原因是,在历代CEO的精心策划下,公司始终保持稳健、保守的操作风格,谨守负债率不超过5%的“黄金线”。
华特·迪士尼是个充满冒险精神的人,但他却有个“小心驶得万年船”的哥哥罗伊·迪士尼。罗伊是一名典型的美国西部保守派商人:支持共和党,信仰公理会。罗伊的经营理念是,先立于不败之地,再求进取。
迪士尼创立最初,华特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动不动就要重拍,成本经常失控,30年代末拍《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时更是穷到抵押了片场。据说最后审片时,华特发现在王子亲吻白雪公主的场景,镜头轻微晃了一下,要重新制作整段。罗伊一声“就让他晃吧,反正休想让我增加预算”,才打住了华特的念头。此后直到1966年华特逝世,两兄弟常常为预算吵得不可开交。不过大多数时候,结果都是,华特一肚子不高兴勉强从了罗伊。迪士尼在兄弟俩一次次“死磕”中,熬过了“二战”前后的艰难时光。
死守“黄金线”的扩张
迪士尼的扩张始于上世纪80年代。时任CEO迈克尔·艾斯纳被认为是这一时期最关键的人物,他推出“迪斯尼十年”计划,希望公司开拓新的主营业务,并购更多传媒和娱乐企业。不过后来艾斯纳因为迪士尼高层的权力斗争,辞去了CEO的职位,“迪斯尼十年”也被搁置。
至今人们津津乐道的迪士尼大手笔收购,则是在“艾格时代”完成的。2005年,罗伯特·艾格接任艾斯纳掌舵迪士尼,也继承了他的扩张理念。
艾格刚接任时,不少人嘲笑他只是旧上司的助手,没有魄力,甚至有些刻板。艾格对风言风语一笑置之,他带着迪士尼继续扩张:工作室缺乏创造力,他就在2006年以74亿美元从乔布斯手中买下皮克斯;真人电影太弱,于是在2009年出资43亿美元收下创造超级英雄的漫威娱乐;英雄电影看腻了,2012年又通过股权置换加现金的灵活方式并购卢卡斯影业……
不停地买买买,艾格用资本运作的方式为迪士尼装上了创造力——漫威被买下5年后,旗下《银河护卫队》和《美国队长:冬日战士》成为迪士尼票房最好的两部电影,占据了迪士尼当年北美票房收入的36%。而通过收购,迪士尼股价在10年间上涨了80%。
当然,这些“冒险”收购都经过了深思熟虑。“迪士尼的业务拓展一直基于十分严谨的数据和市场分析,海外投资也好,公司并购和产品购买也好,一定有战略和市场考量。这个过程会给人造成一种保守的感觉,其实是基于最大化的科学分析和判断。从罗伊开始,有意或者无意,公司的发展就是这么传承的。” 迪士尼中国事务原高级副总裁唐军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美国娱乐圈的并购大潮中,迪士尼“保守”的CEO们懂得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取得平衡。2015年迪士尼总收入525亿美元,超过中国“BAT”三家公司的总和,净利润147亿美元。